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 | 齐聚焦提升教学质量,共聚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日期: 来源:广东医科大学收集编辑:广东医科大学


编者按

为努力答好“教育强国建设,广东医何为”的时代答卷,全校上下以迎接新一轮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现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系列专题,持续分享各学院、教学部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期展示的是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的前身为学校基础部,成立于1995年,是我校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硕士生、博士生的基础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基础医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逐步形成“塑品德、重基础、强实践、培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下辖3个系、10个教研室、1个综合性实验室,现有法医学和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570人。

加强党的领导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政治方向,凝聚全体教师推动事业发展的合力,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始终突出政治引领,加强党支部对职称评聘、师德师风考核、教材编写、评优评先等方面的政治把关作用。坚持党管人才,把好人才引进政治关,让人才队伍“强”起来。发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的头雁效应,开展“双带头人”工作室培育工作,使教育教学和党建工作双融双促,推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坚持以本为本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打造课程思政品牌  提升育人效果

学院规范有序推进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打造课程思政育人的特色品牌。如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以解剖学课程群为载体,融合专业课程思政的“生命文化”教育,逐步形成了“三课堂、四结合”的人体解剖学课程群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以“三课”为途径,坚持“四新”融合,培养“五术”医学人才。法医学教研室结合法医学专业的重要社会角色(法治、生命健康)及法医学学科特点(知识、技能、思维的系统性和缜密性),构建以“法治精神、健康中国”为特色的专业思政体系。近三年来,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省级立项7项、校级立项19项。

对标“一流课程”建设标准

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持续深化课程内涵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建立“互联网+”“智能+”教学新形态;深入实施“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传统授课与自主学习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对标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在教材建设、教学硬件和软件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多门课程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改革,采用PBL、CBL、TBL等教学模式,完善形成性评价体系。如病理生理学课程以“专业知识学习”结合“思政教育融合学习”,“终结性、静态性评价”结合“形成性、动态性评价”,夯实课程桥梁地位,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课全程教学过程,形成专业课教学“两性一度”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获评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重视教学资源建设,通过骨干教师先学先用,向所有课程进行推广和使用指导,推动所用课程充分使用在线优质教学资源,做好混合式教学设计,或是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更多更好地利用在线资源,从而推动一流课程建设。目前学院已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

持续改善教学条件,积极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前学院有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两个,包括人体解剖学虚拟仿真资源库、形态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系统、机能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库及综合创新型实验教学课程等内容,助力学生发展。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学能力

基础医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8%,60.2%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扬帆计划”项目获得者4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7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高级职称教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100%。学院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教师培养体系,系统开展教师能力培训,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建设一支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近三年,学院先后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医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讲座,资助多名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了各类教师发展和教学信息化学习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学院在二次绩效工资分配中,突出教书育人实绩,激励教师投入教学。

开展卓越人才培养  提升培养水平

开设应用型卓越法医人才特色班。实施“三早(早接触专业,早接触案件,早接触科研)教育”及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拔尖型人才培养。

生物技术开展“卓越型”人才培育计划。构建大一、大二的学生与专业教师的早联系,学生作为科研助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训练及课题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竞赛,以赛促建,以赛促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结合专业认证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完成了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重新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包括课堂教学、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各方面的质量标准。二是加强质量保障队伍建设。学院成立了由院长挂帅的教学质量监控专家组,对本科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加强教风建设和教学管理。三是打造教学质量文化体系。将质量评价和监督管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通过多种形式反馈教学质量监控结果,以保障和改进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基础医学院立足基础、临床和科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化立德树人理念,依托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平台,在优质骨干教师指导下,深入融合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逐步形成“塑品德、重基础、强实践、培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础医学院教师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大学生生化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实验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多名教师指导的科研兴趣小组学生均在比赛中斩获佳绩。连续几年承办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校内选拔赛,以此为抓手,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

如生理学教研室践行多维育人理念,构建生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本领,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精神、科研意识、思维能力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应变和自主持续学习能力。

学院始终坚持以本为本,聚焦提升教学质量,聚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内涵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产出导向,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信源 | 基础医学院

编辑 | 李   航  邹静雯

责编 | 周   圆

复核 | 陈瑶瑶

审发 | 冯锦山

相关阅读

  • 这门课,告诉你“失败”也充满意义

  • “仪器分析”是面向药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2022年,药学院教授李嫣从郁韵秋教授手上捧过接力棒,成为课程主要负责人。团队里,李嫣和姜琳琳、方小泥、曾湖烈、邹艳
  • 教育部:将兼职教师纳入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体系

  •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鼓励吸引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加强职业学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潍坊试点“线上医疗”综合监管

  • 线上问诊“呼吸科专家”却发现其是推拿科医生、在线开药简单描述症状就能收到处方、网站和聊天工具中频频出现虚假医疗广告……近年来,互联网医疗乱象吸引广泛关注。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