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良渚人被黄帝征服,如何在春秋时期重新崛起?

这个“良渚人被黄帝征服”到底是从哪看到的结论,我不知道,而“良渚人在春秋重新崛起”却比较有意思,牵引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王卜于宜口土南。王令虞侯夨曰:〔迁侯於宜。锡〔赐〕鬯一卣、商瓒一口,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锡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厥宅邑三十又五,〔厥〕……百又四十。锡在宜王人〔十〕又七裏。锡奠七伯,厥〔庐〕〔千〕又五十夫。锡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夨扬王休,作虞公父丁尊。”(注:省略号为不可释读)

这段铭文来自下面的出土青铜器:

「宜侯夨(cè)簋」出土于江苏镇江市丹徒区大港镇烟墩山,从今天的浙江杭州良渚遗址到江苏镇江大约就是200公里左右,看起来似乎和良渚古国有密切关系,但是年代上看,却相差得很远——康王时约2900多年前,而良渚文化最晚的年代也有4000年前。

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个叫“夨”且被分封到了“宜”国的诸侯,他的本名是“虞候”——和近几年被认为可能存在的「虞朝」同名。

说道「虞朝」的话,先秦史籍大量记载着这个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朝代,特别是荀子的记述“虞、夏历两千余岁”——可以说,很明确的表示了虞朝的地位和历史

古代「虞」「吴」又同音,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将璀璨的良渚遗址称为“虞朝”/虞国。

对于《宜侯夨簋》的考据,郭沫若、唐兰二先生认为:“夨就是周章,也认为“夨”可能是周章的弟弟——虞仲。总而言之,都对铭文中提及的高级别赏赐予以肯定(酒一卣、圭瓒一陈,红色弓一张,红色矢一百,黑色弓十张,黑色矢一千。赐给你土地,包括川、田地和宅邑。赐给你人口,包括王人、和庶人。超过了后来为周室立大功而被封诸侯伯长的晋文公),认为被封者的身份很高,推测应为周王室成员”又有云:“康侯改封在卫而称卫侯,叔虞封在唐而称唐侯也。因此宜侯与虞仲的关系很明确。是宗子转封外地的关系”。

“宜国”的所在之地,曾经是吴国的都城范围,关于吴国,正史的记载是:《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奔吴”。

如果按照《史记》的记载,吴国的开国国君应该是奔吴的周太公之子太(泰)伯,而且他的身份是在武王伐纣后才被追认的,那个时候的吴国国君已经是他的后代周章(或是周章的弟弟虞仲)——也就是郭、唐二位大家疑为这“宜侯夨”的这个人。但是,根据铭文来看,这个原本是“虞侯夨”的“宜侯夨”他本身就是诸侯,并不是一开始就在江苏丹徒的,而是被改封的。这样一来,就牵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夨”的故国“虞”到底在哪?

依答主看来,“夨”的故国“虞”毫无疑问就是原“虞朝”——也就是良渚古国的某一个地方。“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王卜于宜口土南。王令虞侯夨曰:〔迁侯於宜。”

“武王、成王伐商图”——武王伐纣的路线这里可以不用理会,成王那一次才是重点,是次伐商毫无疑问指的就是周初新立后纣王之子武庚与周朝宗室管叔、蔡叔、霍叔勾结策动的“三监之乱”。

在这次的平叛中,周公率领周师精锐从成王二年开始足足打到成王五年,灭了数十国才平息叛乱,其主战场就在山东半岛与苏州北部——这就是《宜侯夨簋》的“成王伐商图”。

康王把“虞侯”改封到“宜”国,应该是从浙江调他北上去帮忙镇守“三监之乱”后还存在的“殷顽”——也就是直到康王与穆王时期还能威胁西周王朝统治的“东夷”(史书记载,成王后,西周王朝与东夷及“殷顽”的战争还在继续,反反复复打了几十年):

因此,“虞侯夨”才会得到这么高的赏赐,不仅赏赐了他丰厚的物品,还给了武器(弓)以及“王人(文臣武将)”、“庶人”(劳动力)——等于帮他重新打造了一个国家!

周天子对“虞侯夨”如此委以重任,可想而知他的地位与周王室的关系绝非一般,侧面印证《史记·泰伯奔吴》的可能性。“宜国”一直到公元前589年(东周定王时期),才为吴王寿梦所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