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观明:基于医疗大数据的智慧医院构建

在现阶段,医生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病患就医难、医生业务执行效率低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观明认为,随着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进入医疗领域,医疗体系结构将得到优化,医院整体水平将获得质的飞跃。2019年4月23日,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高科会主办,OFweek医疗科技网承办的“OFweek 2019中国医疗物联网大会”在深成功举办,李观明副书记围绕《基于医疗大数据的智慧医院构建》主题发表演讲,阐述人工智能与医疗的结合形式及发展情况。

作为发展最快的三甲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保持着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形成了“科研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现代工具,组建院内智慧医疗技术系统,当仁不让地成为全国首家智慧医院。在构建智慧医院的过程中,李观明主要提及了三大板块,即人工智能医生、患者就医流程再造和医院业务流程再造。

人工智能医生平台

在以往医生的知识体系中,教科书知识(学历与学位教育,学习固化的知识)、各类临床疾病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各种循证医学知识、各类期刊、杂志、科学文献等是底层基础,关键要靠临床实践经验积累,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这就需要长期工作经验沉淀。而人工智能医生的知识体系不仅包含了所有医生必备底层基础知识,还通过机器对海量病历进行深度学习。相比于医生,人工智能医生的知识储备提升了数个量级。李观明副院长介绍道,人工智能医生平台操作简单,只需输入个人信息,并回答症状特征、相关病史、临床表现等相关提示选项卡,便可完成问诊流程,等待分析结果并追问、寻求治疗方法。

据悉,该平台共汇集整理了11.8万多条医学词条、3674种疾病、5375 种临床表现、4495 个化验指标、1773 个检查标志物、180万医疗经验、456份单病种临床指南以及3亿份三甲医院医疗病历等,庞大的中文医疗词库和医疗知识图谱不仅能辅助医生对患者情况作出判断,也能满足患者知情权,了解自己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

AI对患者就医流程再造

众所周知,传统的门诊就医流程繁复,包括挂号、候诊、医生接诊、缴费、检查、复诊、住院、取药等,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城市在门诊就医流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长时间的排队等待,这不仅耽误了诊治时间,也使医生工作量不断加重,几乎是一个双输的局面。李观明表示,在智慧医院门诊开展后,就医流程被大大压缩,只需医生接诊、检查,最后判定是否住院即可。

依靠号源池、人脸识别建档、虚拟卡、AI分诊、精准预约、智能导航、智慧药房等新技术,AI就医流程再造帮医生提高效率,给患者节省时间。李观明还特别提到支付问题的改进,不仅包括便利的移动支付,还开通信用支付功能,先看病后付费成为现实,患者无需再担心病情拖延的问题。李观明告诉我们,2016年医院对所有广州市医保病人实行先看病后付费试点,至今5万余出院患者,效果显著;2018年更是联手蚂蚁金服,为所有门诊患者、自费住院患者提供先看病后付费服务,患者在支付体验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升级。

AI对医院业务流程再造

人工智能医生以智能助手的形式嵌入医院业务流程中,工作站收集患者自诊资料,医生可按照优先级对患者的病史、查体等各类信息发起追问,作为鉴别参考。另外,智能仓储系统、机器人配送系统、药房耗材管理系统、智能影像诊断系统、移动护理系统等一系列开发,均是人工智能平台对医院业务流程的改进完善。李观明副院长深入浅出地分析道人工智能平台在医院体系中的应用,并且在现场通过大屏幕演示、引导操作流程,让现场观众便于理解这一新事物给医院业务流程带来的变化。

广东省卫计委于2014年10月25日批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立网络医院。据统计,4年多来,广东省网络医院已在全省21个地市设置网络医院分院21家,建成网络接诊点13987家,每天开放8500家。目前,拥有专职网络医生176 名,兼职医生553 名,每天平均接诊患者70000多人次;服务群众2350万人次,开据电子处方2000余万张,每张平均在60元左右,是广州市普通门诊每张处方金额的1/4,且无一例纠份。李观明对人工智能平台及医院网络互联的发展和普及非常看好,并畅谈医院未来的发展规划,志在建设便民、便医、高效、有序的医疗环境,运用人工智能为国民解决更多的医疗难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