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三级预防是怎么回事?医生为您详细解答,早知早受益

冠心病的预防可分为三级。在正常人群中预防冠心病属于一级预防。已有冠心病者还应预防再发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称之为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主要指重病抢救,预防并发症发生和患者的死亡。

什么是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目前公认的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缺乏运动、精神紧张。除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种族不可改变,其他八种传统危险因素均是可以改变的,换言之,是可以预防的。

(1)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低盐、低脂、富含水果和蔬菜)、戒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心理平衡。

(2)血糖监测与控制: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积极干预糖耐量异常,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无效可口服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

(3)血脂异常干预:一般人群健康体检应包括血脂检测。40岁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每半年检测1次血脂。所有血脂异常患者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首选他汀类药。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是降脂治疗的次级目标。详见血脂异常章节。

(4)血压监测与控制:18岁以上健康成人至少每2年监测1次血压,35岁以上成人至少每年监测1次,心血管门诊患者应常规接受血压测量。高血压患者调整治疗期间应每日监测至少2次,血压平稳后每周监测2次。鼓励家庭自测血压。

什么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一般要坚持长期药物治疗,控制缺血症状,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包括服用一种或两种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药物和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进行有计划及适当的运动锻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个体化治疗。所谓“ABCDE方案”对于指导二级预防有所帮助(“A”指阿司匹林和ACEI,“B”指β受体阻断剂,“C”指控制胆固醇和戒烟,“D”指控制饮食和糖尿病,“E”指健康教育和运动)。

什么是冠心病的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指重病抢救,预防并发症发生和患者的死亡,其中也包括康复治疗。三级预防主要是指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由于不稳定心绞痛多由粥样硬化斑块出血以及附壁血栓所造成,因此,除二级预防的治疗外,需采取抗凝、溶栓疗法。另外还要在解除疼痛、吸氧、监测,消除预防心率失常,控制心力衰竭和休克做大量的工作。

#清风计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