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的价值:去欣赏吧,其他都不重要!

“艺术,跟懂不懂有什么关系?懂又怎样?不懂又怎样?很重要吗?遇见一幅好画就好比在一个嘈杂无聊的派对上罗密欧第一次看到朱丽叶,毫无防备,对视间有无法言喻的火花喷薄而出。”

——培培

培培,作家,著有《每个人都有秘密》,酷爱艺术,常流连于各地新锐艺术展,当代艺术藏家。

当代艺术——咋听上去高大上的无以复加,和生产力毫不沾边儿,像一座高高飘在云端的虚幻城堡,里面装满了神经兮兮的艺术家、矫情的评论家和策展人、唯利是图的拍卖家和动不动就一掷千金的土豪,门口还围着一群附庸风雅的拥趸,自我感觉莫名其妙的良好,为终有一天能混迹其中而削足适履。

这基本就是我身边大部分人对于“当代艺术”的印象:看不明白,跟自己也没啥关系,转头继续开会、应酬、训小孩、晒吃喝;忽然朋友圈里冒出我这么一个满世界看艺术展、偶尔还真舍得出血买画的,就都带着满脸怀疑不约而同来一句:“懂艺术啊你?!”

每次听到,我都憋着不好意思笑,仔细想想其实这话根本就不通。艺术,跟不懂有什么关系?懂又怎样?不懂又怎样?很重要吗?

我也没有专门学过艺术,直到去伦敦读研究生,进了英国后现代艺术发源地之一的GOLDSMITHS学院,当代艺术才算真正向我敞开了大门。没人教,也丝毫不妨碍我为之深深吸引和倾倒,从此像草一样无法自拔——尽管我当时学的是纯理论专业,但架不住每天浸淫在当年全英国纯艺术学科排名第一的学校,往来的各色肤色的同学里十个有八个一见面就聊各种创作、设计、摄影、绘画、装置、喜剧,无所不包。就算你以前是个一点艺术sense都没有的白丁,假以时日一样可以张口“波洛克”闭口“安迪·沃霍尔”。说起从这里毕业的牛人,首推现今英国当代艺术一哥Damien Hirst,再有就是上世纪90年代横扫世界摇滚乐坛的BLUR乐队——是粉,你就懂。每到年节假日,随便推开教学楼里的某扇门,就能看见历届知名学长们的成名作挂在墙上,其中大部分都进过泰特美术馆(The Tate Gallery)展览,却不设任何围栏或特殊保护,让你知道其实艺术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没有什么特别。所以在伦敦我遇见的所有艺术家都穿着朴实,说人话,没有一个是属于装B找抽的类型。

我依然不觉得自己“懂”:我没啃过大部头的艺术史,背不出长篇的艺术理论,没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甚至有时候连自己特别喜欢的艺术家名字都记不全——怎么形容呢?遇见一幅好画就好比在一个嘈杂无聊的派对上罗密欧第一次看到朱丽叶,毫无防备,却感到步履沉重,周围的一切顷刻消失,对视间有无法言喻的火花喷薄而出。

我的口味很飘忽,我喜欢Tom Everhart的史努比、Tim Burton的涂鸦,更大爱丁雄泉、草间弥生和刘野。最近我关注的焦点渐渐转向了年轻艺术家,他们有很多至今都没有进入专业画廊的视野,作品却有璞玉的灵气,不卑不亢且物美价廉。其实只要是真爱,没钱也不妨碍。我现在卧室墙上挂的一幅大油画,就是靠着小时候的那点儿素描功底自己一点点摸索着画的,至今依然让人不明觉厉。

当代艺术作品于我,是创作者对心灵深处的欲望最性感的表达,是欣赏者眼中最个人化的解读,是明明站在生活的洪流之中却可以越过它无形的边界去体验、宣泄、破坏和重建的自由。

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它就是什么,因为艺术品的价值只存在于欣赏者的眼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