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的直指人心|行住坐卧皆是禅、运水搬柴皆是道

南派禅宗的创立者叫惠能(638—713),也称慧能。史称六祖:中国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祖师;

是佛教经典中唯一一部中国人撰述而被尊称为“经”的著作,曾被列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十本哲学著作之中;

《六祖坛经》曾被列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十本哲学著作之中,而惠能本人被称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与孔子、老子并列为东方三圣。

笔记正文:

本来当写书评,可是对于禅宗能得一皮毛也就理解受用,不好评论,只好做一读书笔记,间或有几句自己的理解,把六祖慧能主要的事迹和观点摘要,分享交流学习,编辑整理为本书的记要:

“传奇悟道”

六祖惠能以白丁之身,彻悟万法皆空。前半生采樵养母,二十四岁闻经悟道,很是传奇:

当时惠能在市集卖柴,一客店住客要买柴,惠能就送柴到客店,收了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这就“悟道”了,而他当时还不知客人念的什么经。

客人告诉他,这是《金刚经》,“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慧能能在如此的环境之中参禅悟道,可谓慧根天生,悟性了得,故而能为人之所不为创了南宗。

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国史大纲》称:“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竟可说他在中国创立了新宗教,其对后来影响之大,甚少人能比……在唐以后,中国南方出了两大伟人,即慧能与朱子。南方地区对中国文化上之贡献,可谓已超越了北、中两部。”

“佛教发展”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教派。佛教源自印度。约在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天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抵广州传教,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人,被尊为禅宗初祖。

达摩在广州时间不长,随后北上,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隐居修行,“面壁九年”,终得正传。他把自己的衣(所披的木棉袈裟)和钵(食器)传给弟子慧可,慧可为禅宗二祖。这衣钵自此成为禅宗道法授受的信物。慧可把衣钵传与僧璨,是为三祖。僧璨传与道信,是为四祖;道信传与弘忍,是为五祖。

五祖弘忍对慧能“佛性无南北”颇为赏识,而这正是日后南派禅宗的基本理论。

“弘忍传衣”

待到五祖弘忍传衣钵,要弟子们做偈,上座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弘忍看了,觉得他对佛学宗旨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而慧能因为不会写字则找人代写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要“时时勤拂拭”,才使自己不惹尘埃。惠能却是干脆来个彻底否定,把世间所有一切全部视为空无,根本就不会惹尘埃──更说白了,连尘埃也是无物。空无观被推到了极致。佛家称“四大皆空”,这首偈是最形象的表述。

弘忍悄悄传衣钵给慧能,并警惕的告诉他,不要再继续传了,现在弟子们为衣钵已有名利之心,再多传这无心之物,必有祸患;于是慧能听从师父法旨,带衣钵南下。

五祖亲送惠能到九江驿上船。五祖摇橹,说:“应该我来渡你。”惠能道:“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五祖赞道:“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

“风幡之论”

唐高宗仪凤元年正月八日,来到广州法性寺。当时寺中住持印宗法师正在给僧众讲《涅槃经》。一阵风吹来,把挂在旗杆上的幡吹动了,两个和尚为此辩论起来,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谁也未能说服谁。惠能走进来,妙言一句,令众僧皆惊。这便是著名的“风幡之论”。

惠能道出的惊人之语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仁者,对他人的尊称。)此言一出,众僧全都“骇然”。

印宗法师评说:“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向众僧说:“此肉身菩萨也。”

惠能以极之偶然的“风幡之论”作为契机,公开了自己的“六祖”身份。在宗印法师等高僧的支持下,当年二月为众人“初开法门”,演说其“般若三昧”(意为“格守空寂顿悟之佛性”),创立南派禅宗,奠定了自己作为禅宗第六代传人的“六祖”地位;南派禅宗后来成为中国禅宗的正统。

“南顿北渐”

惠能的南宗顿教与神秀在北方倡行“渐悟”教旨的北宗渐教相对应,历史上称为“南能北秀”、“南顿北渐”“顿”是顿悟,“渐”是渐进;是禅宗传道的两种方法,在我个人理解来说,渐渐地理解就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个长久的摸索过程,啊!我终于知道什么意思了!

而顿悟则倾向于你虽则要理解此书奥义,却可能是在做别的事情的时候,偶然有了万物皆通的道理,原来如此!恍然大悟。

中国人信佛,其中大多数人在信佛的实践上都大致是六祖的门徒;人们所信奉的佛教,基本上就是这南宗顿教。

河北临济、湖南沩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等五宗,此所谓“一花五叶”。临济宗后来又分为黄龙、杨歧两派,与上述五宗并称“七宗”,史称“五家七宗”。

“直指人心”

自初祖菩提达磨至五祖弘忍,都不曾提过顿悟说。这是惠能的创新。他主张直澈心源,顿悟成佛。这种教义不重禅定的形式,而重心性的清净。“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南宗法旨“直指人心”之法。不必累世修行,无须大量布施(“成道非由施钱”),摒弃繁琐仪式,用不着坐禅(《法宝坛经?护法品第九》:“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用不着讲习背诵浩如烟海的经卷(《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无须离群索居,远离尘世,只要真心向佛,出家在家皆可:“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顿悟法门”

抛开所有外在形式,“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惠能将历来通过对外在神灵的信仰和崇拜的作佛法,改变为纯属是个人内在的心性追求与“觉悟”。这便是南派禅宗的“顿悟法门”,它发挥了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推翻了佛祖的绝对权威与佛经的神圣地位,这是对中国佛教乃至世界佛教的一场革新。

国学大师陈寅恪称赞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我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这是说惠能与魏晋间嵇康、阮籍骂倒儒学六经一样有摧陷廓清的功绩。)

“世俗佛教”

惠能提倡随缘任性的自然生活,“行住坐卧皆是禅”、“运水搬柴皆是道”。使禅宗趋向平民化、世俗化,将禅理融入日常生活中,达至润物细无声之效,成为一种适合中国大众的“世俗佛教”。

惠祖在1300多年前告诉世人:佛就在你心中,自心即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连作为传播思想工具的文字都是不需要的。

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教”指经教,即佛陀之言教。这是说禅宗之相传不依言教,而系以心传心。其所传是经教之外的另一种传授。)因而什么出家、仪式、经卷等都不重要,于身外求佛时必须遵循的一切清规戒律都可不要,从而开辟出一条自修自悟即可见性成佛的途径。

惠能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创立的南派禅宗融摄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和人文精神、道家自然无为的处世态度、以及幽深微妙的玄学思辨方法,使其符合中国文化和社会伦理,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禅宗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智慧;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法宝坛经”

《法宝坛经》是六祖思想的总汇,仔细通读全书,可以感受到惠能反复表述的人世间的“修持”之法,其核心概括起来大致是八个字:“即相离相,如如不动。”

相,形相,引申为心性以外的外界的一切。

即是贴近;离是分开。

如如,指永恒存在的真如(本性),又引申为永存,常在。

即相离相,意为:人生存于世间,不可避免要面临各种景况,处理各种事情,这是“即相”。但不执迷,不沉迷,不痴迷,不陷进去,不执着于“相”,此为“离相”,这也就是佛陀所说的“实相无相”。

这种对世情的态度,重在“离相”,而最要紧的是“如如不动”:不管面对任何事情,大也好,小也好,一般的也好,特殊的也好;不管面临如何景况,好也好,坏也好,美也好,丑也好;闻知任何言论,令人喜悦也好,令人厌恶也好,令人兴奋也好,令人沮丧也好,心中的“真如”都不受影响,不受束缚,不动摇,不意乱,不情迷,心性自守,心智澄澈。

“空寂虚无”

烦乱困扰何来?不在外,在内心,佛家称“妄想”:分别、计度、执着,等等。

后来成为禅宗四祖的道信在十四岁时去礼谒三祖僧璨,说:“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反问:“谁缚汝?”道信答:“无人缚。”三祖反问:“何更求解脱乎?”道信闻言,当下大悟,解脱了。

“禅是什么?”法师答:“禅是生活的智慧。”

菩提,这个觉悟的境界是什么?是:心静、心定、纯净、清明、澄澈;安闲恬静,虚融澹泊。至高的境界是“空寂虚无”,什么都没有,连佛法都不要。

“以心传心”

唐代六祖之后,得道者如稻麻竹苇,不传其衣,只传其法;从道理上讲,惠能所创南宗乃以心传心,识心见性,自性自悟,不假外物。衣钵亦不过是心外之物,传之何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