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弘光政权,因兵部尚书史可法犹豫不决,导致仅仅8个月便灭亡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消息,在南京方面得到证实以后,他们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当时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依旧还是明朝的地盘,所以这个时候该立谁为明朝的天子,是一件大事。


按照道理,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都是有继承权的,而且他们已经打算改立太子朱慈烺为天子,可是消息再次传了过来,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都没能逃脱大顺政权的追捕。所以这个时候,只能在藩王中选择一位继承天子大位。

既然崇祯的后代这一支已经没有了,那么只能追溯到明神宗这一代的后人了。当时入选的有这么几个人: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潞王朱常淓。这四个就是最有利的竞争者。

其中福王朱由崧,就是万历皇帝最喜欢的儿子福王朱常洵的继承人。惠王朱常润和桂王朱常瀛则是万历皇帝的儿子,其中潞王朱常淓是跟万历皇帝最不亲的,是万历的侄子,所以压根就没什么继承权。所以当时大臣们是从前三个人当中做出选择的。

这三个人做了对比以后,当时南京诸位大臣们是做过评价考量的,从多个角度来看,应该是福王朱由崧最合适。

  • 第一,朱由崧是老福王朱常洵的儿子。朱常洵在这三个人当中是年纪最长的,所以从年长这个角度来说,三藩之中,他的儿子是最有继承权的。
  • 第二,朱由崧跟崇祯皇帝是平辈,完全能够以兄终弟及的名义来继承皇位。而惠王朱常润和桂王朱常瀛都是崇祯帝的叔叔,在辈分上要比崇祯高一辈,所以不太合适。
  • 第三,惠王朱常润和桂王朱常瀛早在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打进湖南的时候,便逃入了广西,到现在依旧在那边,距离南京实在是太远。而福王朱由崧则正在淮安避难,是距离南京非常近的。

所以从这三点来看,福王是最有希望也是最合适的继承人。此外,淮抚路振飞、给事中李清等人都相继上书史可法,表明自己支持福王朱由崧。当时坐镇南京最高级别的长官是兵部尚书史可法,他的选择足以改变历史的走向,他本人也是比较中意大家伙儿的想法,立福王为皇帝。

可是除了这帮人的态度以外,还有一帮人的态度非常重要,那就是东林党人的态度。

东林党人在魏忠贤时期已经被杀了大片,到了崇祯时期,死灰复燃,这个时候南方的东林党人以钱谦益(柳如是的老公)为首脑,他们对迎立福王表示反对。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福王的奶奶郑贵妃,曾经卷入到明光宗朱常洛红丸案之中,而且当年明神宗和郑贵妃都希望立他们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为天子,可是东林党人表示严厉反对,这才打消了朱常洵登基的可能。现在他的儿子上台做了皇帝,那东林党人还混什么呢?

所以钱谦益表示,自己支持潞王朱常淓。因为此刻朱常淓也在淮安避难,也是非常靠近南京的,但是朱常淓不是明神宗的后人,这么论起来天下能够被立为皇帝人太多了。史可法本人师从东林党人左光斗,所以他在潜意识里似乎也有所芥蒂,认为福王不能立为皇帝,可是他又希望能够按照伦序来立天子。

东林党人和伦序派系的争论,一起堆到了史可法这里。

史可法终于开始犹豫了起来,他既想要满足东林党的需求,避免立福王为皇帝,又想着要按照伦序之理法来立皇帝。最终他找来了凤阳总管马士英,同他商量到底该立谁为皇帝,因为惠王朱常润本人迷信佛教,不想管红尘俗世,此刻的人选已经缩小到了桂王和福王两个人身上了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立桂王朱常瀛为皇帝,他还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南京当时掌权的诸位官员,大家都觉得这个折中方案是不错的,既能够避免福网上位后对东林党打击报复,又能够按照伦序来立皇帝。

可是事情在马士英回到凤阳以后,发生了惊天逆转。

谁也想不到,马士英手下的几位武将决定要拥立福王为皇帝。这可算是炸开锅了,而且消息已经被福王知道了,所以马士英本人立刻调转态度,决定拥护福王登基。

这件事当中有这么几个人此的作用非常大。首先就是卢九德,他是守护凤阳的太监,过去曾经在福王朱常洵身边带过,所以自然跟小福王朱由崧比较亲近。其次则是马士英手下的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三人,他们的积极参与,其实就是想要增加自己在新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毕竟谁最早支持新皇帝,谁受到的重视就是最大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马士英也不得不支持福王,可是史可法不知道啊。

杀千刀的马士英也不告诉史可法一声,那史可法得知有人要迎立福王的时候,立刻写信给马士英,表达出朱由崧有七不可立的原因:贪婪、淫乱、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这七大罪状,想必后来都落入了朱由崧的手里,所以朱由崧对史可法的态度是相当差的。

史可法知道这下自己完蛋了,南京朝廷当中虽然已经有大半的人支持桂王,可是他们手里没有兵权啊。山东总兵刘泽清本来是跟东林党一样,支持潞王的,可是发现自己的兵力压根不是高杰他们的对手,所以也乖乖支持福王朱由崧了。

马士英在送朱由崧进入南京时,还发出告示,表示自己已经屯兵五万在长江一带,以防不时之需。其实这就是对史可法等人的一种威慑。有了史可法的书信作为要挟,又有五万大军作为后盾,马士英妥妥地掌握了南明弘光政权的未来。

​总结:弘光朝廷从开始到覆灭,只维系了8个月,可是党争却从未停止。

从史可法的犹豫不决开始,其实弘光政权的党争就已经开始了。因为朱由崧是几位总兵立起来的,所以他们变得异常嚣张跋扈。党争激烈的内部,朝政全都由武将把守,难怪弘光政权压根就坚持不了多久。

其实这件事史可法的责任是最大的,如果他没有犹豫,而是坚定支持福王朱由崧的话,那这些武将就不会拔尖,而大权依旧在他这里。可是他没有把握好机会,从而错失了一次南明复兴的最好机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