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原来宁夏也有这样的建筑

丰富的宁夏地域文化集西夏文化、边塞文化、伊斯兰文化、移民文化和汉族文化为一体,所以这里的建筑也特具地方特色,风格比较浑朴,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窑洞、老堡子。

1.窑洞

提到窑洞就会想到山西、陕北等地,其实宁夏南部也有。宁夏这里黄土地面积较广,为早期先民开凿窑洞提供了天然条件,所以人类早期的生存与居住得益于窑洞。窑洞冬暖夏凉,住着舒适,节能。时至今日,窑洞仍然有人居住。宁夏百年以上的窑洞主要集中在彭阳和盐池。从古至今,因地理环境的因素,宁夏修建窑洞的样式也不一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崖庄窑:一般分布在山畔,沟边,先将崖面削平,然后修庄挖窑。

②地坑窑:分布在平原大坳上,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深5-8米的大坑,,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窑洞。

③箍窑:一般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

2.城堡(老堡子)

城堡多出现于欧洲历史,像教堂一样,总会有一些异于寻常的事发生于此。但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城堡最早是用来抵御外敌。历史上的宁夏是历代军事屯田与战争防御的地方,所以修建了不少城墙堡寨,尤其是明清以来,高大土墙将一组窑洞或土炕围起来,以防御兵荒和盗贼,俗称为堡子。这种城堡在固原遗存较多,大约有三四百座之多。宁夏的城堡一些是用于纯军事防御性的城堡,一些是民间自发用于防御性的,至今一些城堡仍住家使用。

今日窑洞、城堡这些特色建筑生命力仍然鲜活,在建造技术与材料上都蕴含着宁夏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勤劳和智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