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专栏】冬至补冬 滋阴补阳

天津市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

2018年第45期 总第96期

早在《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确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它清晰准确地标志了四季转换的过程。

冬至,在古代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由于冬至的日期和时刻比较容易测定,所以我国古代历法曾以冬至作为判定季节的标准并作为历元,其他季节,依一定法则,由冬至推出。我国位于北温带,冬至时中午太阳位置最低,日影最长。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冬至以后,进入最寒冷的季节。

[冬至补冬]

中医认为,冬至这一节气到来后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在我国民间有补冬之习俗,每逢这天,人们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补,说是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可以抵御严寒的侵袭、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还能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千万不可盲目进补,特别是老年人,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不能太多,以免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可以吃一些炖母鸡、精肉、蹄筋,并经常饮用牛奶、豆浆,这些对血脂影响都不大,还可增强体质。

北方天气严寒,宜进补大温大热之味,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气候较北方要温和得多,应进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

【冬至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养生方】

萝卜被称为平民人参,立冬吃萝卜有很好的滋润作用。羊肉性温,适合冬季食用。坚果类的食物中富含油脂,冬季进补是非常好的选择,冬至的适合不放也适当吃一些坚果,诸如芝麻、花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医认为霸王花有清热润肺、除痰止咳、通肠利尿的功效,用以配南北杏煲猪肚更加强此功效,且老少皆宜。材料和做法:霸王花、南北杏、陈皮、蜜枣浸透,陈皮去瓤,蜜枣去核;猪肚冲净,生粉擦洗净,飞水,刮去白苔,洗净,切块。一起与生姜下瓦煲,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

当归20克、熟地黄15克、炒白芍15克、川芎10克、枸杞子10克食材盐、米酒各适量调味料乌骨鸡1只。做法:鸡洗净、切块、汆烫、冲凉备用。将药材用过滤袋装好,放入炖锅内,再放入鸡块,加水盖过,淋上水酒,炖熟。加盐调味即可食用。四物汤是由当归、熟地黄、炒白芍和川芎等四味组成,具有补血、活血和止痛之效用。当归含挥发油及维生素E,有补血与活血之功效;熟地黄含有大量配糖体,具补血作用;炒白芍有收敛、止痛之功效;川芎有行气活血作用,可加强当归的补血功效。

母鸡1只,党参50克,黄芪50克,红枣10克,姜片,料酒,精盐,味精。做法:将母鸡下沸水锅中焯去血水、洗净;将红枣洗净、去核;将党参、黄芪用清水洗净、切段。将鸡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水,放入党参,黄芪、红枣、料酒、精盐、味精、姜片,放入笼内蒸至鸡肉熟烂入味,取出即成。

猪蹄,生姜,料酒,花椒,茴香,八角,甜玉米,红枣,枸杞,花生,黄豆。做法:猪手买回来去毛清洗干净;锅中倒入冷水,把猪手剁成大块放入锅中,加入料酒、姜片、花椒、八角,开大火煮出血水和浮沫,捞出猪手放入清水盆中洗净;洗净后的猪手放入砂锅,一次加足水,放入料酒;加入甜玉米、姜片、泡好的黄豆;盖上盖子,烧开后加入少许茴香,再开中火烧半个小时左右;加入红枣、枸杞、花生再炖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酥烂,出锅前撒上少许盐调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