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番茄旧时味

《环境经济》杂志 记者 陈婉

番茄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果实,更是一种无比珍贵的儿时回忆。

周末跟家人去超市采购,看着货架上摆放的颜色鲜艳、果型饱满的番茄,不禁感叹,现在的番茄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

儿时,吃的番茄是沙瓤的,饱实丰盈,软硬适中,咬一口,皮薄肉厚,汁液少籽粒少,沙柔相济,馨甜而不涩,风味独特,让人久吃不腻。

如今,番茄虽然个头大、色泽红艳,但咬下去硬邦邦的,切开没有沙瓤,也不淌汁,一口下去口感寡淡,甚至吃不出番茄的味儿。无论是生吃、凉拌,还是炒着吃,都很难唤起儿时记忆中的味道。

image.png

不经问自己,是我的嘴变刁了,还是番茄丢失了“原味”?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原来番茄变难吃并不是错觉,而是真的变难吃了。

番茄风味的变化得到了科学认证。中国科学家黄三文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的《西红柿风味改良的路线图》就通过品尝实验对100多种西红柿进行品尝,并通过分析得出有33种影响西红柿风味的物质,其中就有29种挥发性物质。

接着黄三文团队通过对来自世界各地398份现代商业种、传家宝种、野生品种番茄的风味物质含量分析,并进行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实验,发现在番茄选育过程中,控制果实风味的部分基因位点丢失了,使货架上常见的番茄品种中,13种影响风味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显著降低,最终使得番茄口感下降。

同时,黄三文团队称,在选育越来越大、颜色越来越鲜红的品种过程中,部分基因位点的丢失使得番茄糖度有所下降。

我们喜欢番茄,爱的就是它那酸酸甜甜的味道。番茄吃起来的甜酸滋味,对应着合适甜度、酸度以及两者的“糖酸比”。一般来说,番茄的色度达到完全成熟颜色的20%时,“糖酸比”处于最佳位置,而“糖酸比”高吃起来就甜,反之吃起来就酸。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曾对31个品种的粉果番茄进行测定发现,现代与传统品种相比,“糖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了26.12%和17.67%;对20个品种的红果番茄进行测定,现代与传统品种相比,“糖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降幅分别为22.17%和11.60%。

“糖酸比”和含糖量都在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番茄吃起来明显感觉不甜了,甚至还变酸了的原因。

含糖量和特定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下降,使番茄丢失了“没有儿时的味道”。

不禁疑惑,番茄都是经过层层人工选育的结果。按理说,选育应该会让农作物越来越符合人们的期待,为什么它的风味反而不如从前呢?

实际上,番茄“原味”的消失看似是当代社会生物育种技术的失败,实则是育种、种植与市场之间博弈的结果。

番茄根据果实硬度可以分为软果型和硬果型。软果型番茄比如毛粉、佳粉系列品种,皮薄肉软、味道浓郁,但不耐存储,运输导致损耗较高;而硬果型番茄比如金鹏、欧盾、粉百利等品种,硬度高,更耐储存,经济效益更高。

在耐运输性的要求下,让许多人颇为怀念的“小时侯的沙瓤番茄”,因为不耐储运、货架期短,在现代农业区域化生产的模式下逐渐被淘汰。

硬果型番茄则具有“高颜值”“高产量”“适合运输和贮运”等优点,为提高经济效益,果农更愿意种植果肉硬挺、果皮厚实的番茄品种。因此,选育者更倾向于挑选耐储存、个头大、长相漂亮的番茄。这些方面的选育不仅不会让番茄变得味道更好,甚至可能与美味相互“冲突”。

例如,超市常见的番茄品种都携带着一种名叫SlGLK2的基因突变体,SlGLK2基因在果实发育中能够促进叶绿体的生产和分配,但突变使基因失活,不利于糖分和香气物质的生产。但是,突变使番茄果实的颜色变得非常均匀,因此被选育者看中。

作为果蔬,以口感、风味作为评判标准的话,现在市场上的番茄是令人失望的;但作为商品,以外形、耐运输和存储能力来看,它又是一个合格的商品。

市场逐利无可厚非,对绝大多数果农而言,似乎没有理由抛弃现代番茄品种。那么,小时候那口清甜饱满的番茄还能回来吗?

答案是,有可能。

这些年,学界的育种专家一直在试图“拯救番茄”,失去滋味的番茄品种也将有望恢复旧日的香甜,期待美味的番茄早日进入人们的餐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