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从来都没有吃对补品,不弄清进补原则,吃龙肉都没用

努力为您呈现最专业的中医养生知识,愿天下无病!不错过干货内容,请加关注哟!

野山参、灵芝、冬虫夏草、燕窝、鹿茸……

你吃过不少,但可能从来没有吃对,此文将告诉你补品到底应该怎么吃。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繁忙、常年吃工作快餐、年纪渐长、各种原因导致的精力下降、脸色萎黄、房事不振,家里父母、亲朋好友这时候都会来一句:赶紧补一补!但是怎么补呢?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敢问,就是想再等等……

对于补来说,我们经常听说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但是实际上大家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补气,什么时候补血?现在佛手就告诉你各种症状应该怎么补。

补气

倦怠乏力,呼吸短促,动则气喘,面色光白,食欲不振,便溏,脉弱或虚大等;

补血

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脉细数或细涩等;

补阴

口干,咽燥,虚烦不眠,便秘,甚至骨蒸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补阳

畏寒脚冷,冷汗虚喘,腰膝酸软,泄泻水肿,舌胖而淡,脉沉而迟等。

其实,“补”这个概念是来源于传统中医治疗的“八法”,譬如广东满大街都是的老火汤,不但制作精良,而且传统道地食材的选料也十分丰富,可以说是中医传统养生观当中“药食同源”的重要体现。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其实佛手和诸位看官一样,都是地地道道的吃货!为了解决既能吃又能补得问题,佛手就以滋补、清补来分述如何食补。

一、滋补

滋补法是中医调补、温补法的结合食疗法,适用于阳虚之人以及冬季的进补。民间常说“虚不受补”,对全身功能衰减的高龄老人和体弱虚寒之人,或脾胃虚弱、消化功能较差的人最忌蛮补,而宜采用滋补法。补脾肾阳虚,兼补脏腑气血;如遇时令,宜适时搭配季节保健养生食材,滋补效果更为明显。

滋补法最常见的食疗方式就是汤方,在我国江南、两广地区都有着浓厚的汤方文化;尤其在广东,大大小小的炖汤店更是挤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各家各户都拿出自己独有的祖传验方,每到吃饭时间,药膳汤香弥漫了新城旧区,其中常用的滋补药材有人参、茯苓、白术、党参、扁豆、黄芪、莲肉、桂圆肉、大枣等等,也有药膳里加入巴戟天、红花、阿胶、鹿角胶、熟地黄、桃胶、海马以及各类海产等专门针对气血阴阳并补的名贵药材,搭配以血肉有情和行气健脾之品,强化滋补的功效。

二、清补

清补法主要适用于阴虚体质、病后邪热未清以及夏季、秋季的进补,适用人群的表现主要为心神不宁,烦躁失眠,面部颧红,手足心热,严重的还会有眩晕耳鸣,口干咽燥、盗汗等症状,如有夹杂,还可能出现如冬天手足冰冷等诸多不适。

常用清补药物可选择西洋参、沙参、麦冬、生地、白芍、枸杞子、百合、玉竹、黄精、太子参、莲子、山药等滋阴清热或药性平和之品,即所谓“清滋法”;也有加入石斛、生地、知母、鳄鱼肉、龟板、鳖甲等滋阴增液潜阳的名贵药材,搭配鱼或肉骨熬制成汤,其用材的原则是清而不凉,以免阴阳俱伤;又要滋而不腻,以免妨碍脾胃的消化吸收,广东传统汤药方“清补凉”就是该补法的大成。

由于以上这些补品补药都会不同程度增加消化道负担,有的还偏于温性,在此提醒大家拿到相关汤方食谱也须适量服食,不宜过量,如果是长期烟酒不断,口臭舌疮、身上有疔疮肿毒、小便黄大便干结甚至出血、口干口苦、脾气暴躁等症状,或是食欲不振、腹痛拉稀、颜面四肢浮肿等脾虚症状,或是四时感冒发热、外感风寒等症状,就应该先咨询相熟的中医师后再行服用补法汤药膳食。

文末,佛手推荐一个广东佛山地区经典的清补凉汤方给大家,帮大家消消暑,我们下一期再见!


老黄瓜瘦肉汤

原料:老黄瓜1500克(2斤半),瘦肉400克(8两),赤小豆100克(2两),蜜枣4粒,陈皮1小块。

做法:

1.选购黄澄澄皮色之老黄瓜,洗净切边去瓜籽,切成大件。

2.瘦肉原块洗净;赤小豆也洗净。

3.陈皮浸软,洗净。

4.把适量之清水煲滚,放入老黄瓜、瘦肉、赤小豆、蜜枣、陈皮,同煲2小时,汤成,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适合暑热天饮用,能清热、解暑、止渴、利尿。

我是佛手,写文8小时,看文5分钟您的点赞、点评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欢迎转发给身边的朋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