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40年!这些老物件你家还有吗?5个故事告诉你……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充分展现40年来普通家庭的生活变迁、家风传承,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从2018年8月起,河北省文明办、河北新闻网、河北文明网在全省范围内征集家风故事,通过征文、照片和微视频等形式,分享改革开放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和改变,讲述家风传承,传播正能量,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今起,

我们在征集上来的作品中

挑选部分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示,

一起看看他们家与改革开放的故事吧!

1

妈妈的油灯

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杨家庄 杨庆义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出生在唐山市丰润农村,那时家里没有电,从我记事开始,家家点油灯。妈妈的那盏油灯是一个不大的旧瓷盘,灯芯是用旧棉絮搓成的细长线团,所用的灯油更是从节省出发,几经“改朝换代”,开始用“黑油(食用油渣)”,后来用“棉籽油”,再后来用“洋油(煤油)”。由于煤油挥发快,有异味,灯就改用墨水瓶,盖上用钉子钉个眼儿,用线绳做灯芯。这些燃油的灯,不仅发光不亮,而且烟多味浓,妈妈就在灯旁放一根细铁棍,不时地用它挑灯拨灰。

就是这样一盏灯,妈妈一年四季大多数日子都不用它,只有到了一家人穿衣换季时,精打细算的妈妈才点灯干活儿。在点灯的时间上也是“卡头去尾”,非到看不见针线时才点灯,只要室内稍微见亮她就熄灯做活。不论春夏秋冬,天还不黑,就让睡觉,妈妈说:“免得点灯费油。”为什么妈妈那么“惜油如命”呢?那时,幼小的我还不能完全明白老百姓的日子是怎样的贫穷和艰苦。

如今,丰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妈妈早已作古,我也已到古稀之年,可妈妈的那盏油灯,我一直没有忘怀。往事激励后人,我要告诉子孙:你们生活在今天这个好时代,真的是很幸福,但我们这个民族勤俭的好传统却永不能丢。

2

我的书包

沙河市册井中学 张军朝

我有一个特殊的书包,至今还保存完好,不敢丢弃,也不能丢弃,因为它承载着我少年时代美好的岁月。每当我看到这个书包,少年时的时光就会一幕一幕地呈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只要父母自己能做的,都是自己动手制作,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到急需的地方。那时候,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布料都是母亲自己织的粗布。母亲给 我们缝制衣服时,裁下来的小布条、小布块,从来没有扔,而是攒了起来。母亲有时间时,便把攒的那些布条、布块拿出来,用剪子再裁剪裁剪,然后把这些小布块用缝纫机缝个边,然后把这些加工的小布块,拼接缝制到一块,做成书包,再缀个带子,可以手提,也可以挎在肩膀上。我们姊妹几个上学时背的书包,都是母亲用这些加工的小布块制作的。背上母亲做的书包上学时,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

后来,我到外地上学,后来参加工作,直到现在,我仍然保存着这个书包。虽然旧了,也不时兴,也不值钱,在他人看来,也许早应该当成废品扔了,但对我来说,却仍然无比珍贵。因为这个小书包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温暖,凝聚着母亲对我深深的爱,缝缀着母亲对我时时的叮咛,“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承载着那个艰苦的年代,母亲勤俭节约过日子的精神和乐观生活的态度。

3

一张老照片

邯郸市邱县 张志涛

这是1978年夏天我们一家在县城马头照相馆拍摄的全家福,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照相。

当年,三叔在广西当兵,来信说南方形势紧张,可能要打仗,想要一张全家像带在身上,以解思念之苦。七十年代整个社会物资匮乏,家家日子过得很紧张,农村家庭大部分温饱都没有解决。照一张相要花三四块钱,是一家子两三个月日常生活所需油盐酱醋的支出。三叔从他每月少得可怜的津贴中寄来几块钱,才有了全家聚在一起照相的机会。

我的老家离县城有七八华里路程,很少到县城来,更别说是照相了。正在村里上小学的四叔和我们俩兄妹都很兴奋,早早穿上新衣服来到县城。我和四叔穿着一模一样的跨带背心,是大姑用勾针一丝一线织出来的,在粗布衣衫的年代,这件精品我们都很珍惜。当时邱县一中叫作红旗中学,就在照相馆路南。二姑从学校带来两个馒头,我们三个孩子掰开分吃充饥,那滋味至今口齿留香。

因为钱少,只能出一张较小版面的寄给三叔。三叔在部队自行加洗放大,寄回家后,奶奶挂上框,一直挂在老屋的正墙上。三叔后来回忆说,这张合影他一直装在贴身的衣兜里,想家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是这张照片给他带来了家庭的温暖,鼓励着他迈出国门,勇敢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是这张照片护佑他躲过了枪林弹雨,平安归来。三叔复员回村后,因为没有当上军官而愧疚。记得爷爷说,你能平安回来就很好,一没有牺牲在战场上,二没有缺胳膊少腿,回来就好,踏踏实实过日子吧。爷爷奶奶都是一生劳作在农村的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更谈不上家规家训了。但他们言传身教,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正直朴实、勤劳善良的品格,潜移默化影响我们后辈人。

4

缝纫机•念想

唐山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贾平平

现在婆婆家还摆放着一台老式脚踏缝纫机,虽然它快40岁了,仍没有退休,偶尔婆婆还会用它做几双鞋垫。

说起这台缝纫机,那还真是婆婆年轻时的“宝贝”。她十几岁的时候,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裁缝,成为一名手艺人。但她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没有能力送她去学裁缝,拥有一台缝纫机便成了她20岁以前最大的梦想。20世纪70年代末,虽说当时结婚流行置办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但对于她这样一个农村姑娘来说,那只是一种奢想。

就在她和公公结婚后不久,传来了改革开放、包产到户的好消息,老两口开始铆足了干劲地开地、挖井、种树。没过几年,盖了新房,添置了新家具,最重要的是,老两口购买了一个当时的“大件”——缝纫机。

没学过裁剪的婆婆就在沙子地里练习画尺寸、画样子,之后再用布做试验练习剪裁。后来,婆婆做的衣服越来越受到大家认可,陆陆续续开始有人来找她做衣服。那时候,村里也没有正儿八经的裁缝,但凡有人结婚,都会来找她做成亲那天穿的新衣。

现在,缝纫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少,婆婆的眼睛也花了,往缝纫机针眼上穿个线都变得困难。她常常想起儿子小时候坐在缝纫机旁边,眼巴巴地等着为他做的新衣裳,然后穿着它雀跃地跑出家门找小伙伴们炫耀。缝纫机不仅是以前生活中的好助手,也是老一辈人曾经寄托梦想的老物件。眼前的这台缝纫机,我将把它作为一个念想,好好珍藏。

5

一件白衬衣

衡水 刘善民

这件衬衣是1962年爷爷在天津的一个朋友送的。短袖,丝绸,暗花,白色中略含一点米黄,质地款式高档优良。当时,出于礼貌爷爷从天津穿到饶阳,只在身上挂了一天。爷爷说,庄稼人,穿这么好的衣服怎么下地?于是,放到柜子里再没动过。

有一年,父亲陪奶奶去天津看病,将这件白衬衣从柜子里找了出来,穿了一次,从天津回来就放了回去。所不同的是父亲穿着它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我上初中那一年,学校组织文艺节目汇演。汇演当天,要求我们都穿白衬衣,蓝裤子。母亲从柜子里请出这件传家宝,我一试,又肥又大。母亲说,下面装到裤子里,打上兜兜就看不出来了。于是,我穿着它上台演出,尽管不太合身,靓丽的款式还是令同学们羨慕不已。

汇演结束回到家,我舍不得脱,虽然穿着长裤有些热,我还是全副武装到学校转了一圈。

母亲把我唤回,让我将衬衣脱下来,认真地叠好,慢慢放回柜子里。笑着说,等你考上高中,出村上学时再穿。

1976年,大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了灾难。师生们争先恐后捐款捐物捐课本。下课后我跑回家,打开柜子,找出那件衬衣,激动得连柜门都忘了盖,就跑到教室,将衣服交到老师手里。

中午回到家,母亲两眼盯着我,手里拿着一张纸,我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心想,这顿打是跑不掉了。母亲向前拉着我的手说:“这是我写给唐山人民的慰问信,你赶快回学校,将它夹在那件衬衣里,这是咱全家的一份心意!”

历史的指针指向二十一世纪。2018年初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儿子开着车从衡水回来,一家人穿着情侣装,拎着包,楼道里传来孙子的歌声。儿子一进门就把三个精美的服装盒放在我面前。我诧异地望着他,儿子说:“昨晚奶奶给我们讲了那件老衬衣的故事。咱们现在条件好了,你们想穿什么,尽管买。我按照爷爷照片上衬衣的款式和颜色,买了三件。一件存档,教育我的儿子别忘本,另两件您换着穿。”

这时孙子捧着我父亲的老照片跑过来说:“爷爷,你看,我爸还在照片后面写了一首诗。”

我接过照片,看到背面儿子规规矩矩的钢笔字:三辈共此衣,家国系情深,举步新时代,光辉照后人。

父亲照片

儿子题字

来源:河北新闻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