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博物馆藏有一件瓷器,因打破瓷器制造界的魔咒,故此非常珍贵

众所周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同时“瓷器(china)”也是英文对中国的称呼。最早期的瓷器(更准确地应该叫黑陶),出现于公元前16世纪中期的商代中期。随着,瓷器制造水平的提升,更多有“魅力”的瓷器被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件瓷器,它竟打破了瓷器制造界的一个“魔咒”,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1970年12月,呼和浩特市郊的农民正在田间务农,可是,他们却在无意之间挖掘出两个黑釉的大瓮,这两个大瓮的造型很奇怪,它们的顶上,还被两个圆形的铁器盖住。

农民看到这两个大瓮后,当即懵了,这是什么东西?于是,他们赶快去村委会报告。很快,这个消息被当地的文物专家得知,专家们赶到现场后,决定将大瓮打开,因为长期埋在土里,盖住大瓮的圆心铁器已经和大瓮粘连了。

专家费了很大的劲儿,终于将大瓮打开,可是往里面一看,文物专家们的眼睛当时就“唰”地一亮,只见大瓮中共藏有六件瓷器,制作样式非常精美。他们分别是:香炉一件、镂空高座双螭手耳瓶一对、缠枝牡丹纹瓶一对、缠枝莲纺瓶一件。

专家们通过对文物的研究,确定它们是元代的瓷器,在六件文物中,那件瓷香炉是其中的王者。它扁圆腹,三兽蹄足,炉口处有一个紫红色的釉斑,整体以灰白色为主。

这件香炉名为“元钧窑香炉”。按照香炉底下的款识来看,烧制它的工匠名为小宋(款识为: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他具体的姓名无人知晓,小宋的父亲是位钧瓷工匠,因此,他算是子承父业。1279年,忽必烈的军队征集工匠,小宋被编入匠级,而他烧制的陶瓷,我们只能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形容了。

但是,好看的陶瓷有千千万,为何元钧窑香炉却能成为国家一级文物呢?原因只有一个,元钧窑香炉改变了人们对“钧不过尺”的传统认识。

“钧不过尺”是指钧窑瓷器的高度不能超过一尺。在我国古代,瓷器的制造工艺水平有限,大部分瓷器工匠都会选择用手拉坯和印坯,让瓷器成型,但即使拉出一尺以上的瓷器,或者用印坯的陶模制造出了一尺多高的瓷器。可是烧制钧瓷的窑炉,窑炉中心的温度,必须要保持的1280℃——1300℃之间,仅仅±20℃的苛刻条件,让超过一尺高的瓷器无法烧制成功(窑炉内的窑顶温度最高,窑底温度最低,不同的高度,窑炉内温度不同。一尺的高度之内,温差不过20℃,一尺的高度之外,温差超过20℃,钧瓷的的釉色就发生不了窑变,会直接被毁掉,也就是最后烧成了废品)。

第二个原因是,古代皇帝自称九五之尊,故此,钧瓷的实际高度,就被限制在九五之内。故此,才有了“钧不过尺”的定例。

而小宋制作出的元钧窑香炉,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直接改变了古人“钧不过尺”的认知。为何会出现这种异常的状况呢,道理很简单,一个是元代钧瓷烧制技术的提高,第二个是当时的老百姓,普遍都对元朝的皇帝不满,工匠们用过尺的钧瓷,默默地表达了自己的反抗!

民间流传一句话:黄金有价钧无价。目前,元钧窑香炉是我国文物专家发现的最大、最完整、制作精湛的钧窑香炉,正因如此,这件文物才能成为一级文物。如今,元钧窑香炉被珍藏在内蒙古博物馆院中,它向着众人默默展示着宋代陶瓷制造非凡的风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