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厨房第二次革命,使用极高蒸烤箱体验

近年后的今天,我想问下那些买了烤箱2-5年以上的,现在你们家的烤箱多久用一次?又是否能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呢?

先说下楼主的情况吧,很久之前就购入了烤箱,开始么,主要还是做烘焙,各种材料、模具和工具买了一大堆,要远远超过烤箱本来的价格几倍。

最初的一两年,确实在使用率上还是比较高的,一星期大概能用到2-3次,大部分时间是做各种烘焙,偶尔也烤肉,而之后呢,逐渐逐渐的,就脱了烘焙坑了。

原因主要有两个:

1、人懒。

烘焙真的是一件非常“需要生活情趣”的事情。为了做一样东西吧,经常一搞就是一天,偶尔一次两次还好,天天如此,生活情趣也是支撑不了的哇。

2、烘焙好吃,但吃多了不健康。

烘焙这个东西,包括各种饼干、蛋糕、面包、甜点等等,估计是很少有人不喜欢吃,其实偶尔买买外面的成品吃吃还好,起码不会过量,而真正做过的人都知道,烘焙是一种“越做越怕”的料理。

就拿平常的6寸戚风蛋糕来说吧,材料表一般是这样的:

可以看到所用的油、糖、奶、蛋,都高到了超越面粉的地步,其中的热量可想而知。

而曾经大热的,“少女的酥胸”马卡龙呢?配料表你们自己体会。

真的可以说,无论你对烘焙有再大的热情,再嗜好吃甜食和高热量食物,自己做的话,也很难坚持1年以上。

而且,最最麻烦的一点,自己做烘焙,不可能一次花了很多时间很大力气就做一人份吧?多出来的那部分怎么消耗掉,也是个难题。

曾经楼主的朋友圈里每天都有人发各种美丽的烘焙成品,但目前已经很少很少几乎看不到了。

还在坚持发的,除了专业做烘焙赚钱的,也就寥寥两三个,我也去问了下:“每次做那么多,吃的完么?不怕胖?”

得到的回答居然出奇的一致:“其实做出来也就是稍微尝一点点,主要还是闪耀下朋友圈,肯定吃不完的呀!剩下的都去送给邻居/朋友/同事吃了。”

好吧,会心一笑,其实这事楼主也干过。祸害邻居系列。

讲真,在目前饮食上尽量避免高糖/高油的情况下,我实在是对做烘焙提不起兴趣,目前烘焙领域也就欧包相对健康点,还得是无油无糖的哪种方子,然而也是高碳水,又有几个人喜欢?更何况市面上出售的各种欧包,为了“变好吃”,也加入了各种高糖高热量的辅料。

一、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决定了烤箱不会成为日常烹饪的主流

好吧,一下子又扯远了。

总之呢,在楼主脱了烘焙坑之后,原本使用率不高的烤箱,使用率就更低了,基本一个月开动两三次,绝大部分是烤肉,比如烤鸡翅之类,嘴馋的时候也会做一些简单的烘焙。

前几天在粉丝群中,也闲谈到这方面的问题,有人说家里的嵌入式烤箱基本是吃灰的,极少用得到烤,但平时家里特别爱吃包子和馒头,一做就是十几二十个,而且频率很高。

其实这个情况,在中国人的家庭中应该是非常常见的。

《一加一远远大于二!万字长文告诉你:烤箱、蒸箱、蒸烤箱、水波炉到底怎么选》文中,就分析阐述过这个问题:

西方的烹饪文化以及形式,和中式传统烹饪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最大的区别莫过于,中餐烹饪技法的多种多样,一直以来有24法或者28法之说:

炸、爆、烧、炒、溜、煮、汆、涮、蒸、炖、煨、焖、烩、扒、焗、煸、煎、塌、卤、酱、拌、炝、腌、冻、糟、醉、烤、熏。

而西餐就要少的多,一般以煎、煮和烤为主。

在这其中最最大的区别,西餐很少用到“蒸”这种技巧,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蒸”是家庭烹饪中非常重要,铁定占据前三位的一种烹饪方式。

别的不说,就说我们的主食吧。北方的包子和馒头,南方的米饭,不都是“蒸”出来的吗?

不夸张的说,每天,数以十亿记的中国人,都在食用蒸出来的食物,这是中餐雷打不动的精髓,也是我们的必需品。

至于以蒸为主要烹饪手段的菜式,就更多了,比如清蒸鱼、东坡肉扣肉、鸡蛋羹等等,数不胜数,想起就流口水。

世界上最早使用蒸汽烹饪的国家就是中国,并贯穿了整个中国农耕文明。关于蒸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的炎黄时期,我们的祖先从水煮食物的原理中发现了蒸汽可把食物弄熟。就烹饪而言,如果没有蒸,我们就永远尝不到由蒸变化而来的鲜、香、嫩、滑之滋味。

而现在,感谢科技的发展,能把蒸的功能整合在烤箱里。

所以,相信所有中国家庭,都会有蒸笼、蒸锅、蒸箱、蒸屉等用于“蒸”的厨具,而中国人喜欢大家庭聚居的形式,也促使这种用于蒸的厨具,尺寸尽可能的大。

说白了,烤箱就是个西式厨具,其功能和我们中国人的烹饪传统习惯之间,有重合的地方,但比例还是比较小。

所以,很多烤箱的使用者在最初购入时高频率的新鲜劲过去之后,这台电器也就吃灰了,偶尔能用一下,但长期成为了占据厨房空间的一件摆设。

而蒸烤箱不同。

对于中式烹饪来说,它的功能是完全不会浪费的。

首先,各种蒸的功能,比绝大部分家庭正在使用的“不锈钢蒸锅”要强的太多了,无论是在容积上还是在效果上。

然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蒸”这个功能的使用率上,是绝对高的,也是绝对符合中国人的烹饪习惯的。

有位粉友总结的不错:

“烤箱装的多用的少,大多都是少女心爆棚烤个最多半年然后就躺尸了,也就冬天烤个地瓜。可以说起码我身边躺尸率90%绝对有,我想北上广这种一线应该也差不多,弃用率太高。但是蒸箱在中式家庭基本没有躺尸的概率,最差翻热个菜,早起定时煮个蛋热个包子,早饭都不在家吃的就不讨论了。三口之家蒸个一碗米26分钟饭南方人就这食量,比电饭煲好用太多了,一顿吃完不浪费,下顿吃新鲜的。而且是用惯了绝对离不开的那种,只是国内普及率不高。”

最后,虽然从事实上来讲,纯烤箱吃灰的几率确实很大,然而偶尔烤一下的话,还是非常不错的,比如各种烤肉、烤鸡翅、烤羊排羊腿之类,这些食谱我也发了不少了。

做烘焙能否提升生活幸福感我不确定,但烤出来香喷喷的肉,方便简单快捷好吃,我觉得还是能提升幸福感的。

所以呢,有强大的“蒸”的功能,对中国人很有必要。

而同时还具有“烤”的功能,更是加分项。

尤其是无论蒸还是烤,对比同价位独立蒸箱和独立烤箱来说,效果都不会差,不缩水无打折,这就更显得有性价比了。

目前的蒸烤一体箱已经能做到这一点,在我之前看到一篇《一文见血!蒸箱、烤箱、蒸烤箱,选购攻略 - 答疑篇》文中,已经阐述过了,关于烤箱、蒸箱、蒸烤箱和水波炉的文,根据反馈,应该给了很多人在选购方面的一些帮助,

所以呢,我建议,对传统中式家庭来说,“蒸”也要,“烤”也要,“大容量”也要,这是我的核心购买思路。

烤箱有可能吃灰,但蒸烤箱,真的很难吃灰,用的时间越长,楼主的感触就越深。

如果说楼主之前烤箱每个月用3次,那现在蒸烤箱是“每天都用”,从次数来讲,已经远远不止30次。

二、蒸烤箱选购的要点:一定要买外置水箱!

重要的事情只说一遍。

家里有蒸东西经验的,一定知道,蒸要“一气呵成”,如果在食材还没蒸好之前,中途掀开了锅盖,就会对菜肴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说,内置水箱的蒸箱我觉得就是个笑话。

虽然说目前大部分需要蒸的料理,都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市面上蒸烤箱的水箱都能支撑到,然而也不排除有些料理需要长达2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制作。

比如东坡肉,比如梅菜扣肉,比过各种隔水蒸的汤羹。

此外,我们总会遇到感觉水还是够的,但是料理中途发现缺水,要去加水的情况。

而开仓抽出水箱加水到装回去重新关闭舱门开始运行的时间,我测试了下,怎么熟练工,也得一分钟吧。

这一分钟之内,你知道内腔里的温度,会下降多少吗?

来来来,不说一分钟那么久了,楼主用自己的凯度SR60B-TD来做下最直观的演示吧。

这款温度显示很准确,同时腔体比较大,60L,按说受到开仓温差变化的影响会相对小一些。

楼主在蒸茄子,注意下操作面板显示的温度和时间哈,23:10分,100度的时候我开了一下舱门,然后5秒钟之后,关闭舱门。

就这么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可以看到温度从100度下降到了61度!

所以以前家里老人总说,蒸东西的时候一定不要随便掀开锅盖,掀开做出来会不好吃,我小时候还不太理解为什么,而现在很直观的书籍告诉你,即使几秒钟,也会造成相当大幅度的温度下降。

而温度下降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要重新把温度提升到100度,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过程的。

而大家应该知道,很多食材蒸起来的时间都是固定的,是无数先人总结出来的烹饪经验。

我们经常讲,蒸东西最好在锅内已经“上汽”之后,再把食材放进去,为的是什么?食材进去就是100度,便于我们更精确的掌握蒸的时间。

很多食材是很娇嫩的,比如一条鱼,说是要蒸8分钟,那就是指,要在100度蒸汽的环境下,蒸足8分钟。

时间少了,鱼可能就不熟,而时间长了,鱼会过老。而且,温度的下降也会对肉质产生影响。

试想一下,如果你用蒸烤箱蒸这条鱼,中途开箱换水一分钟,然后等升温到100度,又是一段无法估计的时间,那实际上你这条鱼已经算是烹饪失败了,因为你自己都无法确定到底是蒸了多久,等于是失去了对火候的把控。

而外置水箱的蒸烤箱呢?

因为在蒸的过程中,舱门不开,腔体是高度密封的,即使是换水的一分钟时间内,腔体里也不会有幅度比较大的温度下降,对食材本身就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外置水箱的蒸烤箱,等于是蒸汽无限续航,如果遇到缺水的情况,它会蜂鸣提示,除非你是做其他事情去了,长时间没听到提示,没去换水,不然的话对烹饪本身是没什么影响的。

所以,需要开舱门才能换水的蒸烤箱,不要买好吗?

而水波炉呢?很多人会爆吹水波炉有多好,功能有多全面等等,其实站内像下面这篇一样,很直观的分析、实操晒单有不少,大家也可以多了解一下,或者说解毒:

就目前情况来说,水波炉的“蒸”功能其实就是个辅助作用,而且续航能力有比较大的问题,最久30分钟。

而且,其他诸如烤的火候不均等等问题,也是存在的。

此外,之前也分析过了,水波炉的最大最大的硬伤,就是容积太小,真的不符合我“买大不买小”的一贯的厨具选择主张。

水波炉是符合日本人普遍狭窄的厨房空间的,但是否适用于我国呢?这个见仁见智。我觉得但凡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我就不会选择容积只有30L的水波炉吧。

三、蒸烤箱能干什么?做独立蒸箱和烤箱都完不成的任务!

我觉得,一个人的经验必须得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够越来越丰富,同时进行修正,趋近得出正确的结论的。

在我三月份的烤箱文中,我还说过,如果是家里条件允许,厨房空间够大,那么可以选择独立蒸箱+独立烤箱的组合,会在各自的领域更专业一些。

而三个月过去了,随着我对这款蒸烤箱使用的次数增加,我的认知也在逐渐的改变。

我现在觉得,蒸烤一体的设计实在是太牛叉了,简直爱不释手。

实际上,它做到了很多独立蒸箱,独立烤箱都无法自己完成的烹饪效果。

核心技术点就在于, 可以在烤的同时,加入蒸汽。

那这个意味着什么呢?

要知道,烘烤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食材不断失水的过程,如果失水过多呢,食材会干,会焦,所以呢,为了使用烤箱烹饪的同时能保持食材的口感,很多料理需要特殊的操作。

比如烤羊腿,最开始的大段时间里,需要包裹着锡箔纸来避免失水过多。

比如轻乳酪蛋糕,烤的时候需要在烤盘加水来做“水浴”。

而纯蒸箱呢?则最高把温度提升到110摄氏度左右,那就是只能蒸了,根本做不出依靠美拉德反应来激发美味的烘烤效果。

楼主现在使用的这款凯度蒸烤箱呢?

我觉得最大的卖点不是大容量,也不是水箱外置,也不是烘焙加热均匀等等以前我在文章中测试过的优点,而是把“蒸”和“烤”两种截然不同的烹饪方式近乎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怎么做到的呢?

1、它加入了多达三档的“蒸汽调节功能”

也就是说,在“烤”的功能使用中,能加入从少到多的三档蒸汽来调节。这个蒸汽调节,等于是在腔体内部,来散布均匀的水蒸气分部,全方位保护食材的水份不至于被流失太多。

而且,针对不同的食材属性,能调节不同的档位,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那么在这个功能下,可以说以前用烤箱需要裹锡箔的,需要额外加水的,都不用了!不但不用,而且效果要好的多,这里的蒸汽是全方位包裹食材的。

2、所有烘烤模式,蒸汽功能都可插入。

也就是说,此款蒸烤箱提供的20多种烹饪方式,包括小面积烧烤模式、上下管热风模式、下管披萨模式等等等等,无论你选择哪种模式来制作美食,只要你需要额外增加蒸汽,你就能直接选择增加。

这个简直是太美妙了,让我有很多奇思妙想有了实现的可能,而且是很简单就实现,只需要在操作面板轻轻一点。

四、一大波“特殊菜谱”向你扑来:蒸烤箱在烹饪中的多种应用

今天楼主主要来展示下,只有“加入了蒸汽调整功能的蒸烤箱”才能做到的一些菜谱。而这些菜谱最终达到的效果,是单纯的蒸箱或者单纯的烤箱所不能达到的。

1、蒸烤箱版 薄如蝉翼、颠扑不破的鸡蛋煎饼

鸡蛋煎饼大家应该都很喜欢吃,也算是中国的传统早餐了。说简单也很简单,只要有个平底锅之类,都能做出来,也就是可能厚薄、卖相、火候不太好。

说难的话,要做好也比较难,比如楼主以前发过鸡蛋煎饼的食谱:

当时楼主还是很骄傲的,完全没有想到今天即使没有技术,任何人也能用蒸烤箱来做出薄如蝉翼但颠扑不破的鸡蛋煎饼来。

打鸡蛋,搅面糊,因为是演示哈,我面糊没打到毫无颗粒。

在平底锅内成型。一滴油也不用放哈。

放入烤箱,预设150度上下管热风模式,1档蒸汽。

先来张厚的,出来是这样的,直接可以揭开提起来。

撒点肉松一卷,就是一份美味低卡,丝毫不油腻的营养早餐了。

而如果你想做“超薄”的,也非常简单,完全不需要技术!就是倒入平底锅少一点面糊而已。

即使这么薄,提起来也不会破哦。

到底有多薄?我把它盖在肉松袋子上来感受下。

其实多薄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以前用煎锅要做出这种厚薄均匀、火候一致的鸡蛋煎饼,是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的,而用带蒸汽调节功能的蒸烤箱,完全没有难度,任何人都可以做出来。

2、完爆空气炸锅,不用油炸但同样外酥里嫩的炸鸡+薯条

炸鸡和薯条等“快餐食品”,相信是很多人包括楼主在内的心头好。

以往发布的炸鸡、薯条食谱和半成品炸鸡选购文,可以说都是热度超高的,足见大家对他们的欲罢不能。

然而这类食物都是“高热量”的油炸食品,吃多了难免会有心理和身体负担。

于是在文章评论区里,有人就提出了,其实很多鸡块和薯条类的半成品,都是已经经过了油炸的,其中蕴含着足够的油脂,虽然直接下油锅炸出来口感会更好吃,但是本着降低脂肪摄入的需求来讲,用空气炸锅来烹饪,会相对更健康。

确实这是个办法,之前楼主也分析过,所谓空气炸锅,就是一个高速热风的小型烤箱,通过热空气的高速流通,来达到把食材加热做熟的目的。

而就好比我们会经常说“吹干”,用空气炸锅做半成品鸡块和薯条,虽然不用额外加油,但是也会造成食材失水程度更严重,成品变干,口感是赶不上用油炸出来的。

而加入了蒸汽喷射调整的蒸烤箱呢?可以说是弥补了空气炸锅的这个短板。

比如下面这样不放一滴油来烤半成品鸡块和薯条,由于有一定的蒸汽饱和度存在,烤出来的成品不但金黄焦脆,而且外酥里嫩,保有了本身的水份,可以说口感完爆空气炸锅,和直接油炸无限接近,但是相对油炸,脂肪的摄入量却要少的多,相对来讲更健康。

同时,这类食品小孩子一般都比较爱吃,对于担忧自家小孩吃太多摄入过量油脂,用“蒸汽”功能的烤箱来制作,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既兼顾美味,又兼顾了健康。

3、是“盐焗虾”而不是烤虾干

很多人应该都做过盐烤大虾之类的料理,这类食谱用烤箱来做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变成虾干,失水过多的虾肉失去了原本的鲜嫩。

一般来讲解决方法是在虾身上淋比较多的蒜油,或者盖上一层芝士,而这么做虽然能一定程度上锁住水分,但是呢,一方面改变了味型,另一方面则增加了热量摄入,毕竟油和芝士都是高热食材。

而用加入蒸汽喷射的蒸烤箱来做一道盐焗虾呢,则完全不会有这样的顾虑。

红虾去虾线,沥干然后撒一包盐焗鸡粉

虾脚和虾须可剪可不剪,铺一层油纸,放入烤箱,上下管热风180度,蒸汽开2档,10分钟即可。

成品,看到干燥的盐壳,但是仍然湿润泛着水光的虾脚了吗?

既能烤熟入味,又能保持虾肉的鲜嫩多汁,棒棒的。

4、不会“噎着”的烤紫薯和烤南瓜

熟悉紫薯这种食材的人应该都清楚,这东西呢,淀粉质细密,糖份多,虽然烤出来比蒸出来会好吃的多,但是呢,用烤箱烤出来又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本来含水量就少,烤的时候再失水,吃起来就会觉得“噎得慌”。

而用蒸汽烤的话,完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吃起来既有烤紫薯的甜蜜美味,又不会干到噎着。

为了加强对比效果,楼主在紫薯和南瓜的表层涂了不少蜂蜜。

关于蜂蜜其实一直挺想写的,讲真中国不是没有好蜂蜜,只不过一般人买不到,而且价格也不算便宜,其实中国最好的蜜源地还是在新疆呢云南,其他地方的也就justsoso吧。

比如下面这款就不错,不过你们就别想了,市面上没得卖,如果有机会去新疆,伊犁那边天山脚下的一些峰场,可以带一点回来。

放入蒸烤箱,上下管热风模式,185度,3档蒸汽,15分钟。

出来成品。可以看到即使放了不少蜂蜜,但是也没有焦糊,包括油纸上也一样!

185度高温激发出了食材的甜美,但是同样保持了水润的状态,口感相当好,至少我是没噎着!


对比下以前用博世顶级烤箱烤出来的南瓜菜肴吧。

可以看到,同样是放了蜂蜜,同样是185度,锡纸上的蜂蜜已经焦化,而南瓜缩水严重,差不多变成了南瓜干。

而且,通过这道菜的测试,我有个惊喜的发现,那就是,加入了蒸汽喷射的烘烤模式,烹饪同样的食材,达到同样的熟度,所需要的时间更短。

为什么加入了蒸汽就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我也在思考和研究中,期待过段时间能给出答案。

5、百变花式吐司 - 早餐信手拈来

中国人早餐吃啥?包子油条牛奶豆浆等等。

蒸烤箱蒸个包子,热个牛奶什么的也太轻松了,是它的本份,这个以前也说过,就不用多讲了。

甚至你想吃油条,就现在电商卖的各种半成品油条,和上面的炸鸡薯条其实是一样的,放入蒸烤箱,开启蒸汽烤模式,几分钟就香香脆脆又不会干柴的出来。

而一些西式的早餐,比如最常见的吐司、培根、煎蛋、起司、果酱等等,也能用蒸烤箱玩出相当多的花样,下面楼主就来演示下。

培根切短片。

拿几片吐司放入烤盘。

第一片上面摆几片培根。

第二片上面,两片培根垫底,撒一些马苏里拉奶酪。

第三片呢,则涂上一些黑樱桃果酱。

最后一片,直接打个荷包蛋上去。

温度设定160度,上下管热风,1档蒸汽,5分钟即可

培根的,油脂部分融化进入吐司,味道香浓。

奶酪的,已经融化上色。

鸡蛋的,实际上已经全熟的,形态好看的荷包蛋。

一锅出炉多种口味,简单美味又方便。而且吐司部分不会很干,与辅料不接触的边缘部位,和吐司机烤出来的口感很接近,香香脆脆。

也省去了食材需要分别处理(比如煎蛋煎培根)的麻烦。

一个盘子放不下啊!

不止吐司,馒头片啊,手抓饼啊,也可以这样制作的,这算是简易版鸡蛋灌饼吧。

6、吃腻了蒸包,我们还可以做烤包子嘛

这里先吐槽下广州酒家的速食冻品真的不行。。。这号称手制的简直和机制一样的卖相口感。

好吧无所谓,本来也只是用于测试。

把包子放入煎锅,然后稍微喷一点点油。

温度设定180度,2档蒸汽,8分钟。

出来还蛮可爱的嘛,表皮脆脆的,但是里面软软的。而且凯度这个温控和火候,真的给力。

7、真正的烤猪蹄

曾几何时,大排档上“烤猪蹄”风靡一时,不过绝大多数都不能算是真的烤,而是先把猪蹄炖烂之后,再用烤来“回锅”,其实本质上还是炖。

因为猪蹄这东西吧,含水量低,胶质多,含油量也低,都是皮,如果真的纯烤下来的话,可能皮焦糊了里面筋肉还没熟,所以有这么一个食材本身的限制。

那么猪蹄就不能真正的去“烤”出来吗?

在有一定蒸汽供给的情况下,其实是可以的,下面就来做一道。

当然,猪蹄先要焯水去下腥味是肯定的。

切点洋葱,垫在下面。

把焯水过后的猪蹄块放上去。

烤出来,撒料,开吃,而且加入了蒸汽来烤,使用的时间真的会缩短。。。继续研究中。

一口咬下去,表皮不焦糊,里面还很多汁。

8、生烤黑椒牛肉干

这是一道非常简易的下酒菜制作,把牛肉干的做法简化到极致。也是运用到了蒸汽烤的功能,把成品的口感变得更好。

牛腿肉切薄片,拌上黑胡椒酱、生抽和鱼露,腌制一会儿。

然后伸展开来,平铺在垫了油纸的烤盘上。

设定上下管热风,200度,1档蒸汽,正反面各5分钟即可。

这种蒸汽有档位调整,并且全程加入各种烘烤模式的设定,我真的是越来越喜欢,实际能达成的效果,比我最开始想象中还要更好,以至于我现在一有空,就在琢磨着再试试做一道如何能利用这个功能变得更好吃的菜肴。

所以呢,以后会有很多蒸烤箱独有的菜谱出来。

我也建议即使厨房空间足够大,也可以不用分开买专门的蒸箱和烤箱,尝试下蒸烤一体机,蒸汽和烘烤各种奇妙的组合效果,没准你也会和楼主一样爱上它。

我觉得蒸烤箱的出现,应该是中国人厨房电器选择的另一次革命,让我们的烹饪更舒适,更便捷,品质更高,而且最重要的是,蒸烤箱绝对不会吃灰。

(原标题:又一篇万字长文,今天继续来和大家分享下近期我对蒸烤箱的使用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心得。也希望能对大家618期间的厨电选购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