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辛、康丁时,商朝已有颓靡之状;武乙施政强化王权,欲挽颓势

祖庚、祖甲兄弟二人做商王的40余年的时间里,商朝基本上持续着强盛的局面,但祖甲的一些施政举措只顾及眼前利益,却为商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之后,祖甲的儿子廪辛、康丁兄弟二人加起来只做了10余年的商王,并无太大功绩;康定的儿子武乙继承君位之后,本欲一改颓势,奈何积重难返,加上自身性格原因,最终留下了暴君的恶名。

廪辛、康丁为政,商朝逐渐萎靡

廪辛、康丁兄弟二人在位合计12年左右,在此时期,商朝开始呈现萎靡之势。其萎靡的表现可以在三点上表现出来:

1、对外战争:二人都曾对西方的少数民族进行过战争,但都不能征服外族,渐成外部隐患。

2、王权衰败:在此期间,周祭制度的确立使得祭祀盛行,神权上升,王权渐衰。

3、甲骨文风:在甲骨学上,将甲骨书写的书法、文风分为五个时期,这种文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时代环境和特征,廪辛、康丁属于第三期颓靡期,其文风特征表现为章法散乱,文风凋敝,甚至还有错字的现象。

第三期颓靡期的甲骨文

廪辛是《史记》中的记载,《竹书纪年》中称作冯辛,在甲骨卜辞中称祖辛。廪辛只在位6年就去世了,之后弟弟康丁继位。

廪辛

康丁,是甲骨文中的写法,在《史记》、《竹书纪年》等史书中记作庚丁,应是记载错误。康丁也只做了8年的商王就去世了。

廪辛、康丁二人在位期间的主要事迹

1、用兵西方:在此期间,西方的游牧民族部落羌方,卷土重来屡次侵犯商朝西方边境,二王先后出兵羌方,杀死了羌方首领,但是并未彻底解决西方边患,之后羌方时常侵扰商朝。

2、开辟猎场、农田:康丁开辟田猎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游猎,后世王朝均有天子游猎的传统;但在间接上也促进了田地的开发,根据甲骨学者研究,甲骨文中“田”“疆”“畴”等字的书写带有象性意义,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大批的规划整齐、耕种良好、使用灌溉的农田,这可以称得上是“井田制”的前身;同时通过考古发现,当时的农具还是以石质、骨质工具为主

甲骨文的“田”字,反映了当时的农业情况

3、王权衰落:上文讲道,祖甲确立的周祭制度,经过长期的施行,弊端已经十分明显,一方面使得商朝国力消耗甚巨,国内各阶层矛盾加剧;另一方面,神权逐渐脱离于王权,使得王权逐渐衰落,商代的神权统治逐渐崩溃。这也是后来武乙想要改变的事情之一。

历史记载:

《竹书纪年》:冯辛,名先。 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 四年,陟。 庚丁名嚣。元年甲午,王即位,居殷。八年,陟。

《史记·殷本纪》: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商代的内外服制度

之前我们讲,贯穿商朝的显著的历史特征有战争和祭祀,其实还有一种原始的国家管理制度,在后世史学家们称为“内外服制度”。一般认为,内外服制度从夏朝就已经开始实行,在商代逐渐发展,并最后崩溃。

什么是内外服制度?

内外服制度是夏商时期使用的一种管理原始国家的制度,在商朝不断发展成熟,并在商周之际崩溃。具体内容是将原始国家划分为内服和外服两个区域,内服是商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的附属国的活动区域。所以,商朝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组织相对紧密的联盟组成的原始国家,而商王是联盟首领,其他附属国则是联盟成员。

商代内外服制度示意图

在内外服制度下,商和附属国各有什么职责?

一、对商本族而言:

1、商王是联盟首领,直接统治着内服区域,间接控制或影响着外服区域;

2、商王承认各附属国的地位,认可附属国首领所拥有的土地、财富、军队和人民;

3、赐予附属国国首领爵位和封号;

4、必要时可以征发附属国军队参与战争;

5、附属国叛离商朝时,可以出兵讨伐。

二、对附属国而言:

1、承认商王的盟主地位,接受爵位封号,表示臣服;

2、有向商王上交贡赋、祭品等财务的义务;

3、在商王室举办祭祀时,如有需要,有参加祭祀充当陪祭的义务;

4、在商王的控制权之外,有极大的自主权。

值得注意的是,商和附属国的臣属关系是建立在商王朝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前提之下,而二者的关系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商王朝内部陷入王权斗争、外部遭遇外敌入侵、大范围的向附属国征敛赋税等情况时,附属国脱离商朝统治的现象时有发生。

商代的内外服制度,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1、从制度上来讲,商朝是直接控制着内服的商族民众,而对于外服只是间接管理,所以商对内服的管控十分严密。甲骨学者对甲骨文的记载研究,在当时内服设置了专门管理军事、祭祀和附属国等具体事务的官员,这套管理体系在内服是十分有效的。这也是商朝在不断衰落之后又可以一次次兴盛的原因之一。

2、在商朝军事强大、国力强盛之时,周边附属国臣服,保证了商朝有着充足的财政来源,同时附属国也可以起到保卫商王室的作用,维护了商朝的统治。

3、在商朝陷入内乱或外患之时,附属国往往叛离联盟,甚至还会攻打商朝,使得商朝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4、周代的分封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商内外服制度的强化和发展

武乙施政,欲挽颓势

康丁死后,他的儿子武乙继位,而留给武乙的不是什么繁华盛世,只有一个江河日下的商朝。在传统史学中,武乙通常被认为是商朝少有的几个暴君、昏君之一,排名大概只在商纣之后。但是综合当时商代所处的情势,再观察武乙的各项施政措施,虽然有其个人性格缺陷在其中,但是也可以看到他为改变现状所作出的努力。

商王武乙

一、封周于歧,以御外敌

周人早先是居住在豳(bīn)这个地方的,也叫做邠,在今陕西省彬县、旬邑一带。周代的先公在此传承了九世,被商王封为邠侯。传承到亶父这一代时,因为时常遭受北方游牧民族戎狄等部族的侵犯,于是在武乙元年率领族人跋山涉水,迁徙到了岐山脚下,在此营建都城,称作岐邑。

豳州驿

武乙三年,商王武乙正式将岐邑封赐给周公亶父,等于承认了周部族对于岐邑的所有权,而实际上武乙应当还有另外一重考虑,周在商朝的西侧可以作为屏障抵御西北游牧民族的入侵,保障商朝内服区域的安定,从而稳定商朝的统治

周文化的发祥地——岐山

而被封在岐邑的周国,也确实开始大有作为。武乙二十四年,周在新的首领也就是周文王的父亲——季历的领导下,开始讨伐毕程氏并取得胜利;武乙三十年,周伐西戎的义渠部,并俘虏了义渠王;武乙三十四年,周公季历朝见商王武乙,武乙赐予他土地三十里,美玉十对,良驹十匹,以示嘉奖和重视;武乙三十五年,周公季历又率领部族向西讨伐西戎的鬼戎部,俘获了鬼戎部落的许多高级别首领。

无论如何,将岐邑封与周这一事件,确实在当时为商朝避免了许多的战争,起到了屏障保护的作用;同时,周公季历肯去商都朝拜武乙,则说明当时的商朝武力国力明显是要强于周的,而之后周的逐渐壮大也是武乙始料未及的。

历史记载:

《竹书纪年》:武乙……元年……邠迁于岐周。三年……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二十一年,周公亶父薨。二十四年,周师伐程,战于毕,克之。 三十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 三十四年,周公季历来朝,王赐地三十里,玉十皞,马十匹。 三十五年,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

二、征伐南北

在甲骨文的记载中,武乙曾经数次调动数千人以上的兵力,征伐西方较为强大时常入侵商朝的旨方,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俘虏了大批奴隶。同时还有讨伐南方的归国的记录,据考证在今湖北省秭归县境内。

可以说,武乙的这些对外征战,都是以胜利结束,维护商朝的地位和统治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生活在东方的东夷族在此时壮大起来,其活动范围达到了当时的淮河流域和泰山一带,逐渐开始威胁到商朝的统治。

历史记载:

《后汉书·东夷列传》: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

三、削弱神权,强化王权

武乙曾做过许多事情,试图将神权政治向王权政治转变,可以称得上是商代轻神权而重王权的先锋和表率。王权政治相比于神权政治而言,更加注重现实,更加理性,无疑是政治思想的进步;但是武乙因个人性格原因,这些事情上做的太过粗暴,也为自己在史书上留下恶名。

武乙为弱化神权,做了两件事,记载在《史记·殷本纪》中:

1、战胜“天神”:武乙命人用土木做了一个人偶,用天神的名字命名。然后派人和“天神”搏斗,同时让人在旁边观看以作证人。土木做成的人偶当然是战胜不了人,武乙就派人施加刑法,以侮辱天神。

2、以弓射“天”:武乙名人奖皮囊中盛满血,然后挂在高处,自己引弓射之,鲜血直流,武乙称为射天,而流血则说明天神战胜不了他,流血而亡。

武乙射天

这两件事都是以“天神”为挑战对象,无疑是在削弱神权,旨在加强王权;但是武乙如此行事,则肯定触犯了掌握祭祀权、神权的大祭司和地方小奴隶主的利益,同时长期受天神崇拜思想影响的臣民们也会接受不了,这应当与他性格中的急躁、暴戾有关。

武乙之死——天打雷劈

武乙被传统史家们认为是昏君、暴君的代表,死法也非常特殊,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天打雷劈”,这也是这个成语的由来。一般民间认为天打雷劈的死法只适用在无恶不作、天理难容、罪恶滔天的人身上。

但是我们细看武乙坐商王时候的作为,他有伤害百姓吗?他有大规模的杀戮吗?都没有,他触犯的只是掌握神权的祭司和小奴隶主的利益,所以武乙“天打雷劈”的死法极有可能是这些人给他特意“安排”的,之后这种说法被司马迁沿用;同时,史家也是在告诫后世君主和百姓,要对上天存有敬畏之心,但行善政,多行善事

历史记载:

《史记·殷本纪》: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昂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於河渭之闲,暴雷,武乙震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