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乡村记忆——吕家孝陵

作者:吕国光

吕家孝陵村位于齐陵街道驻地东北3千米,孝公冢南150米处。孝公冢又名孝陵。村子因靠孝公冢而得名,原名“孝陵庄”,后为别于晚立的两个孝陵庄,冠名“吕家”成“吕家孝陵”。清光绪三十三年《益都县图志》有“临淄县孝陵庄久居男吕义仓报父吕世荣、母徐氏勤劳之恩......祭之以礼,生时爱敬,死事哀感,石摽名矣。至正十五年(1353年)七月立”。据祭石的记载,可知吕家孝陵村立村最晚在元代。吕义仓系从益都城里迁来,他的父亲葬于益都,碑石立于益都县西门外。五 公 墓

孝公冢亦称“孝公墓”,又名“五公墓”。五公者即姜齐的孝公、昭公、惠公、顷公、灵公是也。此五公之墓相近或相连,所以又称“五公墓”。《齐乘》载:“五公冢,临淄东南十里,齐孝公、昭公、惠公、顷公、灵公,五坟相近。”

现在有封土的墓只有孝公墓,高约6米,总面积4450平方米,墓顶略呈驼峰型。由此推断,此墓为二墓相连,一为孝公墓,另一个为何公之墓,尚待考证。另外三公之墓在何处?史书与方志都没有具体记载。

孝公墓

据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吕家孝陵村内有古墓一,或以为孝公墓”。对于县志上所说的村中这一古墓,今推之位置在村东南角之湾,此湾村民称为“狗湾”,在清朝至民国年间,村民将死狗、烂猫扔在此湾中而得名。湾的形成是因古冢无主,被村民取土,时间一长便形成了湾。记得1950年左右,正值少年的我,夏天下湾时,曾踩到过大石头,或许是修墓葬用的大石头。1953—1954年,农业合作社在土地入股时,从地契中证实此湾是一处古冢。1983年春,村民张英杰盖屋从湾中取土时,发现一青铜戈,交给区文物部门,据推测,此戈为殉葬之物。

孝公冢南200米处,原“三官庙”(已无存)后,有一湾,村民称之为“西湾”。2006年春,村民吕兴德挖土筑湾堤时,在湾北端的中部,发现一处古墓穴,呈长方型,南北长4米多,东西宽3米多,四周填有碎石子,曾上报区文物局,未及发掘遇雨被淹,现已淤平。其形状为甲字形。墓道南北有约有50~60米,或许为五公中一公之墓。

吕家孝陵村西南角有一高地,高出周围1米多,高地北头靠近村庄处发现一古墓。此墓是村民李春于1994年搞养殖建鸡场时,在自家大门西20米处发现的。墓坑用大自然石砌成,长宽皆有6米多,他曾用吊车向外吊石块砌鸡舍之基。第二天上报区博物馆,来了五六个人挖了6天。据李春回忆,博物馆的人员说:“高地为一墓群,此墓级别与孝公墓相仿,年代相同。”也就是说,此墓似为春秋时期国君之墓。在墓的北边有一盗洞,洞内有一副盗墓者的骨架,呈蹲型。另有盗洞多处,断定墓穴曾多次被盗。

关于五公墓,至此略有眉目。今推断,孝公墓为二墓相连,吕家孝陵村东南角之湾(狗湾)为一墓、村中之湾(西湾)为一墓、村西南角高地北头为一墓。至于墓中所葬是否为昭、惠、顷、灵,还有待于学者进一步考证。潘 家 坟

吕家孝陵村东南方向400米处,原有一墓田,因年代久远早已改造为粮田。在合作化时期,生产队浇地时,经常灌出坟坑。坟呈圆型,用青砖攒砌而成,砖比现在的砖大而且厚。2013年淄博金诺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在建车间挖地基时,在车间东北角挖到两个坟,皆为圆型。据李向华说,坟中除骨头外仅找到两个泥罐。此墓田被村民称为“潘家坟”。

在杨家齐陵村北500米处,曾有两个石人,1950~1960年,石人已坠入土中只露着肩膀。石人前的石羊已坠入地下,1985年,区文物馆将其挖出,存放在临淄石刻艺术馆之中。据说此系“潘家坟”墓道前御赐之石刻。据此推断“潘家坟”应为官葬,非一般平民之墓。当地人相传为北宋潘仁美潘氏家族之墓地。传说北宋潘杨之争中,潘家失败,犯有剿斩之罪。为免剿斩,此地的潘姓改为吕姓,所以有“潘吕一家”之说。疯 龙

舞龙是吕家孝陵从清乾隆年间流传下来的传统玩艺儿,在临淄县春节扮玩活动中享有盛名。自乾隆之后,村中玩艺儿项目队伍扩展有舞龙、跑云彩、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等,唯舞龙最令人叫好。

舞龙队员双班人马,有40多名,一出场就是双龙,两条巨龙随着硕大的圆珠上蹿下跳、左右腾飞,一会儿二龙戏珠,一会儿双龙嬉戏。云朵穿插于双龙之间,两条巨龙如腾云驾雾,伴随着铿锵的鼓点,由“青龙过江”,到“双龙过江”,再换成“急疯子”,鼓越打越急,两条巨龙也越舞越快。最后在场上玩起卧龙,跑云彩的带着罗帽摆出“天官赐福”四个大字,煞是壮观。此时场上响起一片掌声。卧龙的难度相当大,非技术炉火纯青的舞龙人是玩不好的。

每年舞龙出场之前,得先上五龙堂(龙王庙)祭龙,再到龙湾(即龙池)取水,然后才下乡到各村玩耍。过了正月初十要到县衙去会演。光绪年间去县衙会演时,大堂旁边的小圆门,高不过2米,宽仅1米有余,大小仅仅容得下龙头,舞龙队舞到高潮时,对准小圆门舞了过去,坐在大堂上的县长不禁赞道:“真疯龙也!”其实吕家孝陵的“疯龙”早就名闻四乡。早晨出演时龙头崭新,黑天回来已摔得残破不堪,有四五老人连夜修好、画好,第二天出发又是新龙。也就是说,玩耍的后勤有保障。舞者精悍强壮,不怕摔打,堪叹一“疯”字。

舞龙最数玩龙头的费力,斗大的龙头一会儿昂首向上冲起,一会儿俯首左右摇摆,上下翻腾,动作之大、之快,非强壮的青年不能胜任。二节是关键的助手,靠他带起下面,且为舞龙头的撑腰。龙尾必为敏捷机灵的小伙来舞,方能显出龙的摆尾幅度。

龙是吉祥之物,且舞起来又特别好看,每到一村,村民便鞭炮相迎。鞭炮一响,舞龙队员异常卖劲,个个生龙活虎。各商铺为了多看一会儿舞龙,预备了长鞭,鞭炮不停,舞龙者不休,双班人马,且舞且换,所以从街头到街尾看去从不间断。大的商铺为了使龙在自己门前多舞一会儿,把鞭炮用长杆挑在当街,一支接一支放起来,挡住龙的去路,并且用传盘端出封赏。此时舞龙者便卯足了劲头,越舞越快,两旁的观众如潮,远处看去只见龙上下翻滚,如真龙降临,煞是壮观。

政协临淄区委员会

《临淄乡村记忆》编委会授权发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