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在美国做小手术,要等6个月,花6万块,这个宁波姑娘痛得跑回中国

日期: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收集编辑:中国

最近一则中国姑娘在美国突发疾病的新闻,暴露出国外看病难的问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国人经常抱怨的中国医疗问题,根本就不算事儿。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朗博

探究东西文化,洞察差异化的世界

人生在世,谁能不生老病死?谁又能离开医院?

医疗是关系百姓民生的大问题。

国内有些人吐槽“看病难”、“看病贵”,对医院服务不太满意,这些年医患矛盾也十分突出。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先来看看最近一个中国留学生的经历。

01.

回到中国看病

前段时间,在美国留学的宁波姑娘小伊痛得死去活来,她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炎复发了。

这要是在国内,除掉胆结石可是小手术,但是美国的医疗费用太高,她只能强忍一个月。

实在忍不下去了,找了一家私人诊所,但诊所只抽血,不做其他检查。

她只能到一个较大的社区私人诊所做了B超,诊所告诉她两天以后来看检查结果。但两天以后依旧没有消息。

她又来到一家医疗机构看急诊,却被告知7个小时才会有医生接诊。可是5天过去了,依旧没有结果。

最后痛得受不了的她,到一家私人诊所,花了100美金,加急拍了B超,医生建议,胆囊颈有个结石,需要手术取出。

小伊想预约专业手术医生,但得到的答复是:要等上4个月,手术费6万人民币。虽然小伊每年医疗保险要交2000美金,但这个手术却无法报销。

可怜的姑娘只能打电话与家人商量,最后,父母让她回国治疗。

4月30日,小伊回国,立刻住进了父母预定的医院。5月2日,做了手术,只花了30分钟。6个小时就可以下床。3天以后就出院了。

这时候,小伊才觉得中国的医生如此可爱可敬。

不到国外,你体会不到真正的看病难、看病贵。

那么在美国,看病费用到底有多贵呢?

02.

国外的医疗费用有多贵!

2016年4月,中国的黄先生和太太到美国旧金山游玩时,上吐下泻,于是来到美国一家医院的Emergency Room(急诊室)。

挂号以后,等了一段时间,医生看了,说他是急性肠炎,要住院观察。待了一夜,第二天拿点药就出院了,结果医院账单是2万美金!

一个拉肚子就花了十多万人民币!

当然,这样的费用不是针对于中国人的,美国民众对医疗费也很头疼。

《留美三人行》节目曾在美国街头就医疗费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美国人民对高昂的医疗费表示无奈。

用一次救护车就要上千美金,难怪一个女留学生晕倒前说:“别叫救护车!”

视频中,美国人民对此很不满意。

这位大叔儿子病了,没有保险,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最后视频列举了美国看病的一些花费。

据美国人口调查局数据显示 :2016年,美国有4990万人没有参加任何医疗保险,占总人口的16.3%。如果这些人得病了,真看不起。

就算是买了医疗保险,但个人还要承担全部医疗费用的30%,这仍然是一笔巨额开支。

一病回到解放前。

说起这些来,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全是泪,最好在美国不要得病,得病了也不要去看急诊。

而世界上,中国人的医疗卫生支出费用是相对低的。

03.

在国外看病有多难

2015年,国内著名影星李冰冰在澳大利亚拍戏,高烧16天竟无法确诊,输液时还被护士扎出了血。

李冰冰晒出在国外生病住院的照片,床上有一大片血迹

最后,她辗转回国治疗才康复。她在微博发布长文《澳囧经历,看病也得因地制宜,点赞祖国医护,让我满血复活》。

从此事来看,国外医生的治病效率真是有点低了。

而在英国看病,更叫人哭笑不得!

相对美国人来说,英国实行国民医疗保健服务(NHS),只要购买了NHS服务,看病基本不花钱。

这看起来是很美好,但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英国当地流行这样一句话:没大病的没等到见医生,病就好了;有大病的没等到被治疗,人就没了。

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客观地说明英国人看病的效率非常低。

在英国看病一般采取预约制,除了只有急症能在第一时间被受理,都需要预约。

在英国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Melody,她回忆说,一次她觉得腹部疼痛难忍,于是预约了一个全科医生(GP)。但3天后才见到医生。

医生做了例行检查以后,开了一些止疼药就她让回去。

Melody想预约别的医院做全身体检,但医院拒绝了她的请求,说是“若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NHS没有义务提供全身常规健康检查”。

直到放春假,她才回国做了一次全面体检。

Melody说:“即便是个小病,经过前前后后的预约和检查,可能也要拖一两个月才能获知病因。更麻烦的是,刻板严谨的英国人坚持一次预约只能看一种病,而门诊医生不分专业,直到病人做完各种检查,才会进一步通知专业医生来诊断。在就诊初期,医生开得最多的就是止疼药,这对病人来说只是减轻疼痛而已,无法缓解病情。”

英国的NHS实行分级医疗:一级医疗机构是各个社区的全科医疗诊所;二级为综合医院,负责急诊、大病;三级为教学医院,负责急救以及疑难重症。病人不可越级求治,没有全科医生的允许,不能转院治疗。

像Melody这样,如果不是特急的大病,只能漫长地等待了。

2017年,英国《卫生服务杂志》季刊中《国民保健制度改善》显示,未来两年内,排队等待看病的患者将达到550万人。2019年前将有80万患者需要等待至少4个月才能接受手术。

在NHS架构下,如果你得了病,将在18周内得到安排。(天哪,要等待4个半月!)

去年3月,国民保健制度英格兰地区负责人西蒙·史蒂文斯宣布:“为照顾其他优先项目的资金需求,将不再执行确保92%的患者在18周内获得治疗的候诊时间表。”也就是说,候诊时间要比4个月还要长。

这才是真正的看病难。

如果你等不及,可以去私人医疗机构,那么费用就高了,光诊费就600镑(约6000元人民币),做一次B超检查1000镑(约10000元人民币)。

想要在英国及时地看上病,要么你很有钱,要么就去买高额的商业医疗保险。

总之,还是需要钱。

英国伦敦,人们上街示威抗议政府医疗改革

再此,《世界华人周刊》提醒您:到国外留学或旅游,请做好看病难、看病贵的心理准备。

《2017中国游客海外医疗保险报告》指出,医疗风险已是中国游客出境游的主要风险之一。为了您的健康,请选择好商业医疗保险。

04.

中国医生的处境

在国内,治疗服务费用远远低于美国。

中国医生收入也远远低于美国及其他外国医生。

让人痛心的是,医患关系给医生造成的心理压力过大。

这样的处境,造成了医生流失。

2017年《柳叶刀》杂志研究指出,中国2005—2015年,其中25—34岁医生的比例从31.3%降至22.6%,60岁以上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11.6%。

今年年初,中国天津、重庆、广州等大城市的医院儿科前面都排起长队,儿科医生已经严重不足。

让儿医跳槽的原因,不仅是高负荷的工作,更是家长不理解、指责,甚至谩骂。

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儿科大夫越来越少,家长带孩子看病越来越难。

从中国儿科医生急缺来看,医生与患者互不信任,最后受到伤害的是整个社会群体。

平心而论,在中国看病,不像美英等国家需要长时间等待,不用动辄就支付巨额费用。

如果国外医院的情况发生在中国,恐怕又会有很多“医闹”。

但是在国外,这招就吃不开了。

2015年11月,一对中国夫妻带孩子去美国看病,发生争执。

于是他们按中国方法开始医闹,用手抓住护士。可是警察来了,用枪托把中国男子的手臂砸断。不仅如此,警方还起诉打人者二级谋杀,被遣送回国,20年内不能进美国。

打人者的老婆找护士私了,被美国警方得知后,立即逮捕,遣送回国。

这样一比,在中国看病就幸福多了。

但是,中国的很多医生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医患纠纷不断……

难怪中国医生感慨:天下最难的职业就是在中国当医生!

也许,只有走出国门时候得病的时候,才能深刻体会。

相关阅读

  • 中国重启出境游,多国热情欢迎中国游客

  • 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移民管理优化政策措施正式实施。中国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本着试点先行原则,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全球旅游业市
  • 索尼官微被处理

  • 1月4日晚认证为“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官方微博”的账号@索尼中国被禁言其账号页面则显示“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该用户目前处于禁言状态”别有用心的设计绝非巧合有网友指出2022
  • 1月10日起,恢复开放!最新预约须知→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将于1月10日(周二)起恢复开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开馆公告尊敬的观众朋友们:我馆将于2023年1月10日(周二)起恢复开放,我们将坚持“预约、限流
  • 美媒:美军舰去年穿过台海次数降至四年来最低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媒数据显示,去年一年,美军舰穿过台湾海峡的次数,降到4年来最低。  据美国彭博社7日报道,美国第七舰队去年共派出9艘军舰通过台湾海峡。最近一次是

热门文章

  • OPPO k1的低价高配真实么?网友:不看不知道

  • 近日OPPO一款新机OPPO k1,摒弃了高价低配,就连自家老大哥r17都要怼一下。更是放弃了请代言人,以往的OPPO手机还没出来,各路流量小生,花样美男的代言就先来了。还有线下销售人员的
  • 一招教你手机无限制成为一台新设备

  • 大家平时用手机去注册app,肯定会遇到检测设备异常,交易关闭,等问题 这个都是手机已经不止1-2次注册过此app,不断更换手机仅是一个暂时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手机总归会用完
  • 从零开始如何开网店

  •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购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购物方式了。网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涉足电商事业,那

最新文章

  • 联合国秘书长也谴责了

  • 古特雷斯谴责冲击巴西政府机构的行为 当地时间1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谴责对巴西政府机构的冲击行为。他强调,巴西人民的意愿以及民主机构必须得到尊重
  • 2023年传媒业内容生产创新展望

  • 作者:王佳航(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白映雪(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1期2022年对中国传媒业而言颇为重要,取得诸多发展
  • 九江春运加开旅客列车65趟,预计发送141.8万人次

  • 九江新闻网讯(代建力 桂传芳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沽玥)2023年春运自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为期40天。根据车票预售情况和大数据分析预测,2023年春运,九江车务段预计发送旅
  • 厦门13家医院开设“阳康”门诊

  • 导报讯(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张从云 江昌铭)明明核酸检测已经转阴了,但还是觉得很累,咳嗽、喘气、乏力、失眠……在“阳康”后,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仍有不舒服的症状。近日,厦门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