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登家的,刁在何处?

吴新登家的,刁在何处?

“奴才”一词,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只是对下人的一种称谓。到了清朝康熙时期,皇帝为巩固满族统治,大肆禁锢民众思想,强迫汉族及其它民族改俗易服,推行奴化管理。开始,只有皇宫内的太监、宫女自称奴才,显示对皇帝及其嫔妃的忠诚。到雍正时期,这种风气开始蔓延,一些家臣也开始自称奴才,先是对主人的忠诚以及与主人关系的亲密。于是,整个清朝,除皇帝一人,其余全是奴才了,可谓全国上下皆奴才,表明了满族对汉族及其它民族严酷的封建奴化专制统治。

《红楼梦》中,庞大的宁、荣二府,除去贾母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主子以外,大多数的人是侍奉主子们的奴才。从表面看,奴才依附于主子,应当对主子绝对的忠诚,对主子的命令坚决服从,把个人的利益与主子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与主子共荣辱,譬如袭人等,就是这样的奴才。其实,书中还写了一些另类的奴才,他们对主子不忠诚,而是以私心为重,挟私欺主,即为“刁奴”,吴新登家的就是其中一位。

吴新登家的在第五十五回出场,回目中“欺幼主刁奴蓄险心”的刁奴就是指吴新登家的。吴新登家的无姓无名,依附丈夫吴新登称为吴新登家的。吴新登,荣国府的银库房总领,参与大观园的建设,还设家宴请贾母吃年酒,算得上贾府为数不多的头面家人。脂砚斋评他的名字:“盖无星戥也。”银库房总领是一杆“无星戥”,其中的流弊可想而知,吴新登的贪腐不会是少数。既然丈夫有头有脸,吴新登家的自然有些体面,也就不把个别主子放在眼里。在处理赵国基事件中,描述吴新登家的文字并不多,却表现了她一个“刁”字,即包藏祸心、欺软怕硬及巧言善辩。

吴新登家的之刁,刁在何处?

其一,包藏祸心。

第五十五回开篇,年事已过,凤姐儿小月,不能理事,王夫人便令李纨、探春掌管家事。“众人先听见李纨独办,各各心中暗喜,以为李纨素日原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自然比凤姐儿好搪塞。便添了一个探春,也都想着不过是个未出阁的年轻小姐,且素日里也最平和恬淡,因此都不在意,比凤姐儿前更懈怠了许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新登家的登场了。这日,王夫人去赴宴,李纨、探春理事,吴新登家的来回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说毕,便垂手旁侍,再不言语。此处的“再不言语”正是刁钻之处,潜台词是我不说,看你们如何说,说对了我照办,说错了我也照办。此事若办错了,责任不在我,让大家瞧你们的笑话。这其实也是不少下人的心思,“若办的妥当,大家则安个畏惧之心;若少有嫌隙不当之处,不但不畏伏,出门还要编出许多笑话来取笑。”这里,充分表现以吴新登家的为代表的一些刁奴的心态,即是心怀恶意,包藏祸心。

其二,欺软怕硬。

吴新登家的行为办事是否一向如此呢?绝不是,“吴新登的媳妇心中已有主意,若是凤姐儿前,她便早已献勤说出许多主意,又查出许多旧例来任凤姐儿拣择施行。如今他藐视李纨老实,探春是年轻的姑娘,所以只说出这一句话来,试他二人有何主见。”此处,可见她见风使舵,欺软怕硬的阴险心态。

其三,巧言善辩。

李纨不明就里,说:“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说赏银四十两,这也赏银四十两罢了。”吴新登家的听了,忙答应了是,接了对牌就走。此时的吴新登家的,心中一定窃喜,迫不及待地出去编笑话了。不料,探春看出端倪,细问此事,吴新登家的便都忘了,还狡辩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少谁还争不成?”我想,她一点儿也没有忘,心里清楚得很,只是极力开脱自己而已。探春进一步抬出“二奶奶”,点明她心里的诡计,吴新登家的满脸通红,只得查旧帐,按照旧例办理了此事。

至此,吴新登家的之刁,以自取其辱结束。后文,探春向平儿冷笑道:“你迟了一步,还有可笑的:连吴姐姐这么个办老了事的,也不查清楚了,就来混我们。幸亏我们问他,他竟有脸说忘了。我说他回你主子事也忘了再找去?我料你那主子未必又耐性儿等他去找。”这句话,表明吴新登家的所谓“刁”,被探春看得一清二楚,成了笑话。

书中,为何会出现吴新登家的这样一些“刁奴”的形象呢?我觉得,应当源于曹雪芹惨痛的家世。曹家在得受恩宠、盛极一时之后败落了,其间,可能有许许多多的家奴背叛了曹家,甚至于反欺旧主,反目成仇。曹雪芹亲身的经历刻骨铭心,也就塑造出像吴新登家的这样的“刁奴”形象,来抒发个人的悲愤。

当今,人人生而平等,不再有依附关系,“奴才”一词已经消亡,也就无所谓“刁奴”了。可是,像吴新登家的那样包藏祸心、欺软怕硬及巧言善辩的人依然存在。对于那样的人,我们要敬而远之也就罢了。

这正是:

吴氏媳妇真刁钻,

包藏祸心畜阴险。

巧言善辩欺幼主,

自取其辱羞无言。

本文作者李清,山东济南人。此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