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史:松锦大战,明朝关外据点丢失殆尽

发生在1639年历时3年的松锦之战,是明清生死存亡,而又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一场大决战。为此,双方均投入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最终,以皇太极的智慧,和八旗子弟这支虎狼之师的浴血奋战取得战争胜利,明军几乎全军覆没而结束。此役,为日后满洲八旗入主中原扫清了障碍,并奠定了基础。

战争背景

崇祯四年(1631年),后金军攻占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既而征服漠南蒙古,迫使朝鲜称臣,解除南下后顾之忧后。明崇祯十三年,大清崇德五年(1640),清帝皇太极派军围困明锦州,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率大军筑长围以作持久围困之计。此番清军志在必取锦州,皇太极认识到,锦州正当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夺取锦州是皇太极入关的第一步。

此时,祖大寿是锦州总兵,派人突围,向明廷求援。崇祯帝得报,命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大同总兵王朴、宣府总兵杨国柱、密云总兵唐通、蓟镇总兵白广恩、东协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八总兵及副将以下官员200余名,步骑13万,马4万匹,克期出关,火速驰援,击退敌军,解围锦州。七月二十八日,明军到达松山。明朝以倾国精锐,汇聚于辽西一隅,以解锦州之围,保关锦防线,护山海关,卫北京城。对于清军来说,此战同样不容有失,于是皇太极调集全国的兵力,号称24万,实际人数大约与明军相当或者略多。于是,洪承畴统率的援军,同皇太极的清军,在松山遭遇,于是爆发松山激战。

战略部署

明军战略部署:洪承畴率军从宁远出发,采取“建立饷道,步步为营,边战边进,解围锦州”的策略。洪承畴兵到松山之后,设立大营,以图进取。

清军战略部署:皇太极从以前的失败中明白:关宁锦防线不可强攻,而要智取——围城、设伏、打援、攻坚。为此,皇太极做了三点部署:一是屯兵义州,解决后勤供应。义州离锦州90里,皇太极派军队屯田种粮,解决后勤供给。二是围困锦州。清皇太极吸取过去强攻宁远、锦州受挫的教训,制定了长围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战计划,派兵先攻占外围据点,后又在四面扎营断绝其外援。三是围城打援。锦州城被围,突围又不能成功,明朝肯定会派军队来救援。辽西走廊是平地,八旗骑兵有优势,可以乘机歼灭明军。

战争过程

起初,双方军队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接触,明军得胜。洪承畴也很得意,但仍十分谨慎,不敢冒进。清军初战失利,军报传到沈阳。皇太极正患病,鼻衄(nǜ)流血。马上率大军自沈阳出发,仅六日便抵达松山,双方在松山摆开阵势,准备决战。

攻其不备,断其粮道。当时,明军的粮草都储存在笔架山。皇太极侦之后,派遣奇兵偷袭洪承畴在塔山的护饷之兵,明军毫无准备,被打得溃不成军,明军好不容易筹集起来的一年军饷,尽为清军所有,并占领杏山截断了明军的粮道。

形势急转直下,洪承畴知大军断粮,不出几日,必生祸乱,只好积极出战,想突破清军封锁线,全军先回山海关,以图后举。

运筹帷幄,退路设伏。皇太极正运筹帷幄,早料到明军断粮后,必然退兵,于是,调兵遣将,乘夜色掩护,分别埋伏于塔山、杏山、小凌河、高桥、桑格齐保各险要处。这些地方都是明军退回关内的必经之地,皇太极则指挥主力军严阵以待,密切注视明军的动向。

第二天,明军便开始撤退。明将王朴、吴三桂、马科、李辅明、唐道、白广恩率所部先退。在退兵时,六总兵谁也不愿殿后,王朴所部先行逃遁,吴三桂等五总兵也争相奔逃,到杏山时,遭到清伏兵袭击,行伍大乱,不复成军。清军据险阻击,明军不得西逃,伤亡惨重。

战争结果

松山决战从21日到26日,短短四五天,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据清方统计,共斩杀明军53783人,获马7440匹,甲胄9346副。赴援锦州的八总兵之中,四人失踪,二人死里逃生,曹变蛟和王廷臣没有与王朴等一起西逃,而是随洪承畴、邱民仰进入松山城拒守,洪承畴组织了五次突围行动,均以失败告终。崇祯十五年(1642),清军攻陷松山城,俘获洪承畴等,后投降。守卫锦州的祖大寿绝望,亦降清廷。

战争影响

松山之战,可视为清军对明军的最后一战(不包括对南明作战)。此役中,明朝的最后一点家底被消耗一空,山海关外诸险隘全部落入敌手。李自成兵至北京时,明廷已无兵可调,崇祯帝束手无策,被迫吊死煤山。此役,为日后满洲八旗入主中原扫清了障碍,并奠定了基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