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祖长孙的他,曾平定了吕氏的叛乱,为何却与皇位失之交臂?

公元前180年,临朝称制十六年的吕后病逝,时任上将军的赵王吕禄和相国吕产意欲集结军队,威逼大臣,企图谋反作乱。齐王刘襄作为高祖的长孙,是第一个起兵反抗诸吕作乱,同弟弟刘章和刘兴居里应外合,成功平定了叛乱。那么,为何最终皇位归属于势单力薄的代王刘恒呢?

在铲除诸吕作乱后,重臣周勃、陈平等人开始密商选立下一任皇帝事宜。此时,刘邦的八个儿子仅有两个在世,四子代王刘恒和八子淮南王刘长,其余的儿子皆被吕后直接或间接铲除。而淮南王刘长是吕后养大,一开始便失去了皇位候选人的资格,功劳甚大的齐王刘襄之所以未能登上皇位,不外乎这几个原因。

首先,虽然齐王刘襄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孙,但是其父齐悼惠王刘肥却是刘邦迎娶吕雉之前同曹寡妇私通产下的私生子。曹寡妇是个开酒馆的,刘邦经常去蹭酒喝,一来二去便有了私生子。刘邦念其过早失去母亲以及对其没有照顾好的愧疚,在公元前201年便将庶长子刘肥册封为齐王,下辖七十座城池,是诸子中封王最早、领地最大的。

即便如此,刘邦未给其母以名分,自然而然刘肥作为私生子的身份,还是会惹人非议。在强调礼法的时代,即便功劳再大,出身的瑕疵是无法抹去的。况且,刘邦还有儿子在世,就轮不到孙子了,而且当时的重臣们大多倾向于立子。

其次,身为刘家长辈的刘泽出于报复刘襄的目的,前往长安,告诫各位大臣,刘襄的舅舅驷钧不是善类,如果立了刘襄,等于又要让“吕氏之乱”的历史重演一次。况且,刘襄还有个强势的弟弟朱虚侯刘章,一旦刘襄问鼎帝位,势必重用刘章,很可能会与平叛功臣不能相容。

最后,经过一番讨论,大臣们一致认为代王刘恒宽厚待人,仁慈纯孝,其母薄氏也很善良,外戚势力单薄,不会出现外戚干政的乱象,也不太会铲除功臣。更为关键的是,代王刘恒年龄较大,符合继承制度,又能够亲掌皇权,不致让大权旁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