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该不该对孩子的学习严厉一点?

“别逗猫了,还不抓紧时间多做练习!马上考试了,题都会了吗?”

“考了93分,可别骄傲,跟班里考100分的同学看齐!”

“有点上进心!人家其他同学成绩那么好?你得努力!”

“抓紧时间,多做两套题!考个雅思!”

这些话,熟悉吗?

路上、小区里、学校门口……最近总是听到类似的话语,期末考试临近,家里的孩子开始进入“冲刺”的日子。当妈的也不轻松,跟着忙碌起来,测试卷、冲刺补习、错题辅导,比平日里关照孩子的学习更多了。

可惜,孩子不领情!

与此同时,学校门口,孩子的白眼多了,不理不睬闷头走路的多了;家里面的争吵多了,拍桌子、大声关门的声音多了……

孩子不领情,仿佛受到了压迫。看到那些梗着脖子,翻白眼的熊孩子,父母的火气就压不住了。

“谁不想舒服待着,这么费事跟孩子较劲,当妈的图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好?”的确,当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心里为孩子着急,帮孩子指出正确的方法,督促孩子加油努力。

这个世界,总有那么多事与愿违。不是愿望错了,往往是目标错了,方法错了。

长大的我们,会领情吗?

“别看手机了,还不抓紧冲一下业绩!马上年底了,问题都解决了吗?”

“这个季度成绩不错,别骄傲,多向比你优秀的员工看齐!”

“有点上进心!同年入职的同学,都已经处长、总经理了!你得努力!”

“抓紧时间,多写两篇论文!评个正研!”

看到这些,会觉得这是老板、领导在打鸡血吗?

其实,我心里想的是,如果家人,自己的父母甚至让孩子抱着爱我们的心,为我们的发展着急,帮我们指出正确的方法,督促我们加油努力。

此刻,认真的想想,我们会领情吗?我们会用怎样去回敬这样的关心呢?

我们会烦躁?还是成长?

大部分孩子无法因为严厉而优秀!

当然,真的有人在这样的严厉下,越来越优秀。比如人们追捧的高压之下的朗朗,比如煎熬之下的董卿。

可惜,真相往往是,要么,这个人本身的积极心态、自我追求;要么,命运眷顾,这个人得到了回报,重建了自我认知。其实,除去那些被忽略的因素,严厉所带来的作用甚至说不清是否会是一种阻碍。

试着换个角度想想,我们遇到的难题,希望得到怎样的理解与支持:

孩子的压力是否适中?

心里是否有多于担心成绩的其他心理负担?

学习的过程是否有额外的情绪对抗,来源哪里?

孩子能否不受干扰地体会学习带来的收获和成长?

学习的思维是否需要得到帮助?学习的难度是否超出了他的水平?

在我们对这些问题有答案之前,请不要对学习的结果过度严厉。停下错误的做法,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需要帮助的还有我们自己!

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导致我们开始想办法做些什么去好受一些。一不小心,就会做些并不科学的事情。

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帮助,一是如何疏解自己的情绪问题,二是找到科学的方法解决孩子的学习。

不妨,听听音乐、做些运动、出去散步......当然,更别忘了,学习与思考,提高学习成绩所需的核心要素:兴趣、意志、方法、习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