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爱心妈妈”24年如一日 给困境孩子超越血缘的爱

“爱心妈妈”利用业余时间陪伴留守儿童阅读

广西都安山区壮族学生小华的妈妈患有精神病,爸爸是聋哑人,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靠爷爷种田。然而,今年初春,爷爷被病魔夺走生命,她和弟弟面临辍学。南通市如东县税务局干部沈虹得知情况后,与她结对资助,直到完成大学学业。

沈虹资助壮乡贫困孩子读书源自1997年,她从一本杂志上看到广西少儿基金会呼吁社会关注贫困失学儿童的报道,她立即写信委托广西妇联物色资助对象,从此壮族失学女童岑秀琴成为她资助的第一个孩子。这次选择,让她和壮族“女儿”岑秀琴结下终生的母女情缘。秀琴大学毕业后,沈虹请朋友帮忙,为她在扬州一家公司找到满意的工作,还帮她租了房子。如今,秀琴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沈虹的善举,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同事们纷纷加入到关爱困难儿童的行列中来,周小琴便是其中的一位。2002年,刚到如东地税工作的周小琴在与驻地学校对接时,得知一名叫柯岩的同学,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周小琴悄悄地“承包”了柯岩所有的学习费用,逢年过节送去吃的穿的用的,并主动帮孩子的奶奶联系到附近一家手套厂干点轻活儿补贴家用。在“爱心妈妈”的关心照顾下,柯岩勤奋学习,孝敬老人,特别懂事,如今已是一名高二的学生。

“我们帮扶困难学生,不仅要在经济上、精神上、生活上,还要在就业上一帮到底!”“爱心妈妈”张海红全方位帮扶如东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万燕祥,使沉默寡言的小万性格开朗起来,前年毕业前夕,奔走联系了十多家单位,终于帮小万找到一家宾馆餐饮部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爱心妈妈”连续10年与如东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结对帮扶12名聋哑和智障儿童。她们通过手语老师和聋哑学生互动交流,不厌其烦地开启智障学生的心智,配合学校进行康复训练。

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爱心妈妈”针对孩子们不同的家庭境遇、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实施精准帮扶。2018年,她们又在袁庄镇先民中学建成留守儿童德育基地,帮扶40名留守儿童。

原如东县地税局“爱心妈妈”团队由该局56名女干部组成,她们24年如一日,在履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使命的同时,对困境儿童从经济上给予资助,从生活上给予帮助,从成长上给予扶助,让留守儿童留住快乐,让孤困儿童感受温情,让失学儿童圆梦放飞,让残疾儿童有爱无碍,先后帮助1200多名孩子,其中206人重返校园,132名孩子考上大学,106人实现就业。团队先后当选“中国好人”和江苏省时代楷模。今年10月,国税地税合并后,“爱心妈妈”团队扩大到163人,她们用信念的力量、为民的真诚、无私的胸怀,继续谱写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赞歌。

记者 杨新明

通讯员 王卉 汤俊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