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唐代最悲催的太子——探秘懿德太子墓

历代帝王陵,都有一些陪葬墓,在乾陵陵园东南隅,分布有太子、公主、亲王及重臣等陪葬墓17座,懿德太子墓就是其中之一。

懿德太子墓,位于今乾县县城西北约3公里的乾陵镇韩家堡村北面,是距乾陵最近的一座土陪葬墓。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有关部门对懿德太子墓进行发掘,整个墓区现已建成博物馆,因此懿德太子墓也称懿德太子墓博物馆。

懿德太子,682—701年,本名李重照,后避武后讳改名叫李重润,是唐高宗李治及武则天之孙,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长子。

重润幼时深得高宗的喜爱,立为皇太孙。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李重润将按部就班地晋升为皇太子,进而成为大唐的第五任皇帝。然而,变幻莫测的政局发展,将这一切彻底改变。

公元684年2月,当上皇帝仅仅两个月、宝座还未暖热的中宗李显,就被其母武则天以“你想将天下给你的岳父大人”的罪名废为庐陵王,贬往千里之外武当山下的房州,开始了他长达14年的流浪生涯。两岁多的皇太孙李重润也被废为庶人,随同父母一同流浪他地。

下图是墓内壁画,中间着红衣者是懿德太子。

公元698年,已经76岁、身体也越来越差的武则天,在大臣们的强烈劝谏下,意识到必须将皇位交还给李氏了,于是又将李显召回长安,重新立为皇太子,16岁的李重润也被立为邵王,在皇宫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3年后,意想不到的悲惨命运再一次降落到他的头上。他同父异母的弟弟、王子李重福向武则天告状,说李重润和妹妹李仙蕙窃议面首张易之兄弟“何得恣入宫中”,武则天一怒之下,下令将19岁的李重润和17岁的李仙蕙“杖杀”,身为太子的李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双儿女无辜死去。史载:“重润秀容仪,以孝爱称,诛不缘罪,人皆流涕。”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在太子位上忍辱负重了7年的李显,依靠大臣们的帮助,发动“神龙政变”,杀死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迫武则天交还皇权,重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大唐国号一恢复,李显就在政治上拉开了为李唐王室成员平反昭雪的序幕,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对他早逝的嫡长子、也是与韦皇后唯一的儿子李重润的重新安葬。

他首先追封李重润为懿德太子,在长安城皇城朱雀门外不远处的延寿坊内,将一座名为慈门寺的寺院修葺一新改为懿德寺,作为为懿德太子祈福超度之地。

第二年,他又在乾陵高宗身边不远处,选择了一处风水宝地,将懿德太子的灵柩由洛阳迁到乾陵陪葬,并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为冥婚,与之合葬。同时,还给予“号墓为陵”的特殊礼遇,这在唐代也是首开先例,其规模也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懿德太子墓“号墓为陵”,因此,从墓葬的形制、规模和随葬品来看,都是目前唐代墓葬等级最高的。

这是位于墓前司马道北段西侧的懿德太子墓内城南门遗址,面积110平方米,门址两侧连接内城南城墙,门址南部城墙延至外城南门门阙,宏伟壮观。这个遗址的发现,说明懿德太子墓像乾陵一样,曾建有外城和内城,也充分说明墓主人懿德太子李重润确是以帝王等级陪葬乾陵

走进博物馆大门,中间是一条司马道,两旁有翁仲、石狮、石华表。整个陵园周围设围墙,南北长256.6米,东西宽214.5米。司马道北端,就是墓的入口。

太子墓地下由斜坡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四对小龛、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全长100.8米。墓道是南向北呈28度的斜坡,用红褐色土夯筑。懿德太子墓的墓道长63米、宽3.9米,与乾陵63.1米长、3.9米宽的墓道几乎相同。

太子墓墓内结构复杂,有天井、过洞、便房、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象征着皇宫里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殿堂、庭院。

懿德太子墓内,最大的看点是里面的壁画。据了解,懿德太子墓壁画450多平方米,石雕线刻画54平方米。墓内壁画比较完整的有40幅,分别绘在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墙壁上。题材有仪仗队、青龙、白虎、城墙、阙楼、乐伎、男仆、宫女等,显示出李重润的显赫地位和特殊身份。

这些壁画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生活气息浓郁,充分展现出盛唐皇室气势和环境,对研究唐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也向人们展示了唐朝画师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将近一千三百年前中国已高度发展的绘画水平。

不仅墓道两壁绘满各式壁画,在墓顶之上,还绘有各种天象图案。

懿德太子墓曾经被盗,这是位于第一过洞西壁上的盗洞,由于受到从盗洞灌入的淤泥的浸蚀,墓内多处壁画脱落严重,否则,墓内的壁画保存得更为完好。但仅从残存的壁画中,我们不仅可以想像唐代宫廷生活的豪华与奢侈,还可以领略唐代壁画艺术的瑰丽和辉煌

懿德太子的石棺,置于后墓室,为庑殿式石椁。1971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懿德太子墓时,在石椁内发现一男一女两副残缺不全的人骨架,经鉴定,与文献记载相吻合,这两具尸骸就是懿德太子和他“冥婚”的国子监丞裴粹之亡女。这两具遗骨,现在都保存在西安医学院。

懿德太子墓墓地表有双层覆斗形封土,南北长56.7米.东西宽55米,高17.92米。

懿德太子墓规模宏大,随葬品十分丰富。虽然遭到严重盗掘,但该墓仍出土文物1000多件,既有独步天下的贴金彩绘铠甲骑俑,又有威武雄壮的三彩骑马狩猎俑,还有稀世珍品阙楼仪仗图壁画及帝王用的玉质哀

这是骑射武士卫宸枢。“宸枢”,指帝位。唐王朝在太宗时曾置百骑,原为护卫帝王从事游猎的卫队。武则天时,变百骑为千骑,从府兵中选取骑马射箭格斗能力优异者,组成越骑步射,隶属左右羽林军。懿德太子墓出土的众多骑射武士俑,正是史书记载护卫宸枢的越骑步射。

这是彩绘骑马乐俑,这些乐俑各自骑在马背上,或者舞蹈,或者演奏乐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做工细微,工艺精湛,变化多彩,形象传神地表现出了乐俑在表演时如痴如醉的状态。

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太子墓内也出土了许多唐三彩。

这件三彩鼎,自然也是太子特殊身份的象征。

这件三彩仰射俑,高36.2厘米,塑造了一位骑马仰射的唐代武士形象。其体态健壮,神情坚毅,正聚精会神,张弓搭箭向空中的目标瞄准。为了拱托射者的沉着、镇定,作者着力强调了坐骑的稳重,这匹马造型坚实厚重,体积感强,又由于纹胎造成釉质釉色的特殊效果,好似铁铸石就,使跨背仰射的骑土更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这是啸马头。

这件骑马狩猎俑,表现的是两个装束奇特、表情温和的胡人各骑一匹骏马站立在长方形底座上。两匹骏马肌肉丰硕,双目注视前方,一副整装待发的神态。马上的胡人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神态通过工匠之手表现得出神至极,无微不至的表达了狩猎时狩猎人的各种神态。虽然单从面部和装束我们无法判断这两个胡人来自何方,但这些胡俑反映了唐代民族间的融合,展示了唐代文化的开放性、国际性、包容性。

太子墓的出土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筑以及对外关系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物资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