外星生命不一定是人形,或许存在无形的外星人,甚至有硅基生命!

生命是很容易辨认的,生物能移动、生长、进食、排泄、繁殖等。很简单,在生物学中,研究人员经常用首字母缩写“MRSGREN”来描述它。它代表运动、呼吸、敏感、生长、繁殖、排泄和营养。但是,英国第一位宇航员、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化学家海伦·沙曼却表示:我们中间可能生活着无法发现的外星生命,那这怎么可能呢?

虽然生命可能很容易辨认,但它实际上是出了名的难以定义,如果不是几千年的话,科学家和哲学家已经争论了几个世纪。例如,3D打印机可以自我复制,但我们不会称其为活的。另一方面,骡子是出了名的不育,但我们也不会说它不是活的。没有人会同意,关于生命是什么,有100多种定义。另一种,但不完美的方法是将生命描述为“一个能够进行达尔文进化自给自足的化学系统”,这适用于我们想要描述的许多情况。

▲博科园|专为你精挑细选科学系列产品而生(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航天、太空、科普等涵盖20大科学系列)。

当涉及到在太空中寻找生命时,缺乏清晰度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除了“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之外,不能给生命下定义。这意味着我们真的把自己限制在以地心为中心,甚至可能是以人类为中心关于生命是什么样子的想法中。

当我们想到外星人时,经常会联想到一个类人生物,但是我们正在寻找的外星智能生命不一定是人形。生命,但不是我们所知道的,沙曼表示她相信外星人的存在,“没有两种办法”。此外,她想知道:这些智能生命会像你和我一样,由碳和氮组成吗?也许不会。有可能它们现在就在这里,而我们只是看不见它们而已。

那为什么还没找到呢?

这样的生命将存在于“阴影生物圈”中,指的不是幽灵领域,而是可能具有不同生物化学未被发现的生物。这意味着我们无法研究甚至注意到它们,因为它们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假设它存在,这样的阴影生物圈很可能很微小。目前研究微观世界的方法有限,因为只有一小部分微生物可以在实验室培养。这可能意味着可能确实有许多我们还没有发现的生命形式。现在确实有能力对不可培养的微生物菌株DNA进行排序,但这只能检测到我们所知含有DNA的生命。

或许存在硅基生命

然而,如果我们发现这样的生物圈,还不清楚我们是否应该称它为外星人。这取决于我们指的是“外星起源”,还是仅仅是“陌生的”。另一种生物化学的流行想法是基于硅而不是碳基生命(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地球万物生命),即使从地心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大约90%的地球是由硅、铁、镁和氧组成。这意味着有很多东西可以用来构造潜在的生命。硅类似于碳,它有四个电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键。

但硅的质量更大,有14个质子(质子与中子组成原子核),而碳核只有6个质子。虽然碳可以形成很强的双键和三键,形成对许多功能和有用的长链,如建造细胞壁,但对硅来说要困难得多。它很难形成强键,所以长链分子的稳定性要差得多。更重要的是,常见的硅化合物,如二氧化硅(或二氧化硅),在地面温度下通常是固态的,不溶于水。例如,将这与高度溶解的二氧化碳进行比较,会发现碳更具弹性,提供了更多的分子可能性。

地球上的生命从根本上不同于地球主体组成。反对“硅基阴影生物圈”的另一个论点是:太多的硅被锁在岩石中。事实上,地球上生命的化学成分与太阳化学成分大致相关,生物中98%的原子由氢、氧和碳组成。因此,如果这里有可行的硅生命形式,它们可能已经在其他地方进化了。也就是说,有观点支持地球上以硅为基础的生命,大自然是适应性强的。几年前,加州理工大学科学家设法培育出一种细菌蛋白,它与硅产生了联系——实质上是让硅“活”了。

因此,尽管与碳相比,硅是不灵活的,但它或许可以找到方法组装成有生命的有机体,潜在地包括碳。当谈到太空中的其他地方,比如土星的卫星土卫六或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行星时,我们当然不能排除硅基生命的可能性。为了找到它,必须想办法跳出陆地生物学的框框,找出识别从根本上不同于碳基形式的生命形式方法。已经有很多实验测试了这些替代生物化学,比如加州理工大学的实验。不管许多人相信宇宙中其他地方存在生命,但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

因此,重要的是要认为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无论它的大小、数量或位置如何。地球支持着宇宙中唯一已知的生命。因此,无论太阳系或宇宙中其他地方的生命可能是什么形式,我们都必须确保保护它不受有害污染,无论是地球生命还是外星生命。那么外星人会在我们中间吗?我不相信有一种生命形式造访过我们,这种生命形式拥有穿越浩瀚太空的技术。但我们确实有证据表明,形成生命的碳基分子是通过陨石到达地球,所以证据当然不能排除更多不熟悉的生命形式同样的可能性。

博科园|文:Samantha Rolfe/The Conversation博科园|科学、科技、科研、科普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博科园

▼还有“科学圈”邀你加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