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位后,李卫连升八级,他后来都担任过什么职务

雍正继位后,李卫就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升迁。他在康熙五十六年获得官职。虽有升迁,但速度较慢。

但是,雍正皇帝上任不久,便开始不断提拔李卫。李卫从当时从五品的户部郎中,不到十年时间,就升迁到从一品尚书的职位。

按照清朝规定,官员官阶可以分为九品,每一品就有正、从两个级别。也就是说,李卫直接连升八级。

这种升迁速度,自然是多方因素决定的结果。除了李卫自身本事了得,也可以看出,雍正在用人上的不拘一格。

李卫是汉人出身。清朝入关后,虽然一直提倡满、汉官员平等,并将双方俸禄待遇,统一以品级发放。

但在一些特殊官职上,只允许满人大臣担任。如果是总督、尚书等职位,仍倾向选用八旗出身的官员。雍正开始打破这一惯例。

他在提拔官员时,更多考虑官员处理政事的实际能力,而不是只看重出身。如果不是雍正这种选人方式,凭李卫靠花钱买官获得的官职,在一向重视科举出身的古代官场,基本很难得到重用提拔。

当然,雍正对李卫的提拔,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雍正刚刚继承皇位后,原本打算让李卫担任直隶驿传道的职位。

过去传递公文,都会在沿途各地修建驿站,为他们提供换马、休息的地方。而直隶驿传道则是负责直隶一省驿站的公务。

直隶靠近京城,来往公文颇多。雍正也可以借此考察李卫。可是,李卫还没有真正上任,雍正又发布另一道旨意,让李卫到云南担任盐驿道。

雍正的这道人事变动,自然有他的理由。云南盐驿道主要负责处理盐政。

盐是日常生活的必用品,也是过去官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很早开始,盐就被官府垄断,禁止私人贩卖。但盐的利润极为丰富,且官盐价格往往过高。所以,贩卖私盐一直难以杜绝。

雍正时,这一情况非常严重,不仅出现私盐贩卖的情况,官员也参与其中。云南作为当时重要的产盐区,雍正让李卫赴任,就是希望改变私盐贩卖的情况。

李卫上任后,很快让雍正看到成效。过去地方那些官员都在下面和稀泥,朝廷政策一直推不动。

现在有了李卫,敢于跟豪强斗,敢于跟官员斗 ,雍正自然很开心。即便很多官员给雍正告状,控诉李卫作风不好,可雍正只是在奏折上劝诫李卫,事实上依然继续提拔。

在李卫担任盐驿道的第二年,就直接升任云南布政使的职位。这是掌管一省财政的职位,如果按照最初设立的地方制度,布政使是一省最高长官。

只是巡抚、总督设立后,才把布政使压在后面。升迁后,李卫仍然负责盐政工作。


但仅过一年,李卫就被调到浙江担任总督,同时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雍正把李卫调到浙江,自然有他的考虑。

雍正打算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把税收从人口转向土地。这可以增加国库收入,又可以减轻底层普通百姓负担。

但这一举动牵涉利益极大,初期遭到很大抵制。李卫以前,便有浙江官员尝试推广这一政策,最后失败而归。

李卫上任后,却能收到效果,摊丁入亩取得很大进展。所以,雍正不断赋予李卫在浙江新的兼职。

李卫是雍正三年担任浙江总督,雍正四年,朝廷就让他兼任浙江盐务。浙江也是清朝重要产盐区,私盐贩卖的情况同样严重。甚至还出现盐贩跟朝廷武装对抗的事情。

跟雍正期望的那样,李卫又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李卫在浙江的升迁,几乎是火箭式的速度,且不断被委派重任。

雍正五年,李卫以浙江总督兼任巡抚职位。虽然都是封疆大吏,但总督偏向军事,巡抚主持民政。

让官员同时兼任总督、巡抚,在当时仍是比较少见的。不过,到后来,这种做法逐渐沿袭为定制。雍正六年,李卫又兼任处理江南七府五州盗案。

雍正七年,李卫以兵部尚书衔兼任太子少保,雍正八年,署理浙江学政,主管一省科举教育。雍正十年,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

不久后,又授予节制直隶提督的职权。清朝入关后,本就以文官节制武将。雍正对李卫的任命,也是沿袭着一趋势。到乾隆时,总督节制提督,同样沿袭为定制。

所以,雍正对李卫的任命,也为后来清朝官制的订立,提供了一种思路,并最终可以确立为制度。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继位后,李卫仍受重用。又过三年,李卫病重去世,乾隆以总督身份,将李卫安葬。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吕思勉中国通史精装正版 ¥50.00 购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