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曾学英语,还想搞阅兵,不过都没成

与许多人一样,慈禧太后也是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害怕变法维新,另一方面却也喜欢新生事物。

曾在慈禧太后身边任女官的德龄在《清宫二年记》中,记载了一些关于慈禧的很有意思的细节。

1.让海归女在皇宫穿西装

德龄是大清外交使臣裕庚之女,1903年从欧洲回国后,与母亲、妹妹一起进宫,在慈禧太后身边任女官,深得老佛爷喜爱。

德龄在书中记述,她们首次入宫见慈禧,得到的命令是穿西式服装——

“太后倒是希望我们穿西装去,因为她很想借此知道些外国人的装束。

“最后,我们穿了红袍,戴了鲜艳的红帽,上面插着美丽的羽毛,同时为了使色泽调和,我们选择了红的鞋袜,我母亲穿海绿色的长袍,镶着谈紫的边儿,戴的黑绒大帽上插着雪白的长羽毛。”

“(见面后)太后问了许多关于巴黎服装的问题,并说希望我们以后常常穿这种服装,因为她在宫中实在没有机会看到这种装束。

“太后特别喜欢路易十五的高跟鞋。”

2.慈禧上了两堂英语课

德龄说,她在皇宫时,曾给光绪皇帝补习英语,慈禧见了,竟也想学——

“夏天我比较空闲,每天能有一个钟点的时间替皇帝补习英文。他很聪明,记忆力又惊人的强,所以进步很快,然而他的发音却不很正确。

“不久他就能够阅读一般学校英文读本中的短篇故事了,而且能够默写得很好;他的英文字写得非常漂亮,对于古字、美术字等尤为擅长。

“太后见皇帝这样学习,也很喜欢,说她也想学,想来不久也可以学会。

“但是只上了两课,她便没有耐心再读下去了,以后也不再提起这件事了。”

3.初见摄影,到暗房观看洗照片

德龄的哥哥也在宫中当差,管颐和园的灯泡和小轮船。

慈禧听说他会照相,马上要求一试,并说:“只要是新鲜的我都愿意试试,尤其是这种外边人不会知道的事情。”

第二天,照相开始了——

“八点钟的时候,我哥哥带了几架照相机在庭院里等候。太后走进庭院把每架照相机仔细看了一会儿,说:‘这真奇怪,怎么这东西能把人的相貌照下来?’”

“我们向她解释了照相的方法后,她就叫一个太监立在照相机前面,于是她从镜头望出去。她忽然喊道:‘为什么你的头在下面?你现在是头站着还是脚站着?’我们又向她解释照好以后就不是颠倒的了。”

“于是太后走进轿子,叫轿夫抬着走。我哥哥就趁行列前进的时候替太后照了一张。

“太后说:为什么不先关照我一声?我刚才的样子太板了。下次要照的时候先关照我一声,我要照个和气些的相。”

等照过一些相后,慈禧依然对此事充满好奇,要求快去洗照片,而且她还跑到暗房亲自观看——

“印的手续完毕后,我哥哥就把照片浸在药水里,再用清水洗。这回太后看到照片清清楚楚地显出来了,更叫惊奇地叫起来:‘多么奇怪!每样东西完全和真的一样。’

“全部印好后,太后把这些相片都拿回自己房里,坐在她的椅子上细细地看。甚至还照着镜子里的像作比较。”

4.看马戏,御史上书要叫停

德龄在《清宫二年记》中还记载马戏团进颐和园表演之事,而且这事一波三折。

“在九月中,有一个俄国的马戏团到北京,当时大家不免都有些关于马戏团的话题。太后听见大家都在谈论马戏团,便问我马戏是什么。

“当我们对她解说以后,她觉得很有趣味。”

此后,慈禧指示让马戏团进颐和园进行表演。准备工作也很快完毕。

可是,意外发生了——

“先一日,太后退潮时,面带怒容,经我们询问,她告诉我母亲和我,说是有几个御史上书,阻止马戏团在宫中表演,说宫里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她非常愤怒,对我说:‘你看现在我还有多少权力,连想看一场马戏也要受人阻止。’”

但慈禧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马戏便照计划在颐和园上演。

“太后和许多宫人看得很高兴,其中有一节是一个幼女在一个大球上跳舞,太后看得最中意,又命令重演了数次。”

“对于滑稽马术,太后也很感兴趣。”

“狮虎带进时,所有的太监都来围住太后,稍定,太后即叫他们跑开。她说:‘我自己并不害怕,我是恐怕它进来伤了别人。’”“演毕,太后赏银一万两,马戏团始离开。”

5.慈禧曾想搞海上阅兵

德龄书中还记录这么一件事——

“我曾把在法国时所见的海军检阅相片给太后看,太后看了很动心,说希望中国也照样来做一下。”

“太后把这件事和大臣们商量。可是大臣们又使出他们一贯的拖延政策,回答起来总是‘时候长着,慢慢来好了’。”

从书中记录看,慈禧太后提起的阅兵想法,终于没有成为现实。

以上,便是从德龄所写《清宫二年记》中摘录的关于慈禧与新生事物之事。

对此,不做褒贬,只供大家知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