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这道人类最后的防线,能否被人工智能突破?

很多人将2018年称为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元年。在这一年,人工智能正式进入艺术创作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成果:

2018年5月,巴黎的Atelier des Lumieres艺术中心举行了“诗意人工智能”(Poetic AI)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2018年7月,在英国举办了第三届机器人艺术比赛(RobotArt),机器人云画家(CloudPainter)模仿塞尚风格的绘画在1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

2018年10月,英国佳士得拍卖了一幅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艾德蒙·贝拉米(Edmond de Belamy)肖像画,最终以高达43.25万美元成交,这是国际艺术拍卖行首次拍卖人工智能的作品。

人工智能创作的艾德蒙·贝拉米肖像画

仔细观察这幅并不出名的人物肖像画,你觉得值得以这么高的价格购买吗?说实话,我觉得不值得,因为这幅画是电脑根据14至20世纪的1万5千幅肖像画合成的,这真的不能称之为艺术品。

人工智能的艺术作品是创作还是模仿?

其实,人工智能早已介入到人类的艺术创作中,除了绘画之外,也包括诗歌和音乐。

那么,人工智能的艺术作品到底算不算艺术创作呐?认知神经专家洛米·劳伦斯(Romy Lorenz)的答案是,主要取决于我们如何界定“创作”。如果“创作”意味着发现全新的途径来解决问题,那么,人工智能早已做到了这一点。比如2017年,谷歌旗下的DeepMind在一场人机对决中击败了世界围棋冠军,很显然,DeepMind已经掌握了如何走新的棋步和应付对手不断变化的策略。

艺术创作难道只是依靠创意解决问题吗?

当然不是这样。例如游戏,特别是电脑游戏,是人工智能以创意方式解决问题的最佳实践样本。但计算机学专家们在一系列实验后发现,如果完全没有人类的介入,只让电脑自行“创作”,结果总是非常单调枯燥。

相信很多游戏迷对《无人深空》(No Man's Sky)这款游戏并不陌生,在游戏中,你可以探索一辈子都去不完的景色各异的地方。但很多人玩过之后感觉其实并不是很有意思,由电脑生成的虚幻世界对游戏者来说并没有独特的吸引力,缺乏感情和意象,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艺术创造力

艺术创意是将人的内心思维和感情转化到一个媒介中,不管是一座雕像,还是一段音乐。它是将抽象转变为具象的过程。而人工智能没有内心世界,它不需要创造出渴望或恐惧这类情感。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说,人工智能只是目前没有内心世界,随着技术的进步,终有一天会具备这类复杂的情感。可我们需要考虑清楚的是,如果机器真的具备了情感,那么它是否还愿意在自己的智能前面加上“人工”二字呐?

艺术家与机器的完美结合

因此,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人类的初衷不会变,那就是机器只是工具,永远不会让人工智能来控制一切。

有了这个前提,让艺术家与人工智能完美结合,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讲师、音乐家爱丽丝·埃德里奇博士(Dr Alice Eldridge)就参与制造了一个人工智能大提琴。这件乐器综合了传统大提琴和电子合成器,能够自己演奏。“演奏传统大提琴时,你必须使用琴弓让其发声,而这件乐器可以自行发声,演奏者的工作是优化乐声,不像传统大提琴演奏者那样掌控乐器,而更像是一个舞者”。

我们要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和设计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守住艺术创作这道最后的防线,如果有一场人机艺术大战,机器永远不会取胜。

对于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