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考虑以后怎么还人情”……科研项目评审何时不再考验关系网?

摘要:去年,《中国青年报》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就显示,46%的青年科研人员认为最大压力来自跑经费、争项目,而且“科学家不是在写单子、争项目,就是在跑关系、争项目的路上”。

时值年中,不少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陆续启动。不过,有媒体调查发现,近年来,在一些评审工作中“打招呼”“做工作”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情评审”“谁不打招呼谁就会吃亏”歪风盛行之下,不少学者专家只能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与学术无关的事情。

按理说,严肃的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工作本不该受到外界干扰,评审专家也应当保持独立、客观。但当前“人情”等非学术类因素的干扰,不仅影响了项目评审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也阻碍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了避免“人情评审”以及“打招呼”对评审工作的直接干预,近年来,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咨询、评审和验收专家库;建立专家库随机抽取、定期轮换、涉嫌回避和专家信誉制度;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建立独立的评估制度等。重拳治理之下,效果逐渐显现,评审的风气也不断好转。不过,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人情”等非学术因素对评审工作仍有干扰,甚至还出现新花样。

据调查,过去常见的拿着礼品“公关”评审专家的现象,如今已不多见,现在更多是通过“拼关系”“靠人情”来“打招呼”。申报者也更加“有的放矢”,直接通过单位领导、老专家、院士等给评委做工作——当然,这些领导也没有多少拒绝的动力,毕竟只有获得项目和人才等“帽子”,才意味着个人和单位有政绩、有资源、有地位。而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当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出面“打招呼”“做工作”时,多多少少会影响到评审专家以及评审结果。

当然,“招呼”并不会白打。“打招呼”说到底是一种“人情变现”,不管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身利益,“卖”的都是面子,“欠”的也都是人情。到头来,还是要有所归还。就有一位每月都要收到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打招呼”请求的“一把手”曾无奈表示,“甚至要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考虑以后怎么还人情”。

相较于以往,“人情评审”虽然仅仅是“打招呼”“做工作”,似乎没有赤裸裸的物质利益交换,但带来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去年,《中国青年报》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就显示,46%的青年科研人员认为最大压力来自跑经费、争项目,而且“科学家不是在写单子、争项目,就是在跑关系、争项目的路上”。甚至还让一些年轻科研人员产生“不打招呼就觉得是不重视、不尊敬”“下次我也找人”的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而如果任由这种恶性循环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形成一种间接、隐蔽的“你帮我,我帮你”的利益交换与平衡机制。

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打招呼”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到底是政策设计存在漏洞,还是政策的执行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恐怕值得进一步反思。而从当前多个案例来看,虽然已经建立了专家库随机抽取、定期轮换以及涉嫌回避等制度,但部分申报者依然会从一些途径得知评审专家的信息,继而采取“公关”行动。在某种程度上,这至少暴露出相应的政策设计确实存在一定的漏洞。

无论是项目申报还是人才评审,学术水平都应该成为唯一指挥棒,至于申报人的通讯录中“躺着”多少大咖,不应有什么影响——下一步政策设计的“查漏补缺”,应当以这种常识性判断作为基本的导向标准。而在目前以预防为主的政策设计外,纠错、惩戒机制的设立,也应当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比如,增加评审工作中“打招呼”等行为的违规违法成本,将评审列为保密项目,一旦有接受公关说情的行为就给予相应的惩戒;还可以把“打招呼”的双方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参加科研学术活动,或给予失信认定。

除了“打招呼”的双方以外,相关管理部门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也掌握着关键信息,知道哪个专家评什么项目,对于这样的岗位人员该如何有效约束?对此,相应的政策设计也应该即时建立与健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