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拼多多粉眼里的“拼多多消费经济体”

原标题:一名拼多多粉眼里的“拼多多消费经济体”

上市第 117 天,11 月 20 日晚,拼多多发布了截止 2018 年 9 月 30 日的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详见PingWest品玩的报道。)

外界对于拼多多模式质疑的声音从未停止过。卖假货、傍名牌、消费降级、坑用户,让黄峥成为了焦点人物。在这一百多天中,黄峥不断解释,不断传递“我们正在打假”的信念,以淘宝作为参照物,邀请企业品牌入驻,拼多多不断营造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想要做“消费经济体”。

非致命假货

网友们对拼多多相关报道的言论表达,可见他们是极其讨厌拼多多的。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网友如此讨厌拼多多?

可能就是大众对于名牌、真货的追求吧。

大众对于名牌的认知可能要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消费升级”时代。第一轮升级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当时,很多人都需要物质性商品,食品消费占比下降,自行车、电视、收音机为代表的三大件是该时期的代表性消费品。

在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中,家电行业迅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品牌和传播效应,不断通过广告等方式刺激消费者想要购买的心理,冰箱、彩电、洗衣机是该时期代表性的消费品。同时,人们从物质消费,逐渐走向服务性消费,如旅游、医疗等领域开始迅猛增长。

在这个阶段,名牌成为了当代时尚元素,海尔、海信等国产品牌让很多用户享受到了实惠和便利。

当下,我们正经历着第三轮“消费升级”,90 后消费群体正在成为主力军,差异化、表现自我的商品成为我们想要”剁手“购买选择该商品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名牌成为了很多 90 后追求时髦、炫耀的一种方式,而他们追求的是知名品牌的真品,希望以此表示自己的身份象征,而拼多多与他们的想法背道而驰。

但是名牌在消费者心目当中,真的会这么重要吗?

图片来源:Procool

我曾尝试在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里购买功能饮料,其中包含知名品牌红牛、非知名品牌乐虎、不知名品牌东鹏特饮三种,后两者可能要比红牛便宜几十元,送到家中,一口喝下去,我发现这三种饮品味道几乎没有变化。所以你说,在性价比与知名品牌选择中,买红牛一定很重要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非致命假货前提下,拼多多既满足了大众的平民消费心态,又满足了用户对于“白菜”商品的购买欲望。

双十一期间,拼多多平台通过低于官方价格出售 Apple 新品,赚足了眼球,也让拼多多平台在双十一当天,仅通过 9 个小时,GMV 就超越去年双十一全天。

“消费经济体”

2018 年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我们希望阿里未来是一家以技术驱动,与纯商业有所不同,创造商业新赛道的数字经济体。”

而这种“经济体”形态,似乎在拼多多身上实现。

如果你在 B 站搜索 “拼多多” 这三个字,就会出现超过 1000 条视频。12 元买一个高品质手机壳,100 元在拼多多可以买多少东西......

这些都是博主在拼多多购买的商品,通过视频形式进行分享,从美食到数码,再到搞笑日常,每条视频安利各种商品,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为 209.8 万,引发其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这种购买模式,与小红书有点相似,但拼多多独特的是,不费一丝一毫,消费者主动分享与传播优质低价的商品,传递新的消费习惯。

这样的消费传播模式,我暂且将其称为“消费经济体”。

与阿里的“数字经济体”不同的是,用户在拼多多平台的消费环节已经形成一个循环。

经历一百多天以后,财报数据证明着一切,黄峥心中的“消费经济体”已经实现。

在多数拼多多用户的心中,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电商平台,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消费选择,促使我可以买到更加优质低价的商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