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2023-1《十月》·田野志 | 何平:中国器物(主持人语)

日期: 来源:十月杂志收集编辑:何平

田野志——开栏的话

建设中的绿色中国,给文学提供了壮实其根、活跃其脉的广阔天地。

2021,《十月》联合贵州“十二背后”旅游区,发起首届“美丽中国”生态文学奖的评选和生态文学论坛讨论,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2022,《十月》设立“大地之事”专栏,在国内文学期刊界率先举起了生态文学行业标准的旗帜。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书写、通过刊物引领的写作与阅读的互动,把我们自己、也是这个时代好的生态文学挑选出来;进而使书写者走出书斋,走向“人民大地”,以文字对接美丽中国的行动与实践。
2023,我们携手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将继续以文学、艺术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展开“书写美丽中国”系列行动。每期邀请一位著名作家、学者作为主持人,选取主题和同行者,深入田野,让文学、地理、生态、艺术、地方性知识与美丽中国的微观风景相遇,汇聚成“美丽中国·田野志”专栏,以非虚构的形式,一年六次在《十月》刊发。
“美丽中国”不仅仅是对于我们自身道路的探索,更是一种在当下全球困境中,对于目前单一的知识生产范式的重新思考,这是《十月》与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的共识。我们希望拓展文学、艺术的边界,记录和直面人类社会的问题和困境,探索突破既有书写方式界限的可能。更期待通过在地实践,去触及广阔的中国大地中蕴含的多样性文化基因,从我们自身传统里生长出有别于西方的现代主体性。这创造的根深扎于田野之中,也将赋予我们通向未来的羽翼。
它是活的“田野志”,是文字、经验与认知的有机生长,是修辞、传说、地方知识、生态观察、当代理论构成的极富想象力的全文本实验。它是文学的“田野方法”,文学的野外作业,去捕获田野中的现场细节、地方特性和民间话语,去倾听实践中的众声喧哗。它当然也是田野上八面来风的温度与深情。
欢迎来到美丽中国的广袤田野。


本期主题:中国器物

主持人:何平

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原创文学暨出版中心主任,著有《批评的返场》等。




中国器物

——主持人语


何  平




今年开始《十月》计划在“田野志”的大题目下做一些事情——寻找或者鼓励某种仍然在想象中的态度、实践、写作、文本、修辞和语体等。
可以说,这个栏目在2022年8月29日在北京CHAO·回声剧场举行的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年度行动志闭幕式暨文学论坛——田野志:书写美丽中国”即已启动。论坛的发起者季亚娅有一个提问:“当然此刻并非古典时代,那么在当代语境里,田野意味着什么?”参加本次论坛的写作者李敬泽,曾经在《人民文学》杂志倡导“行动者的写作”,实践世界文学和中国语境的“非虚构”,他的回应是:“如今我们面对的田野,并不是自然生态意义的田野,而是现代进程发展中的田野,巨变中的田野,成为我们很大的认知和书写的困难。作为文学工作者,应该以一个行动的实践的主体去介入田野,不仅仅是个观看者,不仅仅是个思考者。”这里,其实回到了写作之“谁在写”“到哪儿去”“从哪儿来”的前提。当代文学的“田野方法”,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田野志”接近社会学“田野”和“志”的精神。正是在这次论坛,季亚娅发出邀约:

我们常说“正在消失”,正在消失的“故乡”“工厂”“乡村”等,那么除了小资的、乡愁式的抒情姿态,我们还能怎样讲述田野?回到文学与史学还不分家的年代,那时候我们关于世界的认知是圆形的,我们关于知识的使用还没那么功利,那么画地为牢。《十月》想邀请作家,像司马迁修“八书”、班固修志那样,为我们时代的田野、留下一份特殊的文字记录;类似于文学感受、地方知识、档案、生命体验混在一起的全文本实验。

更早的时候,2018年,我在“花城关注”选发了毛晨雨微信公号“稻电影农场”“巫术艺术”标签下的几个“文本”,包括《蛇的志向》等。此前,我和亚娅经常就文学多有交流。毛晨雨的家乡在湖南岳阳。岳阳也是亚娅的生命出发之处。故而,对毛晨雨工作的“田野”,实践的“写作”以及呈现的“文本”,颇多会心之处,我们就毛晨雨有过好几次讨论。这应该是我们“田野志”共识的开始。说是“文本”,是因为这些“文本”在我们的期刊和文体制度中很难将其归类。而且,在当下严格的学科分类中,毛晨雨工作的“田野”涉及艺术、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学、酿造学等诸学科领域。按照毛晨雨的自我陈述,这些年,特别是回湖南建小型农场种田以来,“我对世界的阅读发生了很大的变动。我的身体和官能被动员起来,所谓思之切切,就是有切肤的感悟,方能穿透事件,直抵词而去。”“‘写作’主体地纳入我的整合诸领域之思辨和叙述的机制,它成为思辨、行动、叙事的‘总体化’的描述装置。写作是一架统协性的装置,它由文学发源,却并不限定于文学。”
“我们无法真实地拒绝文学之在场。”“田野志”第一辑“器物”。器物最早当是尊、彝之类的祭器,语出《周礼·秋官·大行人》“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一见,其贡器物。”我们关心的“器物”则由庙堂之上,回到朴素的人间大地,它是历史现场,更是个人记忆的在场,亦即我们所谓的“田野”,就像毛晨雨所说:“水稻是我可感的本地性要素所在,它已成为我思想的器官。”
人与器物无间焉。
李锐青年期从北京到吕梁插队,空间的挪动,同时是时间的逆流。李锐北京世界旧时代的弃物,“在吕梁”不是幽灵的复现,而是活物。这些活物漂流四十年,它们在李锐的《太平风物》“展览”。从2006年往前推移十年,是韩少功的《马桥词典》。这两个出自“插队者”的神奇的“文本”仅仅放在“小说”的脉络是很难尽其义的。此番,李锐的《火镰》依然写物与记忆。火镰是一件旧物,它的生命之初比李锐的回忆及乡人回忆的那个时空,何其遥远。火柴断供,火镰重新出场。《火镰》依然是李锐的简朴文风,短篇、片段,甚至是残篇,草蛇灰线,伏行千里,中国记忆和个人往事如火镰之光焰。
在宜兴,徐风是和紫砂手艺人同在的“能言者”。一定意义上,徐风是操汉语的紫砂手艺人。《假如我是一枚壶手》写器物与艺。写到手艺人“心”与“手”之间的默契,这种默契当通过对制造工具的选用来体现。紫砂艺术是物成就物,简单之紫砂器对照的是极尽细致到烦琐的工具和工序,其间既是物与物的相遇,也是物与人、人与人的交换。
邹汉明1966年生于浙江桐乡与吴兴两县交界处塔鱼浜北埭一户农户家里。塔鱼浜在浙江桐乡的西北角,在茅盾、木心的乌镇和丰子恺的石门镇的中间,是一个很小的充满乡野气息的自然村。它太小了,即使在比例尺最大的地图上你也找不到它的位置。其实,塔鱼浜在哪里,它的面积有多大,出过什么人物,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它的普通,寂寂无名,反倒让它具有了普遍性,甚至可以这么说,任何一处僻静的旧江南,都可以称作塔鱼浜。邹汉明的《塔鱼浜自然史》去年出版。《铜锣》写江南器物消亡史。铜锣是用来替代丢失的哨子的,由生产队千辛万苦所买来。此后,铜锣如“面具”挂在塔鱼浜一户人家的某根廊柱上面的一只洋钉上,成为方圆几十里唯一的神器。铜锣参与塔鱼浜的喜丧大事,无意间,和塔鱼浜的命运捆绑在一起,敲出时代的声响,也成为时代的绝响。2009年,推土机推平了南埭所有的房屋,从建筑垃圾的废墟队里,捡到了一只完整的粉底小供碗。碗犹能存,坚固更多的铜锣却不见了。直到九年后,才从道听途说中打探到铜锣的下落:当年被坤祥父子翻垦到时,已卷成一块破抹布,这几乎是一次物的“叫魂”。
周婉京是东西方哲学、视觉艺术和文学的漫游者,其器物观出乎她的研究田野和知识现场,东西方互勘和对读之眼隐然在焉,故她的《东方故事的物与藏》虽然不是李锐、徐风、邹汉明那样物与我的同时在场的无间有情的体物,其看待物的立场较之其他作者更疏远。早在一件物的制作过程中,因其由人所制,所以天然居有人情和人性,时间的河床人情人性之流水裹挟着物之浮沉。李锐的火镰和邹汉明的铜锣流徙在人间,如江湖儿女命运播迁。同样的,中国古代书画鉴藏用来形容人与藏品关系的词语“烟云供养”亦可作如斯观。《东方故事的物与藏》以尤瑟纳尔《东方故事集》第一篇《王浮得救记》等做例子游走东西方文化“烟云供养”,其中的位移和增殖不仅是物在现场,也是物在转场的赋得。从这里还可以进入到中国现场的词与物。现在大家都爱征引的阿甘本说过:“只有词能让我们接触到无言的物。自然和动物都永远陷入了某种语言,它们甚至在保持沉默的时候,也在不断地说话和回应符号;只有人成功在词中断了自然的无限的语言,并把自己片刻地放到无言的物面前。不可侵犯的玫瑰,玫瑰的理念,只为人而存在。”(吉奥乔·阿甘本:《散文的理念》,王立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不可侵犯的玫瑰,玫瑰的理念,只为人而存在”,存在不存在只为中国,只为中国人,只为中国单数的“我”存在的吗?这样提问也许误读另外一个世界阿甘本的“物自体”。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社会学田野强调的“在地”(local),以在地人的思维去考察,进入(in)意味着拥有地方性知识,这是我们“田野志”的起点。每一个写作者都是“在地人”,“志”不仅仅是地方性知识,而且是在地人的“人的文本”。

‍‍‍‍


目录
2023-2《十月》

中篇小说

九重葛 / 邵 丽
风过处 / 李 晁
失 稳 / 张怡微
归乡人 / 安 庆

全球首发

水镜的裂隙 /[俄]叶夫盖尼 · 沃多拉兹金 刘文飞 译

报告文学

大医苍生 / 李琭璐

新女性写作专辑 · 第三季

重塑“女性情谊”,写下中国
   女性自己的故事(主持人语) / 张 莉
六路西施的女儿 / 笛 安
鼻子的风水 / 万 宁
拉 黑 / 黄佟佟
秘密窃贼 / 曹 译

美丽中国 · 田野志

洞 庭 / 沈 念 徐典波 毛晨雨  蒋 勇 王 翔 等

短篇小说

喜 罐 / 黄立宇
问公与细凤 / 马家辉
红鬃烈马 / 汤成难

散  文

亚洲之心 / 王威廉
同事G先生 / 沈 芸
茉莉为远客 / 龙仁青

小说新干线

观山海 / 张 哲
白马入芦花(创作谈)/ 张 哲
与生活等高(评介)/ 顾文艳

诗  歌

少女鹤与成年鳄 / 马 拉
我所梦见的火焰 / 李 浩
咏 怀 / 伽 蓝
世上的雨 / 李商雨
幸运的一天 / 李 樯
云水之上 / 孙 思
世间种种 / 王运平
箱子里的闪电 / 尘 轩

艺  术

封面设计 / 赵平宇
文字素材 /《豆汁记》
封   底 正当万朵开时 郭怡孮
封   二 历夏又秋冬 金晓海
封   三 春满乾坤 郝继祖
彩   页 荷花 国继平
    秋意 萧志娅
    雅趣图 范亚军
    雲山远水 刘 哲
篇名题字 /  罗伟章


悦-读

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说榜(2021、2022)丨上榜名单揭晓

王蒙 | 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说榜(2022)上榜作家

王凯 | 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说榜(2021)上榜作家

2022-6《十月》·大地之事|陈丹燕:莫比乌斯月季园

2022-5《十月》·大地之事|黄恩鹏:大江小河

2022-4《十月》·大地之事|万方:乖呀乖(选读①)

2022-4《十月》·大地之事|万方:乖呀乖(选读②)

2022-3《十月》·大地之事|苏宁:回家

2023-1《十月》·散文 | 梁衡:土炕

读者评刊·2023-1《十月》|《夏日方法论》专辑:因为有对称,星空很平坦

在一起:“我”和遥远的她|“新女性写作专辑·第三季”作家微访谈

“他们说”·经典重读|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他们说”:男性作家如何处理女性经验?|青年读书会·阎真

2023-1《十月》·短篇小说|万玛才旦:松木的清香

读者评刊·2023-1《十月》| 《松木的清香》专辑:远方的故事,身边的人

2023-1《十月·长篇小说》目录及内容提要

2022-6《十月·长篇小说》|尹学芸:太和(选读①)

2022-6《十月·长篇小说》|尹学芸:太和(选读②)

2022-6《十月·长篇小说》|王海雪:无敌之年(选读①)

2022-6《十月·长篇小说》|王海雪:无敌之年(选读②)

2022-6《十月·长篇小说》|王海雪:无敌之年(选读③)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十月》新刊

相关阅读

  • 无问西东,跨越百年的中国情缘

  • 从13世纪绵延至19世纪,来自古老东方的异域文化不断吸引着欧洲社会的目光,影响和改变着彼此的艺术和审美。到了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发展造就全新的世界性图景,频繁的全球性商业
  • 【分享创业】厉以宁先生怎么看待创新创业?

  • 小海按:厉以宁先生立足中国情境,长期研究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留下了许多真知灼见。本期回顾了厉以宁先生关于创新创业的经典论述,学习厉以宁先生深厚的学术思想,纪念厉以宁先生。要
  • 中国芯片产量,前两个月下跌17%

  • 来源:内容由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综合自南华早报,谢谢。据南华早报报道,2023 年前两个月,中国的集成电路 (IC) 产量下降了 17%,原因是该国的半导体行业正努力应对经济逆风和美
  • “美国有这样的官员,难怪中国要赢了”

  • “政界人士确保公众顺从的最简单和最廉价方式是制造恐惧。美国政界人士对恐惧心理有着本能的了解。”如今,这一幕在美国再次上演。只不过这次,用力过猛翻车了。当地时间12日,美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艺镜 | 大江健三郎:致北京的年轻人

  • 文/大江健三郎译/王中忱大江健三郎,日本当代著名存在主义作家能够和中国的青年学生们直接谈话,对于我来说,是最大的喜悦。在为这次谈话做准备的阶段,我听说大家对我从一个“学生
  • 专题 | 合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专题

  • 策划人/王楠自晚清到民初时代的思想人物中,梁启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梁漱溟说他如“长彗烛天,琼花照世”,认为从戊戌到民国初建的十余年间,整个社会都受他的启发和领导,这并非
  • 除了诱惑,我可以抵抗一切

  • 本期推荐《延迟满足》[美]沃尔特·米歇尔封面:xMx Luo请回答自己:刷15分钟短视频和看完一篇7000字的文章,你选什么?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你每次打开手机都在做决定,这样一个个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