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美育在行动,张军分享昆曲之美

“小生有礼了!”一句余音绕梁的念白,如同一股清澈的泉水在午后缓缓涌入听众心头,令人为之一振。昨天,海上美谈——上海市民演讲大赛在66梧桐院启动,寻找为美发声的演讲者。“昆曲王子”张军带来的首场推广活动《昆曲,中国传统戏曲之大美》分享会,以昆曲之美开启了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美育行动计划”的全新征程。

图说:张军带来《昆曲,中国传统戏曲之大美》分享会 官方图

张军演讲的主题是“给过去一个未来”。对于昆曲这种具有600年历史的传统戏曲来说,“美”是属于过去的。从昆山腔到水磨腔,再到花雅之争,昆曲历经几度兴衰,但它的美在张军心里始终独一无二:“越剧、沪剧、京剧、淮剧,都是用的胡琴伴奏,昆曲用的是笛子。这一个差别,注定了美的体系完全不同。如果说胡琴伴奏是传统戏曲中的‘流行乐’,昆曲就是更为复杂的‘古典乐’。笛和人声的同步,赋予了昆曲独特的美感。”

昆曲的美,就像工笔画一般美得精巧。张军介绍,写昆曲,先得在4466个曲牌中挑出一个,严格按照其规则来写。比如《懒画眉》,一定要五句话,字数必须是七七七六七或者七七七五七,还要句子连贯、合辙押韵。不仅如此,昆曲还要求整首曲子一韵到底,“月明云淡露华浓,欹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这首大约已有430岁的曲子,如今反复读来仍旧妙趣横生。

图说:张军在分享会上 官方图

要“给过去一个未来”,是张军近些年一直在做的事情。“美有很多种形式。”他扎进朱家角课植园,在水边唱了十年的实景园林《牡丹亭》。每次演出,他借着日落天色的自然变暗,演出杜丽娘“见鬼”时的场景变化,为传统的昆曲赋予了现代艺术的前卫感。去年4月23日,张军的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在大英博物馆演出,让昆曲之美赢得了外国友人的青睐。“昆曲的美在‘骨’不在‘皮’,有着很强的表现能力。古汉语、曲牌体,这些都是‘骨’,一定要坚持传承。讲述的故事、表演的方式,却可以千变万化。”

“发现美、传播美,需要更多人的加入。”张军的理念与市民演讲大赛一拍即合。大赛开门办赛,广开言路,凡在上海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的市民均可参加,参赛者需要以海上美谈为主题,围绕“城市之美”“科技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劳动之美”等不同领域展开,以“美”为题,自由表达。最终,100名“发现美”的“上海市民演讲达人”,还将和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光宪、昆曲艺术家张军、画家乐坚、作家朱惜珍等推广大使一道,进社区、进园区、进学区展演,做美的“传播者”。

大赛征集活动将于2020年1月1日开始,2月15日截止。(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