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如何应对成长的烦恼 要有创新思维

原标题:科技型企业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对激发我市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难题,制约了其发展

科技型企业如何应对成长的烦恼

科技创新企业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尺。

中小型科技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的生命周期却非常短。

统计调查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2.9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也仅有7-8年,每年有近百万家企业倒闭。例如,中关村IT企业的寿命周期非常短,1-5年间,20%-30%的初创企业面临倒闭,每9分钟就有一个中关村企业倒掉。

中小型科技企业高“死亡率”原因何在?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存在哪些成长的“烦恼”?我们应该怎样面对?

融资难也是科技型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只有制定最佳融资方案,才能“输血”甚至“造血”

近年来,借助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三百”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等孵化手段,我市科技型企业迅猛发展,呈现出了“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发展新气象。

虽然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局面喜人,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成长的烦恼”。

“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不是我们大庆一地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大庆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范海波说,我市企业问题可能会更突出一些。

中小型科技企业知名度较低,企业发展所需贷款需求急、频率高,再加上科技型企业本身在新产品开发上又具有高风险的特征,银行为回避风险,大多愿意将贷款借给规模大、信誉好的大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贷款较难。

此外,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还不健全,风险投资机构亦不完善或者规模偏小。比如,我市经过多年努力,虽然有14家企业登录了“新三板”(多为中小型科技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差强人意,融资多为“一锤子买卖”,二次融资或多次融资成功的几乎没有。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研究员鲍晓慧认为,企业实际上也像生物体一样,有着明显的生命周期。通常企业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学步创业期、成长成熟期、稳定鼎盛期和衰退消亡期。而与传统的一般性企业相比较,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更短。这是因为大部分技术产品随科学研究发明和技术不断创新,更新换代变快,周期最长仅有5年左右。

中小型科技企业,必须维持比较高的技术创新频率,不间断地开发新产品或升级产品,来取代企业正处于成长期的主导科技产品,并保持充足的活力。

范海波说,其实,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级政府一直在出台新政策、新法规、新办法,力图打破怪圈,疏通瓶颈。但是对于高风险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来说,企业资本不足的现象依旧存在,所以融资方式和渠道的选择很重要。

中小型科技企业只有制定适合自己的最佳融资方案,才能利用融资手段“输血”甚至达到“造血”的功能。

鲍晓慧为此建议:首先应该预测融资收益,规划融资规模,企业融资决策的前提必须是确信融资总收益大于企业用于融资的费用和承担的风险成本,并规划好适合于企业良性发展的融资规模。

比如:我市某医药企业,投入巨额资金,投入到一个新药品的研发当中。企业对于融资规模的评估以及产品研发周期的预判都出现了问题,最终,一家非常好的连锁性医药连锁企业,在后续融资难以到位的情况下,新产品的研发也陷入了停滞。这种停滞,反过来又加重了企业融资的难度,进入恶性循环。

其次,应谨慎分析具体融资方式的特点,细致了解政府导向以及各大银行借贷利率的政策,对比本企业需求,把握决定企业融资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将企业融资成本降到最低。

此外,还应制定正确的融资期限,保证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确认融资之后,企业仍然保持经营的自主权以及发展的控制权。不少企业,引入投资之后,企业主导权旁落,最终可能导致企业发展脱离原先预定的轨道。

最后一点是还要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来准确选择融资方式,使吸人的资金恰到好处地满足企业各生长期的发展需求。

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经营能力弱,企业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生产、营销、技术等领域,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储备

“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本经营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够走多远。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很少有企业建立人员管理规划”,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牛雁翎说,人员管理规划是平衡企业人力资本供求、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核心,也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实现人力资本高效运营的基础。

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品牌影响力低、组织结构简单、人才发展空间小,这些都是企业难以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

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留人机制不完善,处于创业前期的企业,受生存压力的影响,主要精力和资源都投放到了生产、营销、技术等领域,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储备。

此外,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员工晋升的随意性大,引起了员工不满,往往是钱花了却没能取得好效果。由于留人机制不完善,内部的人才留不住,形成了不良口碑,导致外部人才也不愿意来。

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着留人难的问题。我市有6所高校,每年毕业学生近万人,但是,真正愿意留在大庆的凤毛麟角,愿意留在我市科技企业的更少!

对此问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院长张伟曾经不止一次地呼吁过,我市众多高校是科技创新人才库,科技创新企业和政府部门应最大程度留住这些智力资源,为我市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成果转化应用少、精特优品少、产业链短、市场辐射面小等问题限制了科技型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不足。目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在质量、种类、技术含量、产出规模、附加值等方面很难与大型企业匹敌。普遍存在产品科技含量低、成果转化应用少、精特优品少、产业链短、市场辐射面小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大限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此外,在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较大,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比重较小,从而影响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进一步影响了我市中小科技企业的竞争能力。

比如:我市引进了沃尔沃汽车制造、爱科农机等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所需的零配件,目前几乎全部依赖大庆以外的企业供应。我市科技企业的产品,就难以满足人家对产品品质的需求。

曾经有一个生产铸铁件的企业,想为一家企业提供辅助的铸铁配件。但是企业看了他们研制的产品之后,就没有后文了。因为这家企业的产品,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差,生产工艺也落后,根本生产不了企业所需的产品。没有哪个企业愿意等着你做产品研发,然后改进工艺,再生产出企业所需的产品,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很容易寻找到同类型产品。

这充分说明我市一些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弱,产品研发落后于市场需求,并已经影响到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

若要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以“创新思维”来化解

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如何面对发展的“烦恼”?如何才能走出具有“大庆特色”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之路?

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若要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以“创新思维”来化解。比如:创新融资渠道、创新人才机制、创新产品和技术。

从创新融资渠道这个角度,我们已经开始在试着利用“新三板”,但是,限制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新三板”融资的是我们的企业管理能力不足。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对于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而言,是一次企业管理正规化的洗礼。没有规范管理的企业运行机制,投资者是不会青睐您的企业的。

当下,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多以家族企业或合伙企业为主,在管理方式上简单粗放,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相去甚远。仅以财务管理为例,只要不够透明,资本就不会投给你,投资者必须要能够清晰地看到他投入的每一笔钱都干什么了。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中小型科技企业,财务不透明。

另外一个是间接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是以抵押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及商业承兑的方式从银行取得各种短期和长期贷款。这个融资需要创新来加以保障,比如,担保问题,是否可以考虑企业间的联保?比如:几家企业,不仅限于科技型企业,有的企业有固定资产的,与科技型企业这种没有固定资产的,以企业间的互相信任和实力联手取得发展所急需的资金也是不错的。

当然,企业还可以通过个人、合伙人、股东、校办企业“孵化器”或以预付款、分期付款的形式筹措部分资金。

这里还要说一下融资租赁,通过融资租赁公司,解决企业对生产设备的投资以及商品销售过程所需的投资。中小型科技企业初期不要做什么事情都想“四眼齐”,一些价格偏高的设备,可以考虑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最后一个就是争取政策性财政融资。依靠企业已获得的创新基金或者国家级重点课题等技术领先项目的有利条件,再争取进一步取得国家财税的优惠扶持:包括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金投入等资金的支持。

在这方面,建议企业研究好我市发布的《关于促进产业项目发展的意见》配套实施细则、《大庆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等针对中小型企业出台的扶持政策。

在留住人才方面,我市科技企业只要运用好已经成熟的留人机制就可以了。一般而言,对于高精尖人才,企业应该适当让渡出部分股权,以股权激励的方式,让人才成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

留住科技创新人才,才能考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新需要有效对接好市场需求。比如:我市有一位研究打米设备的科研人员,数次参与“企业发展月月谈”活动,他发明的设备是为了打糙米,他想融资让自己的产品实现量产。

在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组织的那次“月月谈”活动现场,几位现场专家帮他分析了市场需求,认为他的产品技术壁垒不高,别人会轻易学会并模仿,况且这类产品的市场需求过小,不适合量产,因此,投资者也不会轻易投资。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力不足,对接市场需求方面弱。中小型科技企业,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创新,还要考虑产品的市场需求,让创新更有目标。

大庆日报记者 吕瑾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