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半个多世纪后 贵州遵义杨粲墓有了文物保护规划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应腾)12月27日,记者从贵州省人民政府网获悉,省政府批复同意《杨粲墓文物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西南古代石刻艺术宝库”杨粲墓发掘半个多世纪后,首次发布的文物保护规划。

  杨粲墓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坪桥村皇坟嘴,是中国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的墓,1957年发掘。杨粲为第十三代播州土司,南宋嘉泰初年袭播州安抚使职,官终武翼大夫。其墓建于淳祐年间。由于早年被盗过,杨粲墓中随葬品幸存不多,但全墓雕刻达190幅,系目前国内发现规模宏大、雕刻最丰富的南宋墓葬。1982年,国务院公布杨粲墓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发掘半个多世纪,杨粲墓一直没有公布保护规划。

  时隔半个世纪,在《杨粲墓文物保护规划》中明确,遵义市人民政府将《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

资料图:杨粲像

  延伸阅读——“西南古代石刻艺术宝库”杨粲墓看点

  杨粲墓被当地人称“皇坟”,由100公斤至3000公斤不等496块白砂石料构成,在结构上有室幽堂奥和整齐划一的特色。全墓有雕刻190幅,系目前国内发现规模宏大、雕刻最丰富的南宋墓葬。石刻内容有人物、动物、花卉、器皿、几何图案、仿木构建筑等。

  其中,28尊人物造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墓内雕刻丰富精湛,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阴线刻、透雕等技法兼施并用,雕技娴熟,造型逼真,具在五代、北宋以来的高度写实主义传统,被誉为“西南古代石刻艺术宝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