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为何能和清军周旋十余年?这个小人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现在这个网络时代,舆论的阵地一直在偏移,转变,但有趋势的诋毁太平天国慢慢的形成一股风潮。其实,太平天国并没有那么不堪,能在当时满清的全力围剿下历时14载,就算从洪秀全攻占南京开始算起,太平天国满打满算立国也是11年有余。如果把它比作一个王朝来说可能不太实际,但作为一个武装政权,不可否认,命运很短。

至于太平天国运动最后为何面临失败,各有各的看法,说法不一,但今天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今天不谈这个太具争议的话题,我们讨论的在于,在面对满清全力围剿之下,太平天国靠什么来维持庞大的军队和政权长达十多年之久?

估计立马有人跳出来说无聊了,那还用说啊,太平军啊,强悍的军队呗!能这样回答这个问题说明,你们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而没有看到本质,一只强悍的军队固然重要,但如何维持这只军队的生活,战斗力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知道军队可以开疆扩土,杀敌破阵,维持政权的稳定,这些都是重中之重,但这样的军队如何维持呢?答案很显然,军费,也就是钱。

作为一个政权,钱从哪里来?历朝历代不外乎都是靠征收税务来维持,特别是农业税,但放到太平天国这个只占据一小块地区的军事政权显然不太实际。当时太平天国所占领的区域大部分都是武力争夺,天灾人祸频繁,参加太平军的大都是无产阶级赤贫人员了。要是还有地种,谁愿意参军打仗。农民还都指望太平军给口饭吃,太平政权要指望农业税那是天方夜谭。这危急时刻,洪秀全攻打南京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对太平军经济很重要的人物,这个人的到来解决了太平军的经济窘迫问题,他就是绸缎商人吴复城,来自汉口。

要说这吴复城,不是自己来投奔太平军的,而是被俘虏的。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很奇怪,汉口人吴复城什么会在南京被太平军俘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说一说当时的南京商业说起。

当时,满清的(江宁织造部院),地址就是南京城内,太平军攻占南京前,南京拥有当时全中国最先进,最发达的丝织业。历史记载,当时南京有正规编数的织机就高达三万多台,合法立目的在线男女工人高达五万多人,全国各地涌向南京的丝织业商鼎盛时多达二十多万,每年仅此项的经济产值高达上千万两白银。吴复诚作为商人,当时就在南京城内,因此被俘虏。

吴复城被俘虏后,作为当时军事将领之一的叶秉权,觉得他是个人才,加于庇护,对他礼遇有加。本待等死的吴复诚,面对劫后余生,也可能出于感恩,于是为当时的太平军提出一个建设性的建议。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南京的重要产业是丝织业,城里靠它吃饭的人多达几十万,而且,成熟的生产丝织设备,熟练工人都是现成并且齐全。

所以吴复诚建议,把当时现有的设备,专业人员,编制成军,设立(机匠馆),(织营)两个机构,统一接受管理,这个时候在设立专业的厂房,招来员工,就这样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这个厂房当时生产的产品,从长江输出到全国各地。白银源源不断地充实太平军的国库,一直到太平天国的覆灭。

可惜曾剃头付之一炬,变为焦土。

本文由朝学悟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