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易患六类疾病咋预防?爱福堂老中医教你守护健康……

"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进入“白露”人们常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来形容此时气温变化快的情形,白露时节,大部分日子里温差达10多摄氏度,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腹泻、哮喘、过敏、感冒、心脑血管意外等病症,所以白露养生尤其要注意预防季节性疾病,这个时候是六类疾病的高发季节,如何预防这些疾病呢?一起来看看吧……

1、呼吸道、肺部感染性疾病

《养生论》曰: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若衣单体露,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摄氏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温差较大,若下雨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如果这时穿得过于裸露,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白露过后燥气渐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必首先侵袭肺及肺所主之地(皮毛、鼻窍等),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

预防措施:

古人云:“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特别是一早一晚,更添几分凉感。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裤,就容易受凉。特别是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且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物。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撤掉凉席,关上窗户和空调,换上长衣长裤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

2、花粉热过敏性疾病

白露时节已入秋,秋季五行属金,对应肺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开窍在鼻,白露时节,秋高气爽,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大好时光。但是,常有不少游客在旅游期间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其实可能是花粉热。花粉热的发病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人体体质的过敏,另一个是不止一次地接触和吸入外界的过敏原,过敏体质的人易发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

预防措施:

白露时节要防止鼻腔疾病、支气管疾病。特别是因体质过敏而引发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此节气的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远离过敏源积极预防过敏性疾病。

3、皮肤干燥症

秋风降温转凉,空气中的水分减少,气候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由于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所以白露节气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由于干燥导致的鼻腔出血。

预防措施:

白露时节,一定要滋阴润肺,以防秋燥伤人。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对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等,对缓解秋燥有良效。

4、心脑血管疾病

白露时节温差大,早晚凉,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开始发生的时节。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患者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预防措施:

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夏天热,血管扩张,可能剂量较小;而秋冬天气转冷,血管收缩,则需要增加剂量或根据病情换药,同时,秋季养心,还要做到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5、消化胃肠道疾病

白露后往往多秋风、秋雨,在这段时间容易发生和流行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在夏季,人们为了防暑降温,往往生食大量瓜果。“甜蜜”的瓜果易生食,从而阻碍脾胃的运动消化功能。如果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则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预防措施:

民间有一说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提醒腹脐保暖,立秋之后应少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6、风湿性、痛风性关节炎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天气转凉,若风、寒、湿邪侵犯经络筋骨,使经筋阻痹,可出现风湿性关节炎。深秋天气转冷,人体进食中枢受到寒冷刺激,引起食欲增加,饭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则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容易发生痛风。

预防措施:

注意足部及其关节的保暖,这里特别提醒痛风患者,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可在临睡前或半夜增加饮水量。

白露节气预防疾病常识侃侃而谈如此,冀希评论探讨,更多健康问题请关注爱福堂健康!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