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计划和应该怎么学

《道德经》学习计划

一、 学习内容:白云先生文章《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和书籍《老子之道》

二、 学习方式:对以上文章进行提炼简化,梳理并形成思想脉络

三、 拓展思考:就经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举一反三

四、 最终目标: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学以致用

《道德经》应该怎么学

《道德经》全文的核心就一个字:道。老子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那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道”呢?答案是:去感觉。

《道德经》第五章第五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本句的解读是理解《道德经》全文的关键,看懂了下面这段解读,全篇就通透了。

解读:让我们停止向外追赶它们吧。不如,回过头去,往相反的方向走,一直走,回到一切发生的起点,回到万物之初,宇宙之始,在那里,看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体,我遗忘了万物和天地,也遗忘了我。这时候,我看到了道,那才是我最深沉的内己,我体会着它,是那么的美妙,以至于也遗忘了思想和言语,遗忘了一切。我守着这样玄妙的感受和境地,甚至也遗忘了,可能在下一刻,我又会被抛回到万物里。

总结:要理解道德经,首先要做到合道,怎么合道呢?进入到忘记万物,忘记自己的状态。

能够做到忘记万物,忘记自己之后,再看以下几句,瞬间就能明白,说的都是一件事,说的都是同一种感受。

《道德经》第十章第一句: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解读:载营魄,是指人承载着他的形质,才能去抱一。抱一,即抱神。能无离乎,强调的是,形神不离。在老子看来,人之为人,就在于形不离神,神不离形。营魄有形质,可以承载。神无形质,性好飞扬,所以需要合而抱之,神才会宁静。

《道德经》第十四章第五句: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解读:道存在吗?当然存在。可是对于一个看不到,听不到,也探索不到形迹的东西,如何才能说明它存在的真实性呢。本句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无状之状,道的形状,就是没有任何形状。

无物之象,道的形象,就是没有任何的物质形象。

这太难以想象了,到底怎么才能体会到,道的存在呢。道德经说,不看,不听,不索,不思。进入一种彻底的昏昏默默之境,道差不多就是那种样子。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第二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解读:人被抛出大道,怎么才能回去呢。挫其锐,要去物象之形。解其纷,去万物的普遍差异、联系和变化。和其光,通彻并交融于大道创生之明。同其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谓玄同,复能见独守一,复守于大道,返天真之德。

《道德经》第二十章:更是整章都是在写这种感受。

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è),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儡儡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dùn)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不粘贴本章白云先生解读了。

感受“道”,是理解《道德经》的重中之重,感受不到,看半天也不明白,好像东一句,西一句的,不知所云。即便理解了某句,也理解不了整体,而《道德经》整篇都在说一个东西,就是“道”。如果把道德经比作一间装满宝藏的房间,感受不到,就像一直在房间外徘徊,始终进入不到房间里,而合道的感受,则是进入房间的钥匙,只有拿到钥匙,打开门,里面的宝藏才能得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