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皇帝-鸦片战争

1. 道光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 (1821年—1850年)是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次年改元咸丰。

道光在位期间爆发震惊中外的1840年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皇后列表

(1)

孝穆成皇后(1781年-1808年2月17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道光帝原配妻子,一等公、户部尚书、赠三等公布彦达赉之女。

嘉庆元年(1796年),立为皇子绵宁的嫡福晋。嘉庆十三年(1808年)正月二十一日逝世,暂安于王佐村园寝。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绵宁即位,追谥为孝穆皇后。道光七年(1827年)九月,殡宫自王佐村移葬;二十二日正式入葬清东陵宝华峪万年吉地;次年九月,宝华峪万年吉地地宫渗水;次年五月,将孝穆皇后梓宫由地宫中启出,暂安于宝华峪正殿;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梓宫迁葬入慕陵境内的龙泉峪万年吉地地宫。全谥曰: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2)

孝慎成皇后(1792年7月5日-1833年6月16日),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道光帝皇后,世袭三等承恩公、追封一等公舒明阿之女。

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十七日(1792年)佟佳氏出生。嘉庆十三年(1808年)封为二阿哥绵宁继福晋。嘉庆十八年(1813年)生绵宁长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驾崩,绵宁继位,改名旻宁,为道光帝。道光二年(1822年)十一月,册立为皇后,追封皇长女为端悯固伦公主。道光十三年(1833年)四月二十九日逝世,时年42岁。七月,道光帝上谥为孝慎皇后。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乙丑,葬入慕陵龙泉峪地宫。全谥曰: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

(3)

孝全成皇后(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道光帝第二任皇后,咸丰帝生母,曾祖父为乾隆朝驻藏将军成德, 祖父为穆克登布,父亲为清朝苏州驻防将军、乾清门二等侍卫、世袭二等男爵、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颐龄。

钮祜禄氏不管生前死后都极受道光帝的宠爱及重视,从全嫔,3个月后升全妃,一年后以17岁稚龄超越所有老资格嫔妃成为仅次于孝慎成皇后的全贵妃,而后皇贵妃,直至母仪天下的皇后。她生前完全不用凭借子嗣的晋封速度堪称清宫罕见(整个清朝即使有皇子的嫔妃也未有晋封速度如此夸张的)。她死后其子奕詝(后来的咸丰帝)能顺利击败其他皇子最终继承大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光对她爱屋及乌,也因为孝全成皇后与道光帝感情极深,自她去世后道光便未曾再立皇后。

3. 道光的一生

一位勤政节俭的皇帝,却鲜有作为。一个看似平庸的王朝,却成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很容易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湮没无闻,但作为鸦片战争的头号当事人,却成为后世无法回避并屡屡提及的人物。

在鸦片战争前的二十年间,他力图继承嘉庆帝的遗志,勤政图治,克勤克俭;他也曾戡定西陲,严禁鸦片流毒,以重现盛世的辉煌。但是道光的性格疑虑犹豫、反复无常,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他的治国之举成效甚微。他在禁烟时,严禁与驰禁犹豫摇摆;他在战争时,主战与主和反复无常;他在用人时,任贤与任奸功罪倒衡。战争失败后,他苟安姑息,得过且过。鸦片战争失败、丧权辱国《南京条约》的签订,历史责任是道光皇帝,道光皇帝的名字应当钉在中华民族历史的耻辱柱上,让那些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者引以为鉴。

4. 道光皇帝为什么说林则徐"误国误朕"?是误国误朕还是民族英雄?

林则徐并非"误国误朕"而是民族英雄,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他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包括英国很多学者都称赞林则徐,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道光皇帝由于当时的认知,他不会认识到中英《南京条约》是多么的丧权辱国,而是把它看成是对英国的恩赐,是用一些小恩小惠来结束一场战争,在他看来是最好的选择,战争再打下去,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呢。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的马戛尔尼访问中国,向乾隆皇帝行了三跪九叩之礼,那么乾隆当时就有可能把东南沿海的某个岛恩赐给英国人作贸易。

道光皇帝指责林则徐误国误朕,并不是对林则徐的评价,而是当时一时激愤之言,林则徐过于强硬,激怒了英国人,导致鸦片战争,害的清朝花去了国库很多银子,这是道光皇帝骂他的原因。

实际上道光帝和咸丰帝都对林则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以后,咸丰帝一直想重用林则徐,借用他过去的威望去平定洪杨之乱,大学士穆彰阿、耆英等人极力阻挠,咸丰帝忍无可忍,将穆彰阿革职,永不录用,耆英亦被降职,但是林则徐此时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走到广东普宁时,与世长辞,享年66岁。

所以说林则徐在当时已经有很高的威望了,并不是后世之人有意的夸大。林则徐虽然对当时世界的认知并不是我们现在想象的那样,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已经相当不错了。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清朝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世风日下,社会颓废,林则徐这样的能臣可以振奋人心,改变时局。这也是道光帝和咸丰帝为什么赏识林则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5. 道光皇帝为何将当时唯一的儿子处死

事实上,道光皇帝一生共有9位皇子,在咸丰帝出生之前已经有三位皇子。三位皇子中,奕继和奕纲因年幼生病相继夭折,独独大皇子奕纬在咸丰帝出生前两个月时以23岁壮年离世。这实在是一个谜!《清史稿》对此事并未详细记载,如何死法、因何而死皆语焉不详。好在,是有人亲身经历过此事的,记录了下来,在《老太监的回忆》有相关细节。

爱新觉罗·奕纬是被正生怒气的道光皇帝一脚狠踢在下部,导致严重损伤,医治无效而死亡的。这当然是令人无法接受的现实……当出殡时,道光帝扑在奕纬的棺椁上哭成了泪人……能走到这一步,也许并不算意外,剖析如下:

①虽然爱新觉罗·奕纬是大皇子,但他母亲的丫鬟出身阻碍了他的良好待遇。况且,奕纬出生时道光皇帝也不过是一名皇子,他需要有一个光明正大形象来获得嘉庆皇帝的好感。

②孩子的出生,让他措手不及。虽然嘉庆皇帝十分喜爱这孙子,给孩子生母和妃以身份,但道光皇帝是一百个不喜欢。

③道光皇帝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间,对这个孩子不闻不问,似乎也未再临幸和妃。20年,本是孩子良好的成长阶段,这样放任自流却培养了一个放荡不羁,顽劣调皮的流浪儿。但是,就在虽然爱新觉罗·奕纬21岁那年,道光突然开始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且时常严厉的教导,这成了奕纬严重的心理负担。道光转变的原因,无非是因为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相继在出生后不久去世,而这时爱新觉罗·奕纬是自己唯一的儿子,他试图让这个孩子承担起"承继大统"的责任。然而,结果是令人沮丧的!

三年的严厉管教并没有改变爱新觉罗·奕纬一丝,却不小心要了他的命。原来,道光帝对奕纬忽然重视之后,就请一位学富五车的大臣为奕纬教授文化常识。但奕纬毛毛躁躁的性格早已形成,坐立无状、无心读书已是常态。这位老师为了鼓起奕纬的学习兴趣,就语重心长地对奕纬说:"阿哥好好读书,将来好当皇上!"这奕纬不会思量、且胸无点墨地直言:"要是我将来当了皇上,第一个把你杀了!"这位老师听完此话愤愤不平,连忙向道光皇帝告状……

随后就发生了这悲剧!

6. 道光的墓地,为什么会出现在清西陵?

道光帝遵照乾隆帝"昭穆相建"的谕旨在东陵境内建起了宝华峪陵寝。但没想到第二年因地宫渗水,道光帝将刚刚建好的陵寝全部拆掉,又在西陵重建陵寝。陵寝依山而建,地宫深在地下,地宫出现渗水是毫不奇怪的,完全可以采取措施补救。乾隆十七年裕陵完工,孝贤皇后入葬地宫不久就曾发现地宫渗水现象。乾隆帝及时采取措施,排除了渗水。宝华峪地宫完全可以以裕陵为例来修补地宫,或者将地宫拆除重建。或者在东陵境内另选陵址,也要比搬到百里以外的西陵重建陵寝省得多。同时,又不违背乾隆帝"昭穆相建"的祖训。当时,一些有见识的大臣是提出就地修补地宫,署热河都统的松筠建议在孝陵和裕陵之间另选吉地,但均没被道光采纳。道光帝以宝华峪地宫渗水为由,拆除刚建好的陵寝,同时又派出许多心腹大臣再次选择万年吉地。最后在西陵境内的昌陵附近选中一块吉地,道光帝亲自勘查,于道光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赐名"龙泉峪"。道光十一年初八日破土兴工,到道光十五年建成。并将孝穆、孝慎二皇后梓宫奉移至龙泉峪。道光帝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不怕违背祖训,不惜巨资,将东陵 搬到了西陵!

揭开历史面纱2018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