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建国后人口实在太少,于是他下了一个命令,国人都抢着嫁女儿

在中国什么都可以缺,唯独不缺人,作为人口大国,中国是当之无愧,在现代是这样,在古代其实也是如此。

我国现存的最古人口统计数字是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王朝创建人夏禹时的人口记录。根据《帝王世纪》,当时的人口为13553923人。这一数字以后为历代史书所采用,并且,也成为世界各国最古老的人口数字之一。之后,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人口发展则较快。

据史料的数据记载,从乾隆6年到乾隆59年,经历53年,人口由1.43亿增加到3.13亿。道光14年,人口总数为401008574人。此时,清朝时的人口在整个世界人口总数中就已经占到了三分之一之多。这在古代是非常让人骄傲的数据,当然,大清王朝的统治者也不谦虚,号称:天朝上国,世界中心。

只可惜,之后被西方国家大军的铁蹄踏过,大清的人口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此时,武力值才成了最硬的资本。

中国的老传统是开枝散叶,人多力量大,所以在古代,一个人家有八九个孩子那是再正常不过了,老一辈人都是以家族人丁兴旺为荣的。当然,这其中也有古代没法避孕的原因在其中,而且,在那个男权占据绝对地位的社会,一个家里没个儿子就没了根,人们为了生儿子往往会一直生下去,这样一来等到真的生出儿子,家里人口就差不多十口了。

可以说,这是由中国的传统思想决定的,一个女人嫁入家门,其最大的任务就是传宗接代,若是没能为丈夫生个儿子,轻者会遭到唾弃打骂,严重了甚至会被休弃。在古代的婚姻中,休弃妻子的“七出”中就有一条是“无后”,这跟现代是完全不同的。

现代都市中较为富庶的家庭,尤其是女性对于生育很是排斥。这跟之前所实施的生育政策有一定关系,国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加上,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下,男女双方都要工作养家,这种压力下,能养活自己是首要的,生一个孩子没人照顾不说,从孩子的养育到上学的等等花费也是十分可观的。

试想下,在社会消费那么高的情况下,挣钱养活自己都是问题,在那样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之下,养育一个孩子会让一个小家庭陷入更大的压力之中。所以,一般来说要一个孩子就已经足够,再多一个就是极限了。

现代人口问题层出不穷,老龄化加上一些年轻人的丁克思想,导致在人口年龄上青黄不接,这是现代医疗发展的结果。但在古代,这些完全不会成为问题,历史上,基本不会有太久的太平日子,大量的战争会让百姓们遭受灭顶之灾,土地财产问题是一说,更多的是人口的损失。

每家每户的青壮年男性都会被送上战场,一场仗打下来,人口就损失一半了。所以,在这种死伤之下,人口,尤其是男性人口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政府一般来说非常鼓励生育,一个地方是否繁荣,那就看这个地方的人口多少了。

在汉朝,人口也是当今统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刘邦刚刚建立大汉的时候,国家百废待兴,经过秦末的暴君的屠戮和战争伤亡,当时的人家基本都有新丧。国家人口中的男性比列严重不足,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对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军事的发展都十分不利。

统治者刘邦也注意到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很损的法子,他随即发诏规定:“女子一旦到了婚嫁的年纪却还没有嫁人的话,那么,每年则要交一部分单身费用,而且,这笔单身费可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闹,而是一笔挺大的支出,以保证一般的家庭付不起。”

这其中还说道:“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这个“算”就是当时计征人头税的一种计量单位,120钱,称为“一算”。在当时,600钱可以买到七八石粮食,这至少是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

有些普通家庭有一两个女儿的或许还勉强能交上这个”单身费“。但是,一般来说,人们为了生儿子,许多家庭都有五六个女儿,而往往这种家庭还都挺贫穷,这下子,这笔单身费基本就是个巨额费用了,根本没有能力上交。所以,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女儿到了年龄就赶紧抢着嫁人。

在这种制度之下,大汉的未婚适龄女子基本没有,这结了婚,嫁了人就得负责传宗接代吧。所以,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大汉的人口实现了迅猛增长,达到了先前的四倍之多,可以说,这种恐怖的增长速度曾经是大汉朝的荣耀。

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经济也会随之增长,加上,当初汉朝又实行休养生息的治国政策,大汉朝不过几十年就已经很是繁盛了。并且,至汉武帝之后中国很少主动对外发动战争,皇帝多是“劝课农桑”,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由此可见,刘邦的这个制度虽然奇葩,但是,效果是看得见的。

这种年轻的婚龄观一直延续到宋代才有上升的趋势。北宋还依唐开元令,规定:“男年十五岁,女年十三岁,听嫁娶”;到了南宋嘉定年间已改为男年十六岁,女年十四岁。而实际婚龄,男多在二十岁左右,女多在十五到十九岁之间... ...

参考资料:

『《帝王世纪》、《中国古代的婚龄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