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网络视听大会|数据化成网络视听趋势,专家解读如何用好大数据

看电视

大数据时代,网络视听行业该如何用好数据?今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网络视听数据论坛上,众多行业认识共同从数据应用和数据评估的角度,探讨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趋势。

整理 | 小狗熊

如今,数据已成为网络视听的重要生产资料,而数据应用技术和方法成为重要的生产力,数据评估成为网络视听行业正导向、助传播、扩影响的重要抓手。网络视听数据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移动化、数据化、智能化正在成为网络视听的三大趋势。

今日(11月28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以“移动优先,数据赋能”为主题的网络视听数据论坛上,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会长罗建辉、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晓虹、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总编辑赵随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阿里文娱集团大优酷事业群总编辑张丽娜、芒果TV副总裁易柯明等行业专家从数据应用和数据评估的角度,共同探讨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趋势。

以下根据嘉宾发言内容整理:罗建辉(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会长):科学完善的数据评估体制是重中之重,也是目前行业短板

随着网络视听领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网络视听数据已经展示出非常重要的价值。

网络视听处在广电行业和4G行业交叉领域,其天然具有规模化、多样性和场景化的优势,对于用户全天候使用行为跟踪获取,为网络视听业务向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智能化延伸、商业化的变现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科学完善的数据评估体制是积极推动网络视听数据与研发力度的重中之重,科学完善的数据评估不仅是网络视听发展现状的力量,更是未来发展的动力,不仅能总结过去的得与失,更能对新技术、新业务、新市场有所引领、有所推动。

目前,有不少机构对网络数据评估进行了很多有意的尝试,他们的尝试对于当下网络视听内容、用户、市场、舆论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一些市场主体通过数据造假等误导用户,扰乱市场的行为愈演愈烈,成为网络视听良好生态的搅局者和破坏者,对此,社会各界都在表示愤慨,要求坚决打击。加强网络视听数据的科学应用和评估是目前行业的短板,也是目前网络视听行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结合的通告》其中就强调,要加强收视率、点击率调查数据的使用,要坚决打击收视率点击率造假行为,要坚定节目的综合科学评价。祝燕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对未来媒体形态的两个预判,数据应用和评估直接决定创新发展走向

《广电蓝皮书》和《视听新媒体蓝皮书》是我中心年度出品的皮书,今年我们又和厦门理工大学合作推出了《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综合本年度报告的研究成果,从政府研究机构的视角,我今天和大家揭示一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发展的态势,由此再延伸到对数据评估的一些思考。

首先谈广播电视和视听媒体发展的态势。

一个是广电媒体和网络视听新媒体在共同宣传思想主阵地,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视听媒体这两年的合力越来越强,逐步形成了一个主体,共同形成舆论宣传的主力军。

再一个就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进入了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新阶段,内容产业规范化、精品化、生态化发展成为显性的趋势。

其次是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推进。

一是移动优先的战略布局取得明显成效。二是智慧融媒体建设明显提速,现在各方面都在探索。三是智慧广电也在加快实施。四是网台合作进入了深化阶段。

再次是广电媒体与视听新媒体融合传播,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网络视听机构推动网剧、网综等网络视听原创节目走出去,在政策上,对走出去这块,对广播电视还有一定的限制,有时候有一些相互对等的因素,但是在网络方面这个口开得非常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行业管理进一步的健全规范,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落实,阵地建设和管理明显加强。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制度,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手段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法制安全。

再一个就是广播影视和网络视听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这对我们互联网的建设、整顿、依法管理体制、走向成熟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前提,也为新时代网络视听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和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化,未来媒体时代正在到来。对于未来媒体的形态有两个预判:

一是移动创新、智能创新、场景创新将成为视听媒体的创新热点。第二是5G、无界面交互将带来未来媒体发展新思路、新空间、新交互。区块链这个技术有可能会带来未来媒体的引用思考,区块链对于我们解决版权贸易的问题很好的。

第二部分,对数据应用和数据评估的几点认识。现在的媒体正呈现加速向未来媒体演变的态势,本身就是基于大数据、超级计算,进而实现智化的过程。

所有的大数据,总书记说叫超级计算,或者是包括5G技术,最终它都是一个过程,最终结出来的是人工智能的果子,人工智能才是真正的划时代的产品,也是标志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的标识。

数据应用和数据评估在人工智能产生的过程中,它起到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直接决定着媒体创新发展的走向。

所以我觉得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对数据的正确应用,再一个就是要加强对数据的正确评估。

在开展媒体数据应用评估方面,我觉得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必须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高度重视大数据研究工作是进入新时代、贯彻新要求、旅行新使命的重要保障,要着眼我国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前提下,发挥大数据研发应用的基础功能,努力解决重要矛盾。

三是必须坚持正确的市场导向,要始终立足服从服务于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需要,瞄准做大做强广播影视事业产业的目标。

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要始终面向未来科技进步与发展趋势,以先进科技为基础,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不断攻克大数据研发应用的技术名门,力争站在大数据研发应用的前沿高低,切实增强大数据研发应用的前瞻性和硬道理,充分发挥大数据对广播影视发展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高晓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如何培养数据人才

今天我围绕新人才培养做一个发言。我想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不论是谈未来发展还是谈未来的媒体,其实都是让我们来承担。

今天,数据显得越来越重要,当今的数据引领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人类生活的新空间,拓展了国家的新领域,也提升了社会各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水平能力。因此,我想利用数字中国大背景来谈谈坚持正确导向,汇集多方资源、培养创新人才。

第一就是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优化数据管理。在这个数据化的时代,大到政府社会,小到人类个体,数据不仅仅是数字,也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政府资源等等。在大数据的海洋中,如何选用数据、如何管理数据、如何发挥数据,对于国家发展进步的作用变得十分重要。

第二是学会数据选择。不同的人立足不同的视角,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和评价,数据本身也是这样的,使用哪些问题、说明哪些问题,取决于人的选择,发出什么声音,取决于人的选择,客观选择数据才能真正反映方方面面真实的情况。

第三就是完善优化管理。今天,当数据具有一定的规模、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谁来统管数据,就关系到国家数据的战略。所以,国家管数据,才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科学决策和创新发展。

第二个问题我想谈谈顺应专业趋势,培养数据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把数据思维融入到教育教学,提升学生的数据素养,提高他们挖掘数据、选择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的能力呢?

有几个要点,一个是要学会引用数据。这其中,一个是要用得对,这个数据背后是立场,是态度。第二是要用得准,不能估计,差不多。三是要用得精。第四是用得巧。

第二点是要做好数据的比较。数据既是一个散点,连接起来也是一个线条,学会数据比较,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点是要生动的诠释数据。我们的优势是在于数据的诠释,要教会学生如何借助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事物。

第四就是对接前沿的需求,开展数据研究。大数据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平台,我们要更加注重用数据说话,呈现数据,比较数据,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用数据讲好故事,来做好研究。

面对新环境、新业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而且要对数据作出正确的选择,再有就是要立足优质数据平台,提升数据研究能力,用数据化的研究成果服务国家的领导和主题宣传。发现信息传播的新规律新趋势,最后是人才是核心,人才是关键,在教育教学中要以数据为抓手,减持数据导向,培养学校的有用之才。

赵随意(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总编辑):为何要把移动优先定为战略,转型关键是解决效能问题

我来讲作为媒体人对移动优先和数据赋能的认识。

首先,为什么要把移动优先定为媒体战略?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经济学就有一个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我们新闻人的第一概念是最好的,只要你是第二第三,边际效应逐渐降,所以谁把新闻发出去是边际效应最高的。

站在传播学的角度,就是创新扩散的原理,谁是第一个原理向四周扩散,第一个出来就是二四八倍增,所以我们倍增的效应,扩散的原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站在管理学的角度,就是效率优先的策略。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先入为主效应,也是第一印象和“首因效应”。

站在新闻学的角度,是最普遍最简单的,新闻的时效原则,如果新闻没有时效。

站在营销学的角度,营销学战略里面讲的是抢占先机战略,就是快一点,一定走在市场前面。

第二点,移动优先必须是要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做支撑的。我们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忧虑的一面,在大数据建设和发展要求上,我们重视不够的,媒体对数据工程师是非常缺乏的,都是委托第三方,这是制约我们个性化发展和实际性发展重要约束我们的。

第三我谈一谈我对移动优先的分析和认识。

第一个先谈一谈努力与选择的关系。如今我们面临了几个岔路口。第一个路口就是将传统的媒体内容,不加处理地照搬到移动端口和互联网端,新闻里边拆条放到移动端口就认为是移动了,这是有问题的。还有,与原媒体彻底切割,完全改头换面,颠覆性地变身。

第二个,媒体与媒介的关系。传统的媒介和新兴媒介有区别,缺算法的粘性有差距,而且,没有产业思维,只有产品思维,但是缺产业的思维。

第三个,谈一谈大屏和小屏的关系,现在移动优先还是怎么处理大屏,以鼎新的战略布局小屏,以革故策略打造大屏。

我们要重视新型传播技术的运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场景化的传播技术。

人与AI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替代,我们媒体人没有危机。AI使我们更多的人和资源投入到一线采访,撰写评论,关注深度报道,策划重大活动等工作中。

我一直长期总结的就是效能与效率的关系。效能就是战略,效率是一个策略,就是如果效能是偏的,效率又高,那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反过来说,效能是对的,这支队伍没有战斗力,干不出什么活来。

所以媒体转型关键是在于解决效能的问题,要寻找超级平台、供应链、渠道以及突破口。张丽娜(阿里文娱集团大优酷事业群总编辑):台网审核标准统一下的“三新”

前段时间整个大优酷在莆田召开了内部会议,我们在讨论我们的定位是什么。我们叫内容和技术完美融合的科技公司。我觉得当大家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刚才说的一个时代顺其自然的到来。

每个人、每个端,和内容连接的方式会越来越快,所以在技术爆发的时代,对内容的思考会非常重。

网络视听进入全新时代的时候,我们在想同样的一个标准,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现在在拥抱同样的价值观和社会的责任,但是在同一审核标准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三个三新——新故事、新视听、新知识。

很多人在问阿里进入文娱想做什么?我觉得这个本身就是技术和内容完美的结合。文娱产业,我们之前在讲产业的时候只是讲IP的孵化,其实线上线下的结合,技术会发挥它巨大的作用。

我们说到技术对内容产业升级的完美结合,原来是人找内容,但是内容怎么找到人?这就是技术导向和价值观的作用。易柯明(芒果TV副总裁):芒果TV的总价值公式

我们芒果TV有一个管理叫数据管理库。我们公司的基因,芒果TV是湖南广电的一部分,一半人是TV人,一半人是IT人,你们又叫DT人,所以注定我们要用两个字母来指代我们的职业生涯,我们承载了很大的责任,所以DT人在芒果出现有着特殊的意义。

再怎么去说数据赋能、移动优先,也一定只是这样一个基本框架的重复,那就是作为一个平台,一定会有你的数据仓库。有了这个仓库以后,你会得到各种数据原始的素材,它需要根据一个或多个算法进行计算,然后要根据这个得出一个分析的过程,最后形成数据产品,作为对公司的支撑。

运用数据的第一个关键是:人才是数据的真正中心。

选准一个人,用这个人来带动你的整个媒体平台的需求往前推进。这其中第一要让数据涵盖公司全部的产品体系和资源体系,所以就有了下面这样一句话,统一的数据管理。

第二就是数据要在整个公司的运营中扮演从战略到策略两个级别的全部的参考。第三个就是数据无论如何是以技术为支撑的。

第二个关键叫做,科学的技术叫第一运营力。

芒果TV给所有的平台产品加了“哼哈二将”,这个“哼哈二将”可以很好地保护和引领我们的产品向前发展。

左边一个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我们称为信息安全中心,信息安全中心可以让你所有内容的产品都能获得第一时间的价值观的把关,这个东西是否在价值导向上正确,它要进行排毒式的把控。这个使得你的产品一定政治上是正确的,精神价值上是正确的。

另外的右手就是数据管理部,就是我们的数据团队,按照数据魔方来演算之后,根据我们产品过去几个阶段所形成的数据呈现的经验得失来指导它应该加入哪些,我们刚才讲的政治上的和精神价值上的,这一点就可以用运营策略上和研判科学上提供较大的支撑,这样的话,整个芒果TV目前的全部运营,无论是内容的自制,内容的传播和商业的操作都有了数据为基础。

第三,主旋律也可以用数据说话。

可能很多人不会注意到你一条新闻究竟有多大的转播量,这样的忽略使得我们过去多年来的主旋律正能量的传播,较少采用数据杠杆。但是我们对于自己所极力追寻的主旋律正能量内容,采用了数据模型的评估和引领,而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我们也用了相匹配的传播策略,它是来源于我们数据的引导,所以对于现在的主旋律正能量内容,都能够用数据来进行整体说话。

最后,就是芒果TV在它的自身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经验。

两个关于芒果TV的总价值公式,第一个公式表明的是媒体的价值,它一定是你的媒体资产,媒体资产主要是内容,然后还有数据资产。数据资产的核心从本质上来看就是用户资产,你有多少用户,用户所产生的行为呈现出怎样的一种规律。

芒果TV的总价值公式是(业务+策略)×(数据+战略)。我们在公司的总平台层面赋予战略性的思考,这样的话,数据既起到了策略作用,所以数据+战略可以成为一个高于业务+策略的重要试点,这个试点用得得当的话,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乘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