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要 IPO 了

虎嗅注:京沪高铁,这条最赚钱的铁路要 IPO 了。虽然一直以来,股东们有着上市冲动,但中铁总对京沪高铁 IPO 的热情并不高涨,后来经过政策和思路的转变,中铁总终于决定推进这个可以盘活资产,增强自我金融造血功能的新尝试。正如文中分析的那样,京沪高铁这一 IPO 的成功案例," 或许能为国有资产‘盘活存量’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

本文授权转自公众号 "有毒财经社(ID:youdu_2018)",作者:张津京,原文标题:《定了!京沪高铁 IPO》,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1 月 8 日在上海举办的 "2018 年中国国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大会 " 期间,中国铁路总公司经营开发部主任毛秉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已经立项,并且已选定券商。他表示此次将由多家券商负责,中铁总正在加紧推进相关工作。

一条最挣钱的高铁

2008 年当时铁道部成立京沪高铁公司,经过 3 年建设,2011 年 6 月 30 日京沪高铁作为第一条中国长线运营高铁正式开通。设计的规划输送能力为单向每年运送 8000 万人,规划总投资额为 2209.4 亿元。

在京沪高铁投入运营以来,因为连接中国主要的三大经济圈中的两个,因此被业内人士视为 " 铁路总公司手里最赚钱、最优质的一个资产 "。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2014~2017 年,根据京沪高铁公司相关参股股东披露的信息显示,京沪高铁 2014 年扭亏后持续盈利。在 2014~2017 年这 4 年时间里利润总计 311.7 亿元。

而根据铁路相关政策,京沪高铁的收入大头实际来自两部分。一部分为本线车的客票收入,另一部分为跨线车给京沪高铁公司缴纳的线路使用费。通过 2016 年京沪高铁的股东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 年京沪高铁本线车的客票收入 124 亿,跨线车给京沪公司缴纳的线路使用费 110 亿,总收入是 234 亿元,利润应该超过 66 亿元。

而截止 2015 年年底,京沪高铁公司总资产 1815.39 亿元,负债总额 503.67 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 27.74%。

另外,京沪高铁公司于 2016 年首次实现股利分红,其中持股 1.35% 的河北建投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当年分得 0.06 亿元,2017 年分得 0.57 亿元;持股 4.51% 的天津铁路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16 年分得约 0.12 亿元,2017 年分得 1.2 亿元。平安资管的控股股东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报数据也显示,获得京沪高铁公司 1.98 亿元现金分红。

因此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一条非常好、能挣钱的高铁线路。

股东的上市冲动

据天眼查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京沪高铁公司共有包括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46.21%,中铁总直属全资企业)、平安资管(12.25%)、社保基金(7.66%)、上海申铁投资有限公司(5.61%)、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5.21%)、南京铁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5.00%)、山东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4.63%)、天津铁投(4.51%)、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3.99%)、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2.17%)、安徽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1%)、河北建投(1.35%)等在内的十二位股东。

而根据中铁总公司网站信息显示,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8 年 1 月 9 日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并批准成立,现注册资本为 1306 亿元。

2012 年,京沪高铁作为原铁道部第一次尝试在高铁中引入市场化机构投资者的试点,引入了平安保险、社保基金等 260 亿元社会资金,在运转过程中也曾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例如主要是高铁项目公司治理不规范、铁路清算系统不透明、没有定价权等,也曾让这些外部股东萌生退意。

后来,通过原铁道部领导出面做工作,相关股东的退股要求在京沪高铁公司内部协调,矛盾暂时得以缓和。

但现在看,以社保和平安为代表的外部股东,其实关心的更多是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连续分红 4 年后,这几家京沪高铁的社会投资方开始期盼京沪高铁上市,以便于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资本运营。然而之前中铁总认为其资金充裕,对上市一直积极性不高。

实际上,2016 年 7 月,一位京沪高铁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此前一直被认为有碍京沪高铁上市的 " 资产划分 " 也已经结束。换句话说,在 2016 年京沪高铁就已经做好了上市的一切准备。

而根据财新的报道,此次京沪高铁能够上市,是因为主要股东中铁总和社会投资方平安资管、社保基金等,在上市问题上逐步达成了共识。同时,也是中铁总为了进一步盘活资产,增强自我金融造血功能的一次尝试。

中铁总的思路转变

2017 年 1 月,在中铁总年度工作会上,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首次提及,将在铁路系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股权投资多元化的混改新模式,对具有规模效应、铁路网络优势的资产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吸收社会资本入股,建立市场化运营企业。同时,对具备条件的科技和专业市场前景良好的企业逐步改制上市。

这次会议后,京沪高铁的上市路途骤然提速。

而在 2018 年上半年,中铁总与深市沪市两大交易所分别达成合作意向,将在铁路债转股、资产证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领域,深化合作,把铁路优质资产转化为资本。

而在与上交所的合作意向中,中铁总还提出双方将进一步推动在上交所发行和交易中国铁路建设债券,推动铁路总公司所属符合条件的主体或资产在上交所开展债券融资和资产证券化,支持铁路总公司在所属企业中孵化、筛选、培育后备上市企业,通过 IPO、并购、上市企业再融资等途径,分批分层推进铁路企业的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改革。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说,目前能长期持有的资产较为缺乏,尤其是优质金融资产和收益相对稳定的投资标的,而此次京沪高铁公司上市将让这一情况得到缓解。

从中铁总的方面讲,京沪高铁的成功案例或许能为国有资产 " 盘活存量 " 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大型或者超大型项目,完全可以用市场化的手段将国有公用事业资产与地产进行重组,并加大股权融资比例,形成真正的金融资产包,通过资本市场达到融资和证券化的目的。这不失为一个 " 一石二鸟 " 的解决方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