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美书到底有多美:多情的纸,温柔的书

2018年上海书展一落幕,北京书展就上线了,本来准备参加几场活动,期待着自己读了好几年的作者现个身,一打开朋友圈,就被人山人海的现场照片和排队盛况成功劝退……

没赶上这波书展热,不如来看看“世界最美书”。

世界最美书评选会,德国

“世界最美书”是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办的评选活动,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代表了书籍设计的至高水准和荣誉,每年一届,来自多个国家的书籍艺术家根据各国选送的书籍选出14本获奖图书:“金字母”奖一名,金奖一名,银奖两名,铜奖五名,荣誉奖五名。

最近十年,中国图书也开始出现在获奖名单里,下面就请一本一本来欣赏:《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获得2004年金奖

2003年,国内出版机构首次参加“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从500多本图书里选了16本送往德国,没想到初战告捷,《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拿到了金奖,“当时我们连设计者张志伟在哪个单位都不知道。”

这套书风格古典素朴,对西方评委们来说,或许很能代表对东方美的想象。《土地 Asian Field》

获得2005年荣誉奖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王序设计的《土地》,请“静静地欣赏,不要评论,一切皆是自由的”。

这本书原版为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的 Asian Field,从1989年开始,这位艺术家从事着一项与世界各国不同社区接触的长期集体创作项目,名为《土地》,成果是不同版本的雕塑,后来成为了现代雕塑的经典作品;他在中国的项目是,与300多位来自广州东北部花都地区的市民一起,耗费五天制造的近20万个小泥人,巨大的数量叠加出广阔的美,可以追溯到一些本源问题的探索上。《曹雪芹风筝艺术》

获得2006年荣誉奖

曹雪芹写了一本《红楼梦》,恐怕没有哪个中国人不知道;但是他还写过一部关于风筝的书《南鹞北鸢考工志》,却早已失传。原书在1943年被日本人买走后从此下落不明,摹抄过此书的唯一的健在者风筝艺术家孔祥泽口述并提供史料,完成了这本《曹雪芹风筝艺术》。

《曹雪芹风筝艺术》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赵健设计,线装体现了历史感,运用大量虚线传达了放风筝的感觉,“全书立体、灵动,体现文化内涵”。《不裁》

获得2007年铜奖

《不裁》是一本没有裁边的随笔集,毛边本,扉页有裁纸刀,可以一边读着轻松的小文章,一边裁书页,质感原始,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著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设计,它也是中国人爱说的“不才”,取谦虚之意。作者文字、画作和整个书籍设计气质吻合,浑然天成,一股子随意诗意。

“现在电子出版物势头很猛,纸质图书如果设计粗糙、漫不经心,读者不如去看电子书。中国传统的‘毛边书’,就是让大众能得到阅读的感觉。”这是作者在“多情的纸,温柔的书——探寻书籍之美”讲座上说到的设计理念。《蚁呓》

获得2008年铜奖

还是出自设计师朱赢椿。《蚁呓》不到两千字,百分之八十是留白,在一张张迹象微茫的白纸上留下蚂蚁的踪迹,忙碌如蚁族的社会人们是不是也觉得自己不可言说、无可告白的心事被搬到了纸上?

一本书,被做成了艺术品。

蚂蚁微小,也是生命,设计师用了半年时间,为小蚂蚁留出广大的白纸世界,“它只是一个引子,更多的空间需要读的时候由你自己来填写,没有这么多的空白还真不足以承受它以微小的声音炸响的惊雷”。

世界最美书的评选,本身就是个设计奖,加上又涉及到多个国家的送选作品,对内容的关注自然远不如形式,宛如书籍世界的选美比赛,但这几本书看下来,又会发觉没那么简单——“美”的内涵之大,并不是颜值高就能概括。

如今纸价飞涨,看书的人越发少了,书籍设计似乎有着渐渐脱离“书”变得更“设计”的趋势,在电子书和热点阅读的时代,我们读的书如果更注重内容与形式的一致,甚至形式大于内容,会不会从看似溃败的纸质书市场上争得一棋半子?

本期暂时梳理告一段落,剩下几本书请等下一期继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