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孩子3年学习花了120万!两会现场,他们呼吁让孩子放空一些,“能帮助长脑子”!

常常有家长感叹

要想家里少焦虑

就得课外补补补

事实上

给孩子减负

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每次提起总能牵动人心

在昨天全国政协教育界别的小组讨论中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委员

带来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案例

又引发了一连串的讨论

王欢去年应邀参加一档电视节目,与一名六岁儿童的家长对话,孩子从3岁到6岁之间,家里对她的教育投入居然达到120万元!

“让孩子进行面对面单独的辅导他唱歌,40万,孩子也没唱出一个调来。他就是觉得人家都投入,我不投入就不行。”

“特别简单的一种态度,就是:这孩子今后没本事,你管么?这孩子今后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谁管他? ”

这个例子有些极端

不过反映出的却是

很多家长的共同心态

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教育界别的另一小组会议间隙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

和海南省教育总督学潘惠丽委员

正在讨论的,也是家长的焦虑

韩平:“现在我发现,知识层次越高的,他问题越多。我们有些城市里边的高知识人群里边,他自己认为我懂,然后学校的话他不一定听。”

潘惠丽:“我还是呼吁家长也得理性看待对孩子的培养教育。”

家长的这种情绪

还投射到了对于

学校免费课后看护的看法

这学期开始

北京、上海在内的多地

教育主管部门都出台政策

把小学课后服务时间延长

到了下午5点半、甚至6点

这本是一项为家长减负的措施

但在一些家长看来

校内晚托光是看护,什么也不教

还不如把孩子交给校外培训机构

王欢说,为了顾及家长的需求,一些学校尝试拓展课后看护服务的内容,有的学校还把校外培训机构引进来,在校内开设兴趣班,结果机构借机在学校里大肆招揽生源。

“民办机构进过来了,你给我多少钱,我不怕少,我干,干完了以后,我在你的学校把生源牢牢地给带走了。”

对于利用课后看护时间在校内开展

文艺、科技、体育培训的做法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

表示不反对,但他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倪闽景:“就会导致什么情况,这些孩子本来可以不用晚托了,家长实际上已经下班,或者家里有老人接回去了,他因为有这样的情况,他就会留在学校里,变成了因为要学这样的东西,留在学校里, 可能会助推这种家长的需要,会产生盲目的比拼。”

“我也是希望家长能够理解,不要满脑子把孩子的时间全部充满了。你让孩子稍微放空一点,甚至在发呆的时候,他是在长他的脑子的,他需要有这个过程的。这实际上脑科学的基础已经告诉我们。”

对孩子们来说

在安全的环境里

安静地做点作业

读一本喜欢的书

甚至单纯发个呆

是必要而有益的

爸爸妈妈们

请减少一些自己内心的焦虑

对孩子们的成长能更有益处

-本文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