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万吨!减少美国进口,中国新规再降大豆需求!

【一牛财经】讯: 中国海 关总 署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进口801.2万吨大豆,低于8月的915万吨,环比大跌近13%,也低于去年的811万吨。今年1-9月进口量为7001万吨,少于上年同期的7145万吨,同比减少2%。

9月需求走软是未来走势的一个迹象,眼下进入美国大豆的传统购买旺季,分析师们认为,中国大豆进口将在未来数月继续减少,预计2018年第四季度的大豆进口量将同比下降17%。

据中国国家粮油资讯中心,面临迫在眉睫的短缺,国内加工商继续从巴西和阿根廷订购大豆。数据显示,巴西农户已售出92.9%的2017/18年度旧作大豆,上年同期为83.7%,往年同期水平为90.2%。

188000吨美国大豆订单被取消

与此同时,据美国农业 部周五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4日当周,中国买家取消188000吨美国大豆进口订单。中国原本是美国大豆最大客户,现在已连续第四周取消船货,取消数量创6月以来最高水平。美国本季对中国大豆出货量已从上年同期的近330万吨下降至67000吨。

SCB Group谷物经纪人Niko Anderson在电话采访中表示:“我认为除非谈判出现奇迹,否则取消订单的情况没理由结束。”

同时报告显示,美国大豆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在2017-18年度下降至29%,不及2017年的39%,巴西从48%飙升至66%,并且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需求回落“看来可能会深入到2018-19年度”。

新标准压缩大豆需求1370万吨。

在进口大豆成本上升、作为饲料蛋白质主要来源的豆粕价格持续走高之际,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提议,设置猪饲料粗蛋白上限。该协会日前起草了两项协会团体标准,现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期为本月15日。

在一项《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的团体标准文件中,协会指出,中国饲料资源短缺,蛋白质饲料长期依赖进口。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的发展,在合理添加氨基酸和酶制剂的前提下,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和磷的水平可以显著降低。为推动饲料行业科技进步,减少饲料原料消耗,降低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粗蛋白质、总磷在常规只设定下限值的基础上增设了上限值。

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谯仕彦表示,日粮蛋白质水平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减少2.3个百分点的豆粕用量,以猪饲料为例,2017年中国猪肉产量4980万吨,按料肉比4.5计算,消耗配合饲料2.24亿吨。

中国国目前生猪生产全程饲料蛋白质含量为16%,按照目前可推广营养的低蛋白质日粮技术,将全程蛋白质水平由目前的16%降至14%,可减少豆粕用量近1030万吨,折合大豆约1370万吨。

会影响猪肉的营养价值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李德发表示,所谓低蛋白日粮技术,是根据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条件下,通过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氮排放。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大量养殖场户的实践证实,低蛋白日粮饲料技术,可以保证动物的生长性能,也不会影响肉类的品质,既降低对大豆进口的依赖,又减少环境污染。小编认为,如果新的标准对生猪养殖成本,和猪肉的营养价值没有什么影响改变的话,大多数人应该会赞成这个提议的。

(版权说明:本文为一牛财经原创编撰,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