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他让曹操头疼而亡,史上却是曹魏四朝老臣,曾让孙权闻风丧胆

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已经全部播放完毕,这虽然仅是一部网剧,而且与历史出入极大,却是近年来比较少见的良心剧。尤其是剧情方面,虽然脑洞极大,却并不狗血,反而将每个人物都塑造的非常成功。相信很多观众,在看完之后都会为某个人物唏嘘不已吧?例如曹节,苦苦喜欢刘平多年,最终依旧求而不得;曹丕拼尽全力争权夺势,证明自己,到头来却一无所有;司马懿不想趟乱世的浑水,却无奈走上了权臣的道路。

不过,大约其中最令人唏嘘的,还要属曹操吧?最初的他,有很大的野心,于是一直与汉室貌合神离,从未将汉献帝放在眼中。可是他身边的人,先是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后有郭嘉与汉献帝投缘,一起为天下一统而努力;随张绣投奔而来的贾诩,更是一直心怀汉室;而到了他终于看开,打算抛开江山的归属问题,与汉献帝合作,一统天下的时候,他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更令人唏嘘的是,导致他去世的罪魁罪首之一,竟是一个他曾经无限信任的人,一个曾为他之爪牙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曹操之死,是因为头痛的旧病复发,而导致他病情发作的人,却是曾经的许都令满宠。众所周知,在剧中满宠原是郭嘉的亲信,一直对曹操势力忠心耿耿,迫害过不少忠于汉室之人,而且对汉献帝非常敌视,可是为什么要说,他是害死曹操罪魁首之一呢?

原来,崔琰等汉室旧臣,想在潜龙观烧杀数百士子,并嫁祸曹操,汉献帝得知之后,亲自前去阻止,救出了士子,也避免了曹操背负杀儒的骂名。满宠见证了此事之后,明白了为什么郭嘉会为汉献帝欺瞒曹操,并认可了汉献帝,是一个真正的天子,是一个合格的天子。于是,他回去向曹操复命的时候,提到“幸亏陛下及时阻止”。曹操听完之后,怒极攻心,对“幸亏”这个词非常不满,他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他不想受承汉献帝的人情,更受不了自己的麾下,对汉献帝感恩戴德,于是气得头痛病发作。

之后先有荀彧之死,后有汉献帝迫他退出许都,他的头痛之疾,反复发作,最终病入膏肓,药石无医。也就是说,曹操最终虽然并非死在了满宠手中,可满宠却是他病逝的导火索。那么真实历史上,满宠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首先,他是曹魏四世忠臣,历任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任主公,从未有二心,与汉室也没有什么关系,与曹操之死,也没有什么关系。其次,他最初是一个文官,而且是有名的酷吏,这一点与《三国机密》中的形象比较吻合——真实历史上的他,曾鞭打督邮,也曾严刑拷打太尉杨彪,这些事情在《三国志·满宠传》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再次,他是一个有坚持的人。可能在很多人眼中,酷吏只懂刑罚,没有原则,但满宠不一样,例如曹洪是曹操心腹,他的门客犯法,落到了满宠手中,满宠不但不通融,还为了避免曹操施压,提前将曹洪的门客处斩。而无罪之人,他也愿意为其平反,例如太尉杨彪落到他手中的时候,他虽不顾荀彧、孔融等人的劝阻,对杨彪用刑,却在确认杨彪无罪之后,对曹操回禀:“杨彪考讯无何辞语。当杀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使曹操放过了这个死忠于汉室的眼中钉。

最后,满宠还是一个由文转武最成功的名将——赤壁之战前后,他被拜为奋威将军,之后负责镇守汝南、新野等地,抵御吴军,曾数次杀得孙权狼狈逃窜,使吴军闻风丧胆。正是因为他能力出众,最终官至太尉,食邑九千六百户。只可惜,《三国机密》中,体现了他作为酷吏时,狠辣的一面;借他认可汉献帝一事,体现了他有原则、有坚持的一面;却没有体现出他的名将风采,有些令人遗憾。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机密》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