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被赶出北京、吃大败仗原来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明朝灭亡,闯王登基做了大顺皇帝。可是40多天之后,这支大军竟在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和明朝降将吴三桂几十万军队的合击下迅速瓦解。闯王不得不退出北京,之后一路溃退,于一年之后在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被杀。“赶考”失败,历史走向另一种格局,也是世人留下几多唏嘘。

闯王农民军

那么,何以李自成原本强大的部队会忽然间如此不堪一击呢?是像《甲申三百年祭》里说的大顺政权迅速腐化,闯王变得刚愎自用了吗?当然不是,即使有这方面原因也不可能在月余时间内就显现出消极效果。是部队纪律涣散,腐化堕落了吗?当然也不是,李自成饱经战阵,治军有方,他的部队纪律是相当严明的,政治上没有问题。是大顺政权遇到了财政危机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李自成在入主北京之后,通过肃贪追赃搞到了七千多万两银子,这相当于明朝十年的税收,他有大量钱财招兵买马,刘宗敏、田见秀、谷英等七侯“每赏珠一大斗,金银一车,币千端”,有的是钱,他也有资本免除老百姓数年的税捐,以此赢得民心。

崇祯吊死煤山

陈圆圆

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能征惯战的李自成及其同伴面对满清骑兵和汉奸的围攻而顷刻土崩瓦解呢?答案是鼠疫。

明朝中后期灾害频仍,民变亦由此而发,包括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的斗争。崇祯六年(1633年),山西爆发鼠疫。8年之后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量死亡。在1643年的8月到12月间,保守估计北京的死亡人数已高达全城的五分之一。所以当次年的4月,李自成攻北京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一座“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也就是说,明朝的灭亡固然是由于李自成强大的攻势,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灾害,旱灾、蝗灾、鼠疫的叠加,而鼠疫成为直接原因。

多尔衮剧照

汉奸吴三桂

当然,这场疫病也迅速传播到人员密集的大顺政权的军营之中。鼠疫来势迅猛,传播极快,大顺的兵员迅速感染,一批批倒下,并且军心涣散,人人自危,军队战斗力大幅下降。因此,面对多尔衮和吴三桂的军队的冲击,即使对方总人数要少得多,但李自成依然败下阵来,最后被民团杀死。一代英雄,几乎就是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死相非常之惨烈,在横尸两日之后被当地山民装入两个瓦缸,用当地最简陋的埋葬方式——两口缸对在一起,草草埋入黄土之下。

李自成之墓

那么,为什么北京城的居民、明军以及大顺农民军会大面积感染鼠疫,而满清的军队却不会感染呢?原来鼠疫这种高传染病,人和跳蚤感染得最快。它主要通过跳蚤的感染并转移而传播。但是跳蚤很不喜欢马身上的体味,不会侵入马的身体,而满清的军队基本上都是骑兵,所以是他们的战马的保护了他们免遭鼠疫侵扰。

欧洲鼠疫

这样来看,明亡于农民起义,李自成败于满清,天意使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