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行│“我”注唐诗 │《从军行》的主题竟是反战

未命名_meitu_6.jpg

▲国外反战游行现场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是由隋入唐的大诗人,在齐梁宫体诗盛行的年代,可谓独树一帜了。可以这样说,他对唐代诗歌风格的形成是有贡献的。这首诗是王绩的代表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其一,在题材方面,隋代无律诗,而王绩作为隋末唐初的诗人,律诗写得中规中矩,平仄、对粘、对仗、用韵,运用十分自如。在他那个年代,很少有诗人做到这一点。闻一多说:“此诗得陶诗之神,而摆脱了它的古风形式,应该说是唐代五律的开新之作。”施蛰存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说:“唐代以前,还没有‘律诗’,王绩这一首诗是最早的唐代律诗。”其二,是在风格方面所体现的新特点。王尧衢说它“格调最清”,陆时雍说它“多于朴茂”(质朴而繁茂),李攀龙说它“浅而不薄”,指向都是与齐梁宫体诗划清界限。所以,他的作品就能特立独行于隋唐之际:“王无功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翁方纲语)王绩的诗歌风格,渊源自明,也就是学陶而入律。陶渊明诗歌的最大特点是“平淡”二字,王绩可说是得其真髓的。《唐诗矩》说:“前写野望之景,结处方露己意。结法深厚。三、四喻时值衰晚,此天地闭、贤人隐之象(征兆)也。故末寄怀《采薇》(诗经名篇),盖欲追踪夷(伯夷)、齐(叔齐)之意,然含蓄深深,不露线索,结法深厚。”这不就是陶渊明么?顾随先生说得好:

——“欲何依”三字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亦即寂寞心。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内外一致,写物即写其心,寂寞、悲哀、凄凉、跳动的心。

——“牧人驱犊返”,多么自在;“猎马带禽归”,多么英俊!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某次,章培恒先生对我说,有位日本教授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就是王昌龄《从军行》之四的主题是反战的。他表示赞同。在先生面前我不敢说,其实我平时上课正是这么讲的。

这一首诗,历来把它解读成豪情万丈的爱国主义诗篇,其实可能并不符合王昌龄的原意。固然,我们可以把这首诗的末两句理解为:历经百战,金甲磨破,不打败敌人绝不回家。但同样也可以理解为:历经百战,金甲磨破,不打败敌人还是回不了家。两种解释孰是孰非?这就要从全诗的用词造语所营造的气氛意境入手了,再看这首诗,诗人连用长云(乌云)、暗、孤城、遥望等词汇,着意营造的是战士远离亲人、久滞沙场的孤独感,而不是高昂的战斗激情。再结合诗人的其他几首从军行,看看他对战争究竟抱的是什么态度: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其一);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其二);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其三);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其七);所以,从总体上说,王昌龄的思想倾向应该是反战厌战的。


作者:胡中行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张  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