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深山的安化梅城为何会有文武双庙?

卷首语

梅城往事

初到梅城,并不觉得这里有什么特别。

和湘中大多数交通要道上的小镇一样,这里喧嚣嘈杂,路边的包子铺里水汽氤氲,以拉板车为业的车夫们聚集在路口,这里弥漫着浓烈的小镇生活气息。没有红绿灯的街道上,行人与车辆经常会拥挤在一起,镇上的房子新旧杂糅,关于历史的信息,似乎已经被湮没在这滚滚红尘中了。

然而只要走过中心街区,到达小镇的边缘,一切又是另外的感觉。小镇的西南角的晨光路上,有安化一中,这让我们感到惊异,按照常规的思维,每个县城的一中必然是在县城中心区,而梅城,距离安化县城所在的东坪镇足足有一百公里的路程。

一中的存在,揭示了一段历史过往:梅城曾经就是安化的县治所在。

公元 1072 年,也就是北宋熙宁五年,对于梅城而言,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后,北宋王朝与梅山人终于达成妥协,并得以在此设立县治,县治初在洢水河东岸的东华,后又迁至现在的梅城镇,此后数百年未变。直到 1951 年的 8 月,安化县城迁往东坪镇,后来那里建起了规模巨大的柘溪水库,其实正是水源和加强战备的问题,导致了这次的县治迁移。梅城境内的洢水河流量,已不足以担负起一座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县城。

迁走的是县治,迁不走的是那段关于文化融合的大历史。在安化一中内,有文武两庙。其中文庙的历史更为悠久,基本与县治的存在同步,虽历经毁灭与重建,却从未消亡。它见证了梅山文化被纳入中华文明的历程,而 " 安化 " 一词中的 " 化 " 字,正是一种文化上的融合。没有文化上的共识,只靠武力,无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和解。文武庙位于一处,在湖南省是孤例,在全国也极为少见,一文一武,折射的是长达数千年的意识形态,而安化的教育事业,也自此起步,延绵至今。

站在梅城镇旁的笔架山上,风从远山吹来,刚烈遒劲,仿佛还带着当年梅山文化狂野不羁的自由气息,而身后就是联元塔,名字寓意 " 连中三元 ",它代表了一种对传统秩序文化的向往。往事越千年,孰是孰非,已经不再重要,兼容并包、互相吸纳的多元化共存,也许才是人间正道。

文 / 常立军

▲安化一中内的文庙(右)武庙建筑群,是省内唯一文武庙同处一地的古建群落,它演绎了从封建时代到民国时期再到现代的教育进化史。 湖南省考古所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安化城文武庙

远处深山的安化梅城为何会有文武双庙?

文武庙同处一地,与安化的历史有关。

安化原本是下梅山区域,古时一直属于中原文明所谓的 " 化外之地 ",武力征伐不断,然而却始终没能征服这片土地上不屈的人民,北宋之后的文化大融合才真正让梅山融入了汉文明的体系。梅山文化中野性自由的元素与崇尚秩序的儒家文化融合,成为既有经世致用理想,又不失生命灵气的湖湘精神的一部分;而文庙与武庙所代表的文治武功,共同构成了封建统治体系中意识形态的两面,任何一面都无法被荒废。

梅山人攻入长沙抢了三天盐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然而上来就打,显然不是一个好态度。

北宋之前,没有哪个中原王朝能够真正征服梅山。不屈服,是梅山文化的精神气质。从先秦到唐之前,梅山基本上都是游离于政权之外的一个存在,互不侵扰,相安无事,那时的梅山尚处于一种自然的松散的社会形态。

历代史籍对其称谓不尽相同,春秋战国时称 " 荆蛮 ",汉代称 " 长沙蛮 ",隋代称 " 莫徭 ",唐代始有 " 梅山蛮 " 之称,总之,大多不是什么太好的称谓。称谓上尚缺少尊重,行动上以 " 武力相向 " 也就自然再正常不过了。

然而,到了唐后期,曾经辉煌的李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走向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对藩镇束手无策的朝廷却对向来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的梅山变得严酷起来。唐僖宗光启年间,朝廷认为梅山地区未归王化,应该对其实行封锁,并强行规定:" 禁不得与汉民通 "," 其他不得耕 "。除进一步划小了梅山居民的活动范围外,还规定他们不得和汉人进行贸易交流,更具体一点来讲,就是对梅山人实行 " 盐 " 和 " 铁 " 的封锁。" 抢盐风波 " 前几年也发生过,在盐业极为发达的今天,这显然是个笑话。然而在唐代,抢盐就是保命的事了。

在此情形下,后唐天成四年(929),梅山瑶民攻入邵州,获大批给养胜利归山。后汉乾祐二年(949),梅山瑶民攻陷潭州,在长沙屯兵三日,获大批盐巴、布匹和铁器归山。当时湖南已归马楚所据,楚王派指挥使王仝攻入梅山,却被当时的梅王扶汉阳诱入峡谷,兵败自尽。扶汉阳因此成为梅山人心中的英雄。时至今日,梅城紫云山上还树立着他的雕像,以为纪念。

其实北宋也没有能够真正用武力征服梅山。太平兴国元年(976 年),宋太宗在平定南唐之后,派兵进攻梅山,俘斩峒民数千,激起峒民的强烈反抗。次年,梅山峒民在左甲首领扶汉阳率领下,攻打北宋边界。宋太宗令客省使翟守素调潭州兵镇压,俘斩峒民 2 万,这样的惨烈结果,仍未使 " 梅山蛮 " 屈服。

最早向梅山抛出橄榄枝的是宋仁宗,此后的神宗将和平事业继续进行了下去。他认为 " 重湖之间,蛮瑶错处,不能用武力,一教化同风俗,宜开拓而统领之 "。于是便命大臣章墩进山招纳。其邀宁乡沩山长老颖诠,化装同入梅山,进行和谈,终于达成和平协议,梅山归顺朝廷,朝廷也不再用武力征剿,并由朝廷出钱开辟道路,并发放各类农资支持梅山生产。

当年 11 月,朝廷批准将梅山分置二县,以上梅山为新化县,下梅山为安化县。所谓现在的两 " 化 ",即用王法教化的意思。史称开梅山,代表着宋王朝意识形态的文庙也开始建设,对梅山文化的融合也就此开始。

文化浸润四百多年,梅山人才开始爆发

到达梅城的那天,阳光极好。文庙正殿朝东,光线透过院落中的一棵巨大桂花树照射下来,形成数条光柱,尘埃在光中飞舞,世界安静如初始。大成殿中空荡无人,唯有孔夫子的塑像独坐于正中,略显孤寂。生于山东,一生颠沛流离的他,生前应该不会想到祭祀他的庙宇已然深入到了这个遥远的山间小镇。距离文庙不远的地方,就是武庙。庙中曾供奉着关羽,这位三国时期被神话了的一代名将。如今这里已是学校的一个会议室,相比于孔子,关羽的形象定位在民间更为复杂多样,武庙也成了民间关公崇拜的滥觞。

宋对梅山的文化融合,只是星星之火,这火种到了明代,才真正燃烧起来。

北宋之前的梅山,按当时占据文明主体的中原王朝的说法是 " 未开化 ",其实则不过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梅山地区还没能同步进入当时的文明体系。这种差异,本来就不该用战争的手段来完成弥合,然而,对梅山地区的文化浸润,过程极为曲折。

文庙的建立,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安化置县后,一部分瑶人 " 变徭为汉 ",舍弃自己的习俗和文化,融入宋的社会体系,另一部分不愿意接受的人则开始了漫长的迁徙之路。宋元丰八年,大批江西庐陵人奉命迁入梅山,梅山人的主体开始发生变化,然而这也没能改变安化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的现实。

从宋到明,开梅山已有 544 年,以梅山区域的新化来看,一共只有六人中了举人、进士,可以说是 " 少得可怜 "。然而自明之后,新化的举人进士已有 100 多人,安化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进士已累计有 14 人,举人 117 人,清代两江总督陶澍、云贵总督罗绕典、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等历史文化名人在这个阶段涌现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儒学既是一种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又建立了秩序社会里的一条个人晋升通道。设文庙,开书院,历史就是这样被推动了起来。隐藏在书院背后的,其实是一个社会逻辑:只有通过文化学习,认同儒学文化体系,才可以成为社会精英阶层的一员。

与梅城文庙同在一处的,还有一座武庙。武庙初建于梅城东门外,道光二十一年(1841 年)知县饶谦等移建武庙于现址。

如果说文庙的用途在于教化民众崇文,武庙难道是鼓励民众尚武?其实最初的武庙并非如此,在唐朝时,它是祭祀姜太公的场所,唐肃宗时尊其为武成王,有亚圣十哲配祀,亚圣是汉代名臣张良,十哲里比较有名的是韩信、诸葛亮、孙武等人 …… 礼制等同于文宣王孔子,那时武庙的意义在于祭祀军事家和武将。

清代时,以关公庙为武庙,性质已经开始变化,显然朝廷的意图并非是让民众武力反抗政权,而是在外敌入侵的时候,期待民众能够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关羽虽然尚武,被尊为 " 武圣 ",但他更为突出的一点则是 " 忠义 ",作为五常的 " 仁义礼智信 " 依然是其核心思想,梅山地区历来武风很盛,设立武庙,也是为了便于引导,使其 " 武有所用 "。

梅城文武庙建立之后,学堂、书院也开始兴盛起来,到清末,梅山文化已基本归位到汉文化中,人才也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

撰文 / 潇湘晨报记者常立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