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用于痢疾的中成药,值得收藏

我们从古代就对痢疾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而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有“天行毒气,夹热腹痛下痢”之说,以“痢”称本病,逐步为后世医家所接受。

临床上中医所说的痢疾与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类似,都具有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特征,而中医则认为痢疾是由于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治疗以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清热燥湿等为主,常用的中成药有以下几种:

三黄片

三黄片由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浸膏三味组成,为糖衣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味苦、微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作用,主要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痈、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亦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每次口服小片4 片,或大片2片,一日2 次,小儿酌减,孕妇慎用。

千喜片

千喜片由穿心莲、千里光两味组成,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绿褐色至黑褐色,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止泻止痢的功效,主要用于热毒蕴结所致肠炎、结肠炎、细菌性痢疾和鼻窦炎。每次口服2〜3片,一日3〜4 次,重症患者首次可服4〜6 片。

木香槟挪丸

木香槟挪丸由木香、槟榔、枳壳、陈皮、醋炒青皮、醋制香附、醋三棱、醋莪术、黄连、酒黄柏、大黄、炒牵牛子、芒硝十三味组成,为灰棕色的水丸,味苦、微咸,具有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每次口服3〜6g,一日2〜3次,孕妇禁用。

六味香连胶囊

六味香连胶囊由木香、盐酸小檗碱、枳实、白芍、姜厚朴、槟榔六味组成,为硬胶囊,内容物为黄棕色的粉末,气清香,味极苦,具有祛暑散寒,化滞止痢的作用,主要用于肠胃食滞,红白痢疾,腹痛下坠,小便不利。每次口服2粒,一日2次,孕妇忌服

白蒲黄片

白蒲黄片由白头公翁、蒲公英、黄芩、黄柏四味组成,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褐色,味微苦,具有清热燥湿,解毒凉血的功效,主要用于大肠湿热、热毒壅盛所致的痢疾、泄泻,症见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肠炎、痢疾见上述证候者。每次口服3〜6片,一日3次。

加味香连丸

加味香连丸由木香、姜黄连、黄芩、酒黄柏、白芍、当归、姜厚朴、麸炒枳壳、槟榔、醋延胡索、制吴茱萸、炙甘草十二味组成,为黄掠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具有清热祛湿,化滞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腹痛下坠、里急后重。每次口服6g,一日3次。

克痢痧胶囊

克痢痧胶囊由白芷、苍术、石菖蒲、细辛、荜芨、鹅不食草、猪牙皂、雄黄、丁香、硝石、枯矾、冰片十二味组成,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淡黄色至棕色的粉末,气香,味辛、涩,具有解毒辟秽,理气止泻的作用,主要用于泄泻,痢疾和痧气(中暑)。每次口服2粒,一日3〜4次,儿童酌减,孕妇禁用。

连蒲双清片

连蒲双清片由盐酸小檗碱、蒲公英浸膏两味组成,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至绿褐色;气微,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功效,主要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肠炎、痢疾;亦用于乳腺炎、疖肿、外伤发炎、胆囊炎。每次口服4片,一日3次,儿童酌减。

肠炎宁糖浆

肠炎宁糖浆由地锦草、金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香树叶五味组成,为棕褐色的黏稠液体;味甜、微苦,具有清热利湿,行气的功效,主要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症见大便泄泻、或大便脓血、里急后重、腹痛腹胀,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每次口服10ml,一日3~4次,小儿酌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