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为时间作证

图说:陈海汶摄影作品 官方图

已过耳顺之年的陈海汶,身量不高,语言总是豪情万丈,镜头却总是细腻的。他拍摄的上海影像让人看到另一个上海八九十年代的面相,他们一点儿也不冷静客观,一点儿也不理想、不先锋,他们还带着一丁点儿来自市井的幽默和自嘲。多年前胶片特有的粗粝质感,被陈海汶用于表现市井中的幸福、快乐和喜悦,“我喜欢拍人和事,而且是平民阶层最平常的人和事。那些日常的生活琐事、细枝末节能让我心跳,那些为日常生计操劳的无名之辈,能让我兴奋。其实我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我,拍他们,就是在拍自己。”这些回忆其实有数以万计的底片,都被陈海汶仔细却凌乱地保存着,只是,如今底片盒子早已变了颜色。

一旦投入“56个民族”这样大规模的摄影行动,又使影像的“艺术意义”似乎退居到了文献意义之后。如果摄影艺术创作者专注于自身的艺术创作形式突破,而非专业的摄影工作者又缺少深入的勇气、记录现实的条件,那么谁来进行历史记录和追溯的拍摄呢?不知那些丰盈饱满、浸透着人文关怀与民族情感的影像又糅杂着心血的图片,能带给我们什么,但是,至少,它们为一些可能或者已经消失了的珍贵事物的存在留下了佐证。(徐翌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