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来宝文化:高贵象征的明代玉器

玉,一个美好的字眼,它伴随着一个民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据考古发掘资料可知,中国人使用玉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不少人把它当做家传之宝或者定情之物,甚至认为是君子的象征。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玉器经历了诸多变化,总体上是由颇具宗教化色彩转向世俗化,具体到纹饰、器形的变化上,都是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这其中以西汉时期的玉器最为出色。

在长沙市博物馆的库房里,收藏着数千件玉器,时间从战国时期一直到清末民初,其中尤以战国两汉时期最为精美,而这其中可以算得上是绝世珍品的当属1974年12月至1975年1月在长沙市咸嘉湖陡壁山一号墓出土的西汉玉器,由于在墓中出土了“曹女巽”玛瑙印两方、“妾女巽”玛瑙印一方,故而此墓也被命名为“曹女巽”墓。

曹女巽墓出土了如此多的精美玉器,足见墓主人在生前的地位是非常高贵的。关于此墓的年代和墓主人的身份,有很多学者予以考究,其中针对墓葬年代的讨论众说纷纭。根据研究角度和材料引用的不同,学者们对此墓年代有了西汉早期和中期两种说法,但大多数人认为是西汉早期的墓葬,而且应该为汉初吴姓长沙王之后。

对于曹女巽的身份,有人认为:“比较起来,曹女巽出自曹参家族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显赫的出身以及夫家高贵的地位,才造就了其死后用尽奢华的玉器、漆器及铜器等做陪葬物,而这一点,就连埋葬于长沙马王堆的辛追夫人墓也是遥不可及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